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尚书解”》
第28节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

  (1)冀州,古九州之一,一般理解指的是黄河中下游L字型的河北地域,即今晋、冀、豫北、鲁北的广大地区。
  (2)既,已然。载,本义为进行装卸作业,引申为施工。
  (3)梁,梁山,一般意见认为位于今陕西韩城境内。岐,通“歧”,指梁山的分脉;或解“岐”指岐山,但岐山属于古雍州,故与冀州不合。
  (4)太原,先秦古籍中的“太原”通常指的应是今陕甘宁交界的陇原地区,又名大原。但大原(或太原)属于雍州地面,与冀州不合,所以有可能是指今汾河流域。山西的太原是在秦朝时才正式出现的名称,秦命名汾河流域为“太原郡”。
  (5)岳,应该指的是太霍山。
  (6)覃怀,古地名,确切位置不详,一般认为在今河南温县、武涉、沁阳一带。厎(dǐ),终。绩,成功。

  (7)衡,通“横”。漳,古漳水,在覃怀上方,即今之河北漳河。
  (8)上上,《禹贡》将九州土地与物产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上”即第一等。耕地大概是按照土质来评定;赋税则不仅牵涉到田力与物产,还与人口规模和位置也有关系。错,杂乱,上上错即为第二等。
  (9)恒,古恒水,具体在哪里不详,《汉书?地理志》认为是指今河北曲阳县的北横河。卫,古卫水,具体在哪里不详,古人认为是指河北省西部的滹沱河。
  (10)大陆,指古“大陆泽”,大体在今河北巨鹿境内。作,当指的是治理;有学者认为参考下一段落的“雷夏既泽”,或许是指大禹治水后才形成的大陆泽,可参考。
  (11)岛夷,过去多解释为住在海上的东夷人,恐有误。这里的“岛”应该为“鸟”,大概是传承过程中变成了“岛”字,《史记?夏本纪》中也作“鸟夷”。鸟夷是东夷的一大族群,上古生活在从山东到辽东的大片地区。这一带的海域,除了胶东半岛附近有适合人居住的岛屿外,渤海湾浅近海域并无岛屿,当然古时的海平面略高,但情况当不至于和今天差别太远。故综合几种因素断定原文为“鸟夷”。

  (12)夹,指沿着右碣石山两边通行。碣石,在今秦皇岛境内,周围无面积够大的海岛。有说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境内,这里与秦皇岛很近,同样没有相应的海岛。河,黄河。
  =====================================================================
  冀州:(禹)从壶口开始施工,再治理梁山与其支脉。汾水上游处理妥当了,又整治太霍山的阳面;覃怀地面上河流浚通了,再疏导横流入黄河的漳水。冀州的土地是白壤,赋税为第一等,也间杂着第二等。恒水与卫水两条河顺着河道而流,大陆泽也得到治理。东北一带的鸟夷人要进贡皮毛,他们沿着右碣石山两侧西来可以抵达黄河。

  日期:2012-03-30 20:38:08
  济河惟兖州(1)。九河既道(2),雷夏既泽(3),灉、沮会同(4)。桑土既蚕(5),是降丘宅土(6)。厥土黑坟(7),厥草惟繇(8),厥木惟条(9)。厥田惟中下,厥赋贞(10),作十有三载乃同(11)。厥贡漆丝,厥篚织文(12)。浮于济、漯(13),达于河。
  =====================================================================
  (1)济,古济水,源出河南济源,向东流经山东出海,大致与黄河平行。河,黄河。惟,同“为”。 兖州,古济水与黄河之间的地域,及今山东与河北的相关地区。
  (2)九河,黄河在下游分成多条支流,故称九河。“九”在先秦多为虚数,形容多。也有学者认为,黄河当年确实在下游形成了九条支流,可参考。道,通“导”,疏导。
  (3)雷夏,古雷夏泽,大致位于今山东荷泽境内。从《禹贡》的内容看,作者以为雷夏泽是大禹治水后才形成的。

  (4)灉、沮,都是先秦黄河支流的名称,现已湮灭。会同,合流。
  (5)桑土,种植桑木的地方。
  (6)是,乃、于是。降丘,从高处下来。宅,居住。
  (7)坟,土高为坟。
  (8)繇,茂盛。

  (9)条,直且长。
  (10)贞,孔颖达认为指“下下“,即第九等,成立。
  (11)作,耕作;或理解为缴纳赋税,也通。同,与……一样;因原文并无比较对象,所以有歧义。这里理解为与第一等比,也可以宽泛朦胧地理解为赶上其它的州。
  (12)篚(fěi),盛物的竹筐。织文,指有彩绣图案的缎子。
  (13)漯,古黄河的支流之一。
  =====================================================================
  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黄河下游的多条支流都得到了疏导,雷夏成了大泽,灉水与沮水在此合流。栽种桑林的土地又能养蚕了,人们走下高地安居在平地上。(兖州)的土壤又黑又厚,那里不仅草长得茂盛,而且树木也高壮。这里的耕地属于第六等,田赋评定为第九等,耕作十三年才赶得上(第一等)的水平。献贡物品为漆和丝,还有竹筐装着的彩缎。该州输贡时,(船只)由济水及漯水到达黄河。

  日期:2012-03-30 20:41:30
  海岱惟青州(1)。嵎夷既略(2),潍、淄其道(3)。厥土白坟,海滨广斥(4)。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5),海物惟错(6)。岱畎丝、枲、铅、松、怪石(7)。莱夷作牧(8)。厥篚檿丝(9)。浮于汶(10),达于济。
  =====================================================================
  (1)海,主要指渤海。岱,泰山的别称。青州,大体指的是黄河以东的山东中北部地区,含胶东半岛。
  (2)嵎夷,实指嵎夷之地。略,经略。

  (3)潍、淄,潍水与淄水。道,通“导“,疏通。
  (4)广,广大。斥,指盐碱地。
  (5)絺(chī),细葛布。
  (6)错,杂乱、错杂。
  (7)岱,泰山。畎(quǎn),指畎夷,九夷之一。枲(xǐ),大麻。旧解“岱畎”为泰山谷地,错误。
  (8)莱夷,九夷之一。作牧,从事牧业。有学者理解本句为“莱夷部族也是我们的属民”,也通。

  (9)檿(yǎn),柞木,也名山桑木。檿丝,即柞蚕丝。
  (10)汶,古汶水。
  =====================================================================
  大海与泰山之间是青州。嵎夷所在治理好了,潍水与淄水各安其道。这里的土壤白色而厚,海边还有大片的盐碱地。耕地为第三等,赋税评定为第五等。输送的贡物有海盐与细葛布,还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泰山附近的畎夷领地出产蚕丝、大麻、铅矿、松木与怪石。莱夷人的地盘适合发展牧业。进贡的竹筐中盛的是柞蚕丝。(贡船)沿汶水而行,然后再到达济水。

  日期:2012-03-30 20:44:1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