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道》
第54节

作者: 小宇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婉儿很漂亮,我也是很欣赏的,特别是欣赏我的女孩,我特别在意。
  婉儿捋捋齐肩的秀发,白了我一眼,抓了巧克力扭头和她闺蜜聊天去了。

  婉儿的闺蜜叫虎妞,也是个本地人,但家有良田,哦,不,宅基地,所以是个有米之人,但长得不去婉儿好看,性格也粗犷,是个嘴巴不饶人的女子。她们一起进到空姐部,在运行做签派员,都是出类拔萃的角色,大专毕业,20年华。
  培训开始,老师先热场,“大家都是职员,你们知道职员怎么升职吗?我告诉你们,跟着领导好好干,这样荣誉属于大家,跟着领导升迁,这就是职场一般的发展规律,我是搞管理的,我带的团队都是顶尖的人才,这个颠簸不破的定律是我们总结归纳出来的,现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胜任职场的挑战…”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但我的转述可能比较粗狂,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我作为好学生就举手提问,“老师,要是领导升不上去怎么办?”
  老师看了我一眼,有点烦躁,这时另一个乘务员代偿也举手,是个帅哥,“老师,领导潜规则怎么办?”
  还有个更狠的,“老师,领导贪污怎么办?”
  老师彻底蒙圈了,目光投向后面坐的人力联系人。
  联系人立刻圆场,“大家先听老师的课,等老师讲完课,大家就都明白了,先听课吧。”
  老师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讲课,还对大家说踊跃回答问题前三名有奖品,后面有工作人员记分。
  于是像什么,m国是怎么解决老龄化问题,我立刻回答,移民。老师很高兴。后来又问,你们公司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我回答,这样看公司发展方向,如果是重科技,那男多女少,如果是重服务,那女多男少,因为男的逻辑思维比较强,女的感性思维比较好。这时一个工会的女职员立刻反对,女生怎么就感性强了呢?
  反正这个课基本都是我回答问题,什么比较优势原理,混沌原理都给填上。我还和老师争辩说事情都不是线性发展,而是混沌发展,把老师了业绩分析表完全打乱,又说过去的数据无法预测未来,结果老师都来崩溃了,他的业绩发展推理完全站不住脚。当然这是我的感觉。
  到最后老师说,“我都不想提问你了,你看把我带偏。你就是个混乱的人。”
  不过最后我还是得了3等奖,奖品抽签,我抽到了最高奖,一个保温杯,哈哈
  过年的时候,我们去了寺庙,千年古刹,有很多佛像,街上也有很多的人,每个人都洋溢着微笑。
  花街也有很多花,商贩在售卖着商品,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大学生。
  我很多年没有逛过花市,所以也是很高兴,随便拿了几只。
  随便逛时,看到了我的邻居,是我小学时的邻居,他佝偻着身子,带着他的老婆。我没有上去搭话。
  记得当初他家有一次过年,小孩在放烟花,我当时小学,他儿子比较痞,拿着烟花到处喷人,大家躲来躲去,小朋友就是这样,大个的和小个的玩不到一起。

  现在的小孩比较幸福,比较文明,就是有了电脑,大家对那些传统的游戏不屑一顾,像跳皮筋,躲猫猫,什么的。
  大多玩电子游戏,这也是好事,尽早融入社会,尽快长本事。
  我有时也为小孩的发展担忧,到底该怎么教。
  带着宝宝去公园,去游乐场,逛商场,反正就是见见世面。
  我一直考虑是否该教她经济学,这门学科太露骨,也许等她再大一点,读大学了再教,毕竟还是要教一些真善美的东西。
  到底本质的东西该不该学,或者怎么学,也不知道经济学家怎么教自己的孩子。
  亚当斯密没有结婚,也没有教育小孩的问题。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机会是在一个舞会上,但他的眼神不好,所以也没有对那个有想法的女生表白。
  一辈子独身。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里的造诣是有目共睹的,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
  当然他也写了道德情操论,是教大家各种行为规范的,彼此也不矛盾,都是善的规范。
  但到底是善还是恶,经济学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学的时候就很矛盾。也许这是底层代码和表面现象的冲突。
  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还是大公无私,也没个定论。
  有时候绩效的设定就是激励。到底绩效该用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个问题一直很让我烦恼。
  所以有时候就去打游戏了,毕竟不是专家,也没必要去考虑这么多。毕竟是普通人。
  我姨说难得糊涂,也让我意识到糊涂的真义,不去琢磨事,而是去琢磨人,但到底是利益驱动,还是行为驱动。
  也没个准,有时就是胡乱猜想,今天逛街包被盗了,一个充电宝没了,被人从包里偷走了,所以很沮丧,回家看动画片吧,安慰一下自己。
  再去吃个面,人总是要享受一下,不然没力气搬砖。
  过年丢东西,破财免灾,好在没有丢手机,也算幸运。
  丢了手机就麻烦了。

  吃碗面,散个步,有空继续码字。
  麻烦不断,心情也一般,可能是人多的地方不该去,排队排了半天,损失一个充电宝,虽说不贵,但也好几百,早知道昨天出去了,初一就是人多。偏偏又去爬山,结果就损失了。
  手机很重要,没丢就好,吃个冰淇凌缓和一下。
  放假在家也可以打打游戏,哈哈

  说话分两种,特别是在单位和朋友间。
  不过我也有原则,就是大是大非面前一针见血,小事小非面前模棱两可。
  不是说背后不说人,说人都是背后说,当面说容易伤和气。
  话只说半句,最好多用调侃,让人家去领悟。这也是多年职场养成的习惯。规则要明确,别人不听不代表你不用说,说了没用也不要生气,但话说了,义务尽了就可以了,不用强求,多用启发性质的语言,让人家去悟。一来对人家动脑筋有好处,二来话没有说满,留有余地,否则人家借了你的口实你都没办法回旋。
  当然话说出去了,道义也尽了,别人不听,倒了霉,还是念着你的好。你不说是不仁义,你说破是不道义。不是说事事都有定数,人是活的,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杆秤,秤了别人秤自己。你的想法或出发点是好的,但人家听了不一定办成事,原因是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一切都没有定数。有的就是人心,很多时候都是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一次我初中受老板同学影响听迈克杰克逊的歌,非要买个随声听,说是学英语用。我妈就信了,买来天天哼哼唧唧跟着唱,也没学会,卡拉ok始终拉垮。但大学第一天报到,老师给我们系作入学教育。我旁边一个女生也在挂着耳机听歌,我虽然不认识,但还是好奇她听什么歌,反正就是蹦蹦蹦的节奏。她说是英文歌,我就和她聊迈克杰克逊。她很感兴趣,约我放学后一起去磁带店。结果我给忘了,放学就去了图书馆。后来那女生竟然是我们计算机班的,而且还是班花,一头齐肩的短发,大眼睛,白皮肤,高个子,学习还很好。我后来才发现是个美女,当时没在意。但大学三年一直有联系,就是普通同学,没有超友谊关系。但时不时的聊天还是很有趣的。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磁带为你带来什么惊喜,也不知道一个电池会为你带来什么灾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