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道》
第46节

作者: 小宇啊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选择一个东西也就是放弃了另一个东西,有时候诱惑很多,但副作用也很大。其实领导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也摸不准,但利益分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我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观察而不是行动。
  没有哪条路是正确的,也没有哪条路是错误的,跟着一个领导或许有好的前程,但在棒打落水狗时也会殃及池鱼。
  我所掌握的边界就是本心,本来就不太喜欢权谋和不当利益。但对于每个人的故事却很感兴趣,总是发表一些言论,有种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的感觉。但大多都要诉诸经济学理论,也就是说这些都是我的素材和研究对象。
  有一次对一个党办的同事讲,我喜欢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他马上答道,AI。
  是的我学电脑的初衷就是受未来战士这部电影影响,喜欢琢磨人和机器。后来的运行监控系统基本就是独立运行的系统,不需要人手干预,每天固定刷数据,计算,自动运行,后来的带飞模块,人员信息模块也是如此。
  玉米哥是我们的初中同学,父亲是飞行员,他入职很早,是高中毕业就入职了。在客运部供职。

  初中时早上扫地,我们经常一起用铁钳子挖臭水沟,清理水沟也是值日的一部分,女孩子嫌这个脏,所以干这事的都是男生,当然也包括倒垃圾。
  玉米哥总是理一头短发,但每根毛都服服帖帖的贴在头上,不是脑油大,而是烫过。人也很胖,但打篮球上篮是把好手。
  工作后也有些接触,一次他叫我去酒吧,那时的酒吧200元一打酒。就是12支。
  激光灯亮起,昏暗的浴池夹杂着各种混世魔王,群魔乱舞,领舞的Dancer也是卖力的扭动腰肢,强劲的音乐,各色的果盘和啤酒。
  每次去,他都让我交100元,买单由他来。
  销酒的小妹过来,他总是掏出一厚沓人民币,然后一甩手,抽出两张,大气的推给小妹。感觉有点富二代的感觉。他曾经说过,他老爸给他攒了100万,他的钱就是月月光。
  玉米哥也和我说了很多他的故事。

  有一次他讲,一个女同事跟领导说怀了他的孩子。玉米哥立刻反驳,你有本事生下来验DNA,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是我的。
  有时去买东西,华哥也喜欢和玉米哥同去。我有时也跟去。
  玉米哥有一次用他不咸不淡的广东话对卖衣服的小妹讲,我们都是大学生啊。不过他也没说错,他和华哥都读了成人大专。小妹满眼冒星星。反正跟着玉米哥就很有面子。
  一次华哥透露,有次坐公交,玉米哥看后面的美女长得漂亮,一路扭头盯着看,也不怕扭了脖子,哈哈。
  玉米哥在客运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朋友多,都是飞行部的子弟。
  有一次玉米哥的主任不知什么原因批评他。他说,我立刻写了一个投诉信塞总经理信箱,吓得那个主任服服帖帖。
  当然玉米哥还是个很精明的人,他说,他不会找空姐。一次一个乘务长想向他爸爸说要介绍一个空姐给他。玉米哥连见都不肯见。
  但玉米哥还是很喜欢泡吧,他说和吧台小姐劈酒就是过瘾。当然肥鸭仔也是他的铁粉,两个人都爱打篮球,一起闯荡。

  玉米哥走在路上,要去哪里,都是伸出一只手,手指一拐,走。就一个字。
  有一点大哥的风范,他的朋友也是个个趾高气昂,有时出去玩也是坐他那部子丨弹丨头,就是丰田面包。
  我对他世界感觉不太适应,也是因为华哥带我去的,所以后来读北大青鸟也没时间就断了联系。
  毕竟我的道路没他们那么顺畅,没有钱铺路,没有领导背书,有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偏偏有人就出生在罗马,你的终点就是人家的起点。
  也没什么可叹的,过自己的生活。
  当然现实总是会狠狠的打脸,没有关系寸步难行,当然你躺平也可以,只是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也不甘心,毕竟人生就一次,没有十八年后还是一个好汉的觉悟。
  人在成年后,大脑的活跃区域基本定型,但也有例外。
  大脑区域的训练基本和你每天的习惯有关,很多人找到一份工作基本就不会换,准确的说就是专业不会换,当然我指的是有专业的人,例如研究人员,程序员,作家或专业性特别强的行业。他们每天做重复的工作或者研究一类问题,慢慢的形成脑区域,而且那个区域会特别发达,神经网络会联系紧密,能量会大量消耗,兴奋点也特别高。这样会直接导致对其他技能没有兴趣。就像每个人有所偏爱的食谱,对其他食物不感兴趣。不是说其他食物不好吃,而是你的那部分脑细胞特别偏爱这个食物,或爱好。而且特别发达,有很强烈的话语权。

  这也就是创伤失忆后人的性格会大变,而且爱好和习惯也会变。这些都是大脑部分区域的兴奋活跃程度导致的。
  我有个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对任何爱好都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厌烦,甚至交朋友也是一样。所以总是尝试新的东西,然后研究几年又换了。而且每个爱好都十分投入的研究。在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转其他爱好。
  但有一点,专注力特别强,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不管我做什么,都比别人做的好,当然也有弱点,就是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
  当然也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做久了就会厌烦,然后切换到其他的爱好。过段时间又捡起来重新研究。
  涉猎的知识很广,编程,经济学,博弈论,网络小说,科幻电影,英语,游戏,电脑硬件,画素描,有一段时间对脑科学很感兴趣。小时候也爱打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滑冰,但运动始终是我的弱项,体力不好,但在母亲催促下还是积极参与,基本就是人家干什么我干什么。也结识很多人,我称他们为熟人,之所以叫熟人是因为我不一定特别合得来,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临时走在了一起。

  这种小团体特别多,也打听了各个行业的秘密和故事。
  罗振宇有句话总结,叫优盘式生活。自带系统,随处合作,即插即用。
  我的第一任主任概括我是能文能武。还有个相处十年的经理对我的评价就是,万金油,哪里痛了往哪擦。
  当然我很多时候都是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工作干不下去就写个软件,沟通不畅就直接找大领导,太厉害的人降不住了就去搬救兵,找更厉害的人摆平,毕竟一山还有一山高,在我这里基本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很多事解决就靠一个势。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关键还是有水势,大水漫溉摧枯拉朽。所以平时多积德,关键时刻不知哪里就蹦出一个孙猴子帮我解决了,或者不请自来一个如来佛,大袖一挥,问题就解决了。毕竟谁也不想出乱子。
  还有就是借势,大领导老和你打招呼,你也有势,不用请客吃饭,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这种不清不楚模模糊糊的东西,最让人心惊胆战。哈哈
  我看过一本书叫24个比利,讲的是美国70年代一个**犯,被逮住后,发现他有24个不同的意识,就是脑子里有24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当一个意识进入聚光灯下,就是掌控身体的时候其他意识陷入沉睡,而且这些意识的记忆基本是共用的,也就是说意识切换的时候,每个意识都感觉自己一直活着。最后证明犯罪是其中一个意识做的,和其他意识无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