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2012世界的逆转)》
第26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1-15 15:34:00
  第二十七章
  这时候正是西藏的夏季刚结束的时候,也正是那里的雨季,晚上,他们还没合眼多久,就开始稀里哗啦地下起大雨来,“屋落连遭连夜”这个比喻用在小外公和老鬼叔他们身上,恰如其分。他们只能起来,左躲右闪,一夜没得消停。
  天蒙蒙亮的时候,雨开始停了,他们浑身的外套也湿透了,一点睡意也没,互相苦笑了下,打算起身离开这个破庙。
  老鬼叔问小外公接下来怎么办?小外公居然笑了一下,他和老鬼叔说,你跟了我这么年,发觉我是个冒失的人么?老鬼叔听了狐疑的盯着小外公。小外公不紧不慢地从自己的贴身衣兜里掏出了一张字条,还好,没被淋湿,纸条的上面是一个人的名字和地址。老鬼叔赶紧凑上去看,是个名字是个叫扎西次仁的藏人,地址则是拉萨下面当雄县的一个名叫龙仁的村子,村子的边上还画另着一个圈,里面写的是“纳木错”。老鬼叔一下认出,这个“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相当大,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最高海拔的湖泊。

  可是老鬼叔心里也有点迟疑,这个村子距离拉萨少说也有200多公里,他们这幅狼狈的样子,可怎么去呢?再说了,这个人和他们此行有什么关系呢?这个藏人是做什么的?小外公干嘛事先不他说明呢?小外公给老鬼叔展示完纸条,又小心地收回了贴身的衣兜里,老鬼叔忍不住追问道“哪来的地址?大哥?我怎么不知道呢?”
  小外公笑笑,蹲下整理行李,边整理边说,是库马尔给我的,让我们到了西藏区找这个人就可以了。老鬼叔想起来了,这个库马尔是一直和店里做生意的那个尼泊尔人。可是他和小外公私下联系了什么,自己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小外公看出老鬼叔的迟疑,站起来,拍拍还站那发呆的老鬼叔,说:“没什么,我就是和他打听一下,他那些珠子都是从哪里来的。这家伙开始死活也不说,后来敲了我很大一个竹杠,这才给了我这个人的地址。”

  小外公说的很轻松,老鬼叔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他知道那个库马尔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一点小恩小惠根本别想从他的嘴里撬出什么肉来,更别说天珠这个利润空间还算大的市场了,小外公只怕还给了尼泊尔人什么好处,才会换到这个地址的。老鬼叔想到这里,索性也不管了,他着急地问小外公,接下来他们怎么去那个叫龙仁的村子呢?小外公这下有点不好意思了,说,我也不知道,这次很多意外都不是我能想到的。老鬼叔听了心里气的是直喘粗气,可是也无可奈何,摇摇头,整理好自己的行李,说“你这个老家伙啊!尽出幺蛾子!看看我们现在的样子,想想咋办吧”老鬼叔一生气,连北京话都捎带上了,这就是当了多年军人的结果。多年军旅生涯,天南地北的兄弟日夜生活在一起,军人的口音总会有些不土不洋的。

  小外公咧开嘴又笑了,没吱声,是得想办法看看怎么去找那个扎西次仁的藏人了,可现在关键是衣服都湿了,得想法烤烤干啊。
  他们心事重重地走出了破庙,当他们走到街道拐角边一户人家的门口时候,小外公瞥到这家门口有个火盆正烧着火,大门的左侧上方还粘贴了一个红布条,小外公想起来,这是西藏家有病人的指示。小外公碰了碰老鬼叔,问他,这次带出来的一些药品都还在吧。老鬼叔会意地点点头,小外公狡黠地一笑,老鬼叔赶忙拉住小外公,问他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啊?而且这样的人家是最忌讳有生人来家的。小外公捏了下老鬼叔湿漉漉的外套自嘲地说“咱们还有什么选择么?”

  小外公上前重重地拍打着这户人家的大门,门好一会开了,一个面色黝黑,穿着破旧深色皮袄的的藏族老人出现在面前,小外公赶紧拉着老鬼叔给老人鞠了个躬,说了句“格啦,贡康桑!我们是政府派来给您家看的门巴(医生),政府知道您家里有病人,特意安排我们来看看。”小外公这换番话说的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老鬼叔紧张地看着对方的表情,心里暗暗叫苦,都不知道对方什么毛病,就敢自称是医生?还是政府派来的?万一拆穿了,看你怎么收场。

  这位老人听了后,狐疑地盯着浑身湿漉漉地2个“老家伙”,用生硬的汉语问道“你们怎么身上都湿透了啊?”小外公急忙回答说“是啊,我们开始还在其他的村子看病呢,这不是政府通知我说你们家病人很重,需要我们赶紧赶来么?我们是连夜赶来的,路上下雨,这不,衣服都湿透了啊!”老人一听,顿时非常感动,连声说“金珠玛米好!金珠玛米好啊!”小外公心想,这个解放军的工作还真是到位啊!老人忙着把小外公和老鬼叔让进屋内,屋内很暗,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微微放着光,在黑漆漆的里屋的西炕上,小外公隐约看见一个藏族的老妇人躺在上面,小外公问接待他们的藏族老人“阿尼 ,里面躺着的是病人么?是你什么人呢?”

  老人答道,“是我的格姆(老婆),她不吃不喝有已经好多天了,一下床就头晕,寺里的上师也来为她祈福了,可是还没见好啊!”这个老人看上去很难过,小外公拍拍他的肩膀说“不要紧,我来看看吧。”小外公这么有胆量去帮人看病,其实心里也是想赌一把,一来他多年在外,又经营一些古董文物生意,或多或少懂一点偏方和医治原理,二来老鬼叔包里装了不少当时西方的抗生素和特效药,小外公心里有底,三来,小外公在拉萨住院的时候,就了解到西藏当时的常见病是高血压和痛风,没什么大病,但是发作起来,却叫人茶饭不思,难受的很。

  小外公二话没说,将自己包里带的一个电子血压计(小外公也有轻微的高血压,这个仪器他是随便必备的)掏出,给这位藏族的老人的“格姆”测量起血压来,果然,这位阿妈的血压不少很不稳定,收缩压在150~170mmHg,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左右,和小外公自己的高血压也差不多,小外公心里笃定了不少,他将自己身上常备的降压药拿出来一些,让这位患病的咐老妇人就着水吃下去,然后他转头对开门的藏族“阿尼”嘱咐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血压高了,你记得明天去你们这里的汉族医生那里开一些高血压的药品就好了,千万别忘记了啊!

  藏族“阿尼”连忙点头,忽然他回过神来,忙让小外公和老鬼叔脱下湿漉漉的外套,给了他们一人一件藏族的厚袄,要他们换上,还从炉子上正在喷着香气的茶壶了倒了2杯滚烫的酥油茶双手分别递给了小外公和老鬼叔,老鬼叔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佩服地看了小外公一眼,小外公似乎没看见,自己在那香甜地小口小口喝起茶来。
  吃了药后,那老太太似乎精神好了很多,半撑起身子,要他的丈夫一起谢谢“金珠玛米”,慌的小外公他们赶紧丢下茶碗,赶紧招呼他们不用客气。
  那位阿尼高兴地直搓手,可是也十分窘迫地说“贵客来了,可我们这实在没什么像样的食物招待,真是怠慢了啊!”小外公微笑着一边在火炉边烘烤着自己的外套,一边装作不经意的问他“格拉,这里距离纳木错的龙仁村还有多远?”阿尼惊讶道“你们还要去龙仁?那里距离这里至少还有400多里地呢?”小外公点点头说“是啊,那里还有我们的病人,我们还要赶去看看啊!”阿尼听了感动的是一塌糊涂,更加勤快地想从屋子里找点什么像样的食物出来招待“贵宾”,老鬼叔连忙拦住了他,问道“格拉!那您知道我们怎么样能去那里么?”

  老人仔细想了想,说“本来每隔2,3天,这里有公共汽车是去纳木错的,但是最近几年,拉萨乱了,很多事情也说不准了。”老人叹了口气,里屋的老太太似乎听见了外屋的谈话,她插嘴说了一串藏语,可惜小外公一句也听不懂。老人听了,脸上开心地笑了,说“我家格姆说,这条街上,有个汉族人,他是货车司机,经常
2011-1-15 18:01:00
  老人仔细想了想,说“本来每隔2,3天,这里有公共汽车是去纳木错的,但是最近几年,拉萨乱了,很多事情也说不准了。”老人叹了口气,里屋的老太太似乎听见了外屋的谈话,她插嘴说了一串藏语,可惜小外公一句也听不懂。老人听了,脸上开心地笑了,说“我家格姆说,这条街上,有个汉族人,他是货车司机,经常跑当雄的,不知道他在家么?要是在,也许可以捎带上你们呢!”小外公和老鬼叔听了也高兴地相互点头,连外套都差点给火灼了。

  老人对他们说“你们在家好好休息下,我帮你们去看看他在不在家!”说完,就披上大衣匆忙出了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