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机密》
第4节

作者: annis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过了一两年,我们那届人从小油条混成半老油条了,加上后面又进来一些更年轻的职员,公司里忽然象发生了服装的革命,开始偶尔有人在星期五穿牛仔裤来上班了,号称时尚杂志上就这样教的,周末要穿得“CASUAL”,放松心情。不好意思,我就是这偶尔的人之一。我们最初还遮遮掩掩地穿些咖啡色或黑色的牛仔裤,象打擦边球一样,比较看不出来是牛仔裤,后来革命风气日盛,干脆蓝色牛仔裤全出来了,再到后来,不仅年轻人敢穿,连科长级的人物也忍不住了,时不时地穿一两次过过瘾。

  是啊,毕竟,牛仔裤穿着最舒服啊,比什么西裤、比什么A字裙可舒服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穿牛仔裤、平底鞋来上班了,虽然扣奖金的威胁仍然存在,可多少有点法不责众的感觉。穿了多时,不见领导有什么反应,开始有人得意起来了,说:就是嘛,我们做外贸的,哪能象人家银行、证券公司里那样穿得规规矩矩的呀,那样还怎么干活?
  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只要看看我们每天上班都在干些什么,你就知道我们该穿牛仔裤还是套装裙了:有时我们趴在大台子上量衣服尺寸,检查衣服上的毛病;有时我们蹲在地上一手拿美工刀一手拿封箱带,封纸箱寄快件;有时我们楼上楼下地爬楼梯,去单证科、财务科、或者老板那里签字;有时更是包一拿就出去出差了,去的都是乡下地方,坐的也许是脏兮兮的长途客车。

  老板和职员之间心照不宣,我们穿我们的,老板们看在眼里,不说,当然,他们自己还是憋着不穿的,照样西装革履来上班,当老板真是累啊。
  如果天气忽然降温,或者办公室里空调打得太冷,就会有人随手从样品架上扯一件样品来套在身上,有时吊牌还在上面,就这么穿着到食堂吃饭,脖子上架着大大的吊牌,反正人人都知道是样品套在身上。
  每年唯一的正式场合就是参加国内或国外的交易会了,一般都会有领导带队,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往枪口上撞,反正一年也没几次,麻烦就麻烦点吧,男人们把最正统的西装领带全披挂上阵,女人则一定要职业装的。每到快要去参加交易会,我就开始抓瞎,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衣服,打电话问我妈:“你还记得去年我参加交易会穿的什么衣服吗?”她当然不记得,所以我只好又临时跑到店里去买两套来应付,待到交易会回来,又不知道塞到哪里去了,不见天日。

  有一天我发现,年纪越大,我买的职业装颜色越鲜艳了,即使是传统的款式,我也一定会选择粉红色、果绿色、天蓝色之类,绝对不考虑灰色啦咖啡色啦。当年青春无敌,生怕别人拿我当孩子看,迫不及待穿老气衣服装成熟,而今,就算把泰迪小熊穿在身上,也不会有人看轻我的年纪了,唉,悲哀啊。
  人就是这样,得寸进尺。发现没人管以后,我穿衣服开始越来越不上规矩了,平时穿什么,上班也穿什么,花花绿绿的牛仔裤,背上印着巨大号码的运动恤衫,满是铆钉的外套,什么都敢穿去上班;夏天根本不穿袜子了,终于跟我讨厌的丝袜永别,赤着脚穿凉鞋,有时甚至凉拖,脚趾甲五颜六色。不过,我是坚决不会穿超短的裙子去公司的,做事不方便。

  即使这样,也不是勇者无惧的,要是知道今天要去找老板签字,我一定会穿得稍微收敛一点,不会在将要拿着报告伸到老板面前的那只手上戴太多奇形怪状的手镯。当然,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老板撞见在电梯里,就毫无办法了,只好将涂成彩色趾甲的脚拼命往别人后面藏;还有个办法就是努力跟老板说笑,做各种夸张的表情,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脸上,而不是身上。

  去年我辞职的时候,有同事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你最近这么嚣张,耳朵上戴三五个大耳环,原来是准备辞职了。”
  牵强啊!他难道没有发现,我早就这么嚣张了吗?谁规定不辞职就不可以嚣张的?
  8.关于商品
  铛铛铛铛铛,终于要说点实质性的东西了。商品知识,这个词在我们的行业里非常重要,你不懂外贸知识便无法做业务,你若不懂商品知识,也无法做业务,甚至,就我个人的看法,商品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基础,是根本,是起点,是基本功,是底气,你越懂你自己的商品,你就越有底气与客户、与工厂谈判,不了解商品知识,别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然后客人就会不信任你,而工厂就会欺蒙你。

  周星驰说,就算跑龙套的也要有点专业精神嘛。
  前面说过,我做的是纺织品,具体来说,是纺织品中的衣着类毛针织品。
  装饰类纺织品比如家纺产品,及工业类纺织品,我不太了解,姑且不去说,但讲衣着类纺织品。服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针织和梭织。
  针织是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而梭织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简单的说,针织面料是成圈的组织,你可以想象,每一个小小的线圈是可以拉伸开来的,所以多少有点弹性,而梭织是没有弹性的,除非加了氨纶等弹力原料。直观地讲,我们爱穿的白衬衫啦、牛仔裤啦、小花布裙子啦,这些都是属于梭织。

  而针织又可以分为两大类,棉针织和毛针织。顾名思义,棉针织就是我们夏天穿的T恤,冬天穿的针织内衣裤,还有年轻人喜欢穿的所谓卫衣之类的,而毛针织就是通常讲的毛衣了。不过,棉针织或毛针织,其实根本来讲还是从编织方式分的,棉针织用的是圆机,毛针织用的是横机。所以,棉针织不一定就是棉的,也可以是化纤、真丝等各种材料;毛针织也不一定就是毛的,同样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原料,棉,毛(羊毛、兔毛等),丝,还有各种人造原料。

  本市的几家服装类省级外贸公司就是按照以上分类方法来分的,有的主营梭织类,有的主营棉针织类,而我们公司是主营毛针织类的。不过,而今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每家公司都出尽百宝,兼容并蓄,什么都做,别的公司也做毛衣,我们公司也做梭织和棉针织。何止如此,只要有客源有定单,别说服装了,什么都敢做,比如小欣,不知哪里忽悠来一个做乐器的客户,她现在竟然在做古筝,整天研究做琴的木材,好高雅的样子。

  我的梦想是忽悠到做鞋子的客户,从此开发鞋类市场,生产国外最新流行的美鞋,美不胜收!不过,想想而已,我对鞋的生产完全是外行,不敢涉足。
  KEN是做棉针织的,刚进公司那会儿,我跟着他学了大半年,后来被调到另一个科,跟着XIA做毛针织,直到现在。所以,自认为对毛衣知识算是颇有了解,其他类别则不敢多言,准备后面再继续详细讲解毛衣,小东西有大智慧,毛衣的门道多着呐。
  当然,本文所有的所谓专业知识都是按照本人的经验和理解,不为教导,只为娱乐,觉得挺好玩的;也许有不对或不确实的地方,敬请各位看官指正。
  9.跑龙套的时光
  本来想写成“当小徒的时光”,后来想想,最初的时候,我们连小徒都算不上,典型的跑龙套的。
  我最早学回的几件事:使用传真机,使用复印机,使用打印机,封纸箱寄快件。学会了以后,我就开始开开心心地跑龙套了,办公室里任何人写好了传真都会扔给我:“阿妙,把这个发给某某工厂。”或者就是喊我封箱子:“阿妙,给我封个中号的DHL纸箱,再写张面单,是寄给某某客人的。”
  至今记得有一次,KEN命我帮他复印一叠资料,我发誓这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一次性复印过的最厚的资料,那天下午我几乎就耗在复印机面前了,一张一张没完没了地复印,好象永远也没有尽头似的。吃了那次苦,后来我跟XIA自己开公司的时候,我坚持为新买的复印机配了输稿器。不过,也就是那次,我看到了复印机旁边的窗户外面有完美的夕阳,浓烈的红色几乎将半幅天空都染满了,漂亮地不似真的,至今记忆犹新。跑龙套需要点自娱自乐的精神呢。

  后来我自己带新人的时候,我也以最快的速度教会了他们以上几个技能,然后开始偷着乐,终于我也可以动口不动手啦,那些无聊又烦人的琐事终于有人来代替我做啦。媳妇总算熬成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