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道》
第56节

作者: 小宇啊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了几天我上楼接受政工科一位同事传唤,迎面又遇到艳艳。朝阳下,艳艳风采依旧照人,白色的T桖,蓝色的牛仔裤,洁净的运动鞋。身材不愧是少女级别的。我望着她,她望着我,一路迎面走来,实话说我有点认不出她来了,不是说我健忘,一批的新空姐都是一帮人招的,所以审美都比不多,导致很多人都很相像,我又有点脸盲,哈哈。
  艳艳一歪头,“你知道办公室在哪里吗?”
  我立刻指了办公室的方向。

  艳艳又冲我一笑。我立刻会意。“那个你吃早餐了吗?”,我唐突的问。
  艳艳摇摇头,“没有,你呢?”
  啥,这年头姑娘都这么主动吗?
  我说我来政工科帮忙,很快,一会儿一起吃麦当劳怎么样?

  艳艳嘻嘻一笑,“好,电话联系。”
  在艳艳走后,我立刻冲进政工科,三下五除二把电脑弄好,就跑了,政工科主任以为我急着去投胎,哈哈。
  我翻开手机,找到艳艳发我的短信,电话就有了。
  打通后,问她在哪里。她说在门口买香肠,看来没走远,趁着中午饭点,我决定约她去北京路。吸取上次静静的教训,这次我打算打辆的士。
  我急匆匆下了楼,艳艳正拿着香肠站在路边,叫我过来冲我招手,冬日里阳光很暖和,艳艳穿一件白色羽绒,蓝色牛仔裤。
  我左顾右盼来往的车辆,穿过马路,指着艳艳的香肠说,你打算吃香肠挡饱啊。
  艳艳伸过香肠,“来一口吗?”
  “多不好意思啊。”,我伸脑袋啃了一口。
  “我们去北京路吧。”,我提议。
  艳艳点了点头。
  我又左顾右盼,这里的士还是挺多的,毕竟也是人流量大的地方。
  的士拦下后,和司机说了地点,车子就开动了,一路来到北京路。
  千年商都,北京路依然熙熙攘攘。走在路上,艳艳说她一批的都换了手表,问我哪里的手表比较时尚。我一指广百,“广百的比较全,就是小贵。”
  艳艳右脚绊了一下,站稳后,道,“就去广百吧。”

  广百柜台富丽堂皇,售货员也是热情,各式手表铺满了展示柜。
  艳艳左看看,右瞧瞧,在一个不知名的柜台前定住,柜台小姐很热情,开始用广东话介绍。
  艳艳对着服务员说,“请讲普通话。”
  店员一个错愕,又开始用普通话介绍。
  艳艳点了几块手表,店员都摆在桌面。左右端详,最终决定了一块粉色的。伸出手,对我说,“帮我戴上。”
  我急忙动手帮她戴表。肤白润泽的腕上,我摸索了半天才戴上。
  艳艳端详了一下,很满意,看她开心的微笑。我也觉得该挑一块自己犒劳一下。

  于是我挑了一块运动型的,蓝色的表盘,外面有一圈可以转动的套圈,用手一转,就可以发出咔咔咔的轻响,很有趣的一块表。
  艳艳摆弄了一会,很满意,问店员多少,多少钱。店员乐开了花,“靓女这个表很适合你,青春靓丽,我们在搞活动,特价200。”
  艳艳在掏钱。
  我也逞店员开心的档口也插一杠,“我这个表多少钱?”
  店员更开心了,“啊呀,靓仔,这是我们的最新款运动手表,310,打九折,279,送一年保修。”
  店员的目光在我们俩身上游走。过年开门红啊,业绩杠杠的。

  艳艳付完款,我也买到了心仪的手表。
  我们决定去吃披萨,小红帽走起。
  披萨店里人不多,我点了一个披萨,觉得两个人吃基本够了,披萨上来被切成很多快。我吃了五块,艳艳吃了三块。
  回程的路上艳艳说她是吉林的,她们那里天寒地冻,不像这里存暖花开。
  我时不时打量艳艳,不愧是准空姐,皮肤白皙,也衬得起我这个帅锅。就是不知道她脑子有多大,智商是否堪忧。毕竟美女多智,直接威胁到我的荷包成熟度。
  一日行程结束,我送艳艳回到宿舍,穿过马路,我也打道回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也不担心找不着地,哈哈。
  回到京城系统推广,我回到总部,确立京城联系人霞姐。

  霞姐的老公是高级工程师,所以她们全家都拿到了京城户口。
  在京城落户是非常困难的,据说要么是飞行员,要么是高级工程师,不然都是北漂。
  在京城推广系统时,霞姐和我联系最多,所以系统的问题都是和她联系。在张哥介绍系统时,一个会议室围满了人,大家在听张哥吹水,我在打瞌睡,可能是在来的航班上一路瞄空姐,废眼,哈哈。
  张哥从系统如何谋划,如何千辛万苦指导开发,所谓苦尽甘来,说得如此动容,只是下面的人好像不太买账,都在小声聊天。所以我的半合双眼也不太突兀。
  张哥做的ppt很好看,都是数字和曲线,我不得不佩服张哥的用心。
  会后我的任务就是装系统。一个主机做数据库服务器,其他的机器装系统,然后就是数据导入,完活了,例行的饭局。

  为什么要开会,其实就是为了强调稀缺,总部免费为分公司装系统,分公司一再提出各种需求,但我们是运行部门,不可能满足这些不必要的附加要求。
  毕竟我的时间也是稀缺的,如果大量做一些无用的东西,资源消耗太大。但人心是不会满足的,你给他一个馒头,他就想就点菜,然后是来点肉,之后是山珍海味。
  也可以说人为制造了稀缺,东西不够,欲望太多,反正是免费的,不如一次吃个饱。
  这样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唯一办法就是制造稀缺,我们的软件就是稀有的,你要更完善的,自己去开发。
  本来领导就是想建立一个制度,从而制约和统一管理分公司。所以软件的使命不是为了方便他们的工作,而是给各方一个指标和条件,以便有抓手,便于管理。
  抗拒也罢,支持也罢,不能改变总部管理分公司远期目标。
  我的软件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起到了一个适当的作用。不一定独一无二,不可能长期垄断,也不可能永远唯一。
  毕竟大家在玩一个游戏,商业就是这么回事,怎么有什么干一番事业一说。年龄到了就要退位,时间到了就要让贤。
  后来和霞姐的联系也很多,不过都是本着这个原则,大家共赢。
  京城之行让我认识到稀缺的力量。
  在一定的时空内,稀缺是存在的,就像有人平时吃3两饭,到了自助餐就可以吃一斤。但吃饱了是不是就不稀缺了,其实也不是,人的欲望无限,有了更高的追求。

  有了自行车盼望摩托,但是不是有了钱买很多摩托,其实也不然,他会去买汽车。同样道理,还是会有人走这一步。所以理论上事物永远稀缺。
  我就是一个可以制造稀缺的人。并不是说我很重要,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要性。这也许可以称为远见。看见看不到的东西,也许是很重要能力。当然也和我的好奇心有关。哈哈
  在我们推广过程中,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我属于生产者,张哥属于中间商,分公司属于客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