《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46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05 17:48:54

  富尔克国王的意外身亡,以及在他身后仅仅由一个年幼的国王继承统治这两个事实,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赞吉终于有机会集中全力攻打埃德萨的时候,耶路撒冷的反应却如此平淡。
  埃德萨城在1144年12月24日沦陷。
  梅里森答实际上向北方派出了一支救援部队,这支队伍由前文提到过的大治安官马纳塞斯统帅,但是援军抵达的太晚,根本没有发挥任何救援作用。这支队伍在次年一月份才抵达,而那个时候,埃德萨城早已时过境迁。
  不过,正如以前发生过许多次的案例,穆斯林世界内部发生的一些变故,迫使赞吉不得不前去分身处理,于是他很快就返回了摩苏尔。

  埃德萨城就此陷落,但是乔瑟琳二世仍然保住了他的国王头衔,他退居到托贝塞尔,并试图从那里继续履行他的邦国国王的统治权。
  而在这个时候,西方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十字军东征的呼召,并且正在组建一支军队。
  圣城的基督徒们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指望由他们自己来对抗赞吉,一方面是因为富尔克的亡故让邦国的统治开始变得软弱,而且正如前文讲过的,十字军邦国此时已处于公然的分裂当中,另一方面,赞吉所领导的是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穆斯林势力,也正如此前我们一再看到的模式:每当一个强大的穆斯林势力崛起的时候,十字军邦国即落入艰难或者危难之中。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差不多可称之为生死存亡的关键期的当口,赞吉决定再一次把他的注意力转向穆斯林世界内部或者说,其叛徒--大马士革。埃德萨邦国残存的实力由此得到幸免。
  更加幸运的是,当然这个幸运只是对基督徒而言,1146年9月14日,赞吉在睡梦中,不幸被谋杀......这个地方很容易又让人想起张飞,和张飞不同的是,谋杀的主犯不是被鞭打过的副将,而是仅仅被赞吉怒斥过的一位,太监。
  看起来一连串的幸运让重压之下的基督徒又有了喘息之机,而赞吉这位强权人物的意外身亡,显然又会接着让刚刚统一起来的这部分穆斯林世界再次陷入纷争当中,于是所有的基督徒们都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扳回一城,收复一些他们丧失掉的领地和实力,但实际上,他们却都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
  因为在北方,奴拉丁在赞吉身后的一片狼藉之中迅速崛起,在一片混乱中挽救了穆斯林世界,而当时法兰克人几乎已经收复了埃德萨城,并且甚至正在攻打阿勒颇。
  在耶路撒冷,年轻的国王......这个时候他已经16岁了,在浩兰地区领导了一次远征,这次远征以失败告终,并几乎毁掉了同大马士革之间的结盟关系。
  总的来说,新的强权人物奴拉丁和他的弟弟撒法丁的行动相当迅速而且有效,如此一来,基督徒们在赞吉被杀之后取得的或多或少,或有或无的利益再次荡然无存。

  而到了1147年,奴拉丁已经率军成功侵入到安提阿的领土内。
日期:2010-12-05 21:26:49

  骑士团的整个历史,如果要说起来的话,会是另外一个长篇论述,以后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找一找相关的资料,开个新帖讲述一番。
  现阶段还是继续聚焦在十字军东征这个历史主体上比较好。不过这个讲述本身也会多次提及到两个骑士团的事迹,但因为不是以骑士团为论述对象,所以所占的笔墨不多。
  欧洲中世纪历史个人觉得在国内向来属于一个薄弱环节,空白甚多,从中世纪直到二战期间的欧洲历史,其实是相当值得关注的,当然也包括二战后的铁幕,直到今天。
  但是这个巨大的工程,恐怕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客观的治史者,或者读史者,愿意公开分享自己的识见心得,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能够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日期:2010-12-06 21:01:00

  1148年夏季,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将士们开始抵达耶路撒冷。整体形势在这个时候,大体上是这样:
  奴拉丁还在北方,但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领着人马侵入到南方。大马士革的尤奴尔正在尽力维持同奴拉丁,以及耶路撒冷之间的,双重盟友关系,也就是尽力在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钢丝绳上舞蹈。
  而在基督徒这一面,巴勒斯坦的爵士们此时分裂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派别争辩说,现在还不是同大马士革终结盟友关系的适当时机,另一个派别则指出,现在正是终结这个盟友关系的适当时机,因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已经开始。
  我们将在以后的记述中详细介绍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具体过程,以及其失败之缘由,目前继续把目光保持在巴勒斯坦。
  年轻的鲍德温国王把他的声誉和威严,全然寄托在了早先的那一次冒险的征讨上面,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次远征以失败告终,并且几乎让邦国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而对于这次失败的征讨,刚刚到来的这些十字军的声讨和谴责,以及失望,则表现的比当地的基督徒们要强烈的多。德国国王康拉德几乎立刻就转身回家了,路易斯国王则多留了几个月,到了1149年,第二次东征十字军已经离去,并且,一事无成。

  对抗穆斯林的重担,再一次完全回到已经残破,并且处境危难的十字军邦国自己的肩上。
  局势开始逐渐的被奴拉丁所掌控。1149年,奴拉丁击败并杀死了安提阿的雷蒙德,1150年,奴拉丁击败并俘虏了埃德萨的乔瑟林,他把乔瑟琳的眼睛刺瞎,并关到牢房里,直到十年后,乔瑟琳才痛苦的死去。鲍德温国王率军疾驰到安提阿增援,并且设法保住了这座城市,但是安提阿邦国的军事要塞,城镇,现在已经统统落入了穆斯林的手中,仅余安提阿一座孤城。
  乔瑟林的遗孀依然还在托贝塞尔据守,鲍德温国王率军前往营救。这位遗孀把埃德萨邦国残余的要塞,总共六处,卖给了曼扭尔皇帝,然后撤退到安提阿,而鲍德温国王则接着派出军队为这位不幸的遗孀提供军事保护。
  鲍德温三世国王在1149年率领军队向北方进发的时候,刚刚十九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不得不一再的率领军队前去解救那里的危难形势,奴拉丁对于十字军邦国的进逼正日益紧迫。
  到了1152年,久经历练的鲍德温三世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并作为一个国王,而不仅仅是一个战士,受到广泛的尊敬。
  一连串的恶劣事件一直让他忙于四处奔波,以至于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有时间正式进行他的耶路撒冷国王的加冕礼。
  1153年,鲍德温国王对阿斯卡隆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攻袭,在当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全面围攻这座重要城市。攻城战一直持续了几个月,埃及人此时已无能力在陆地上挑战法兰克人的军事实力......应该说,过往的历史似乎在告诉我们,埃及人好像从来都没有具有过这种实力。但是基督徒们则无法在海上占据任何优势,于是双方的拉锯战持日甚久。
  渐渐的,阿斯卡隆城内的守军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可能进一步获得什么更有效的增援,于是这座城市在8月10日宣布投降,附带条件是:城内的守军可以平安离开。基督徒们最终得以占领这座城市,并且因此获得了城内贮藏的大量财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