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脚已步入经济危机泥淖》
第22节

作者: 爱江山总爱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中有一个人公然站出来反对厄瓜多尔权势家庭的腐败,反对他们与帝国主义勾结,他就是罗尔多斯,罗尔多斯深信穷人拥有应得的权利,也深信政治家有责任谨慎地支配自己国家的自然资源。希望摆脱强大的外力控制,从不畏惧与强权的斗争,紧紧盯着美国石油公司和背后支持着他们的那个体系。13年后,1981年,罗尔多斯正式向厄瓜多尔国会提交了新的能源法案,其中的法规若能得到贯彻,将从此改写厄瓜多尔与美国石油公司之间的关系。它的影响将远远超出厄瓜多尔的国界,延伸至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乃至全世界,罗尔多斯为拉美其他国家的首脑们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他们需要罗尔多斯这种鼓舞。

  石油公司对此的反应可想而知。他们从所有的油站撤出,他们的公关人员四处游走,诽谤罗尔多斯,他们的说客横扫基多和华盛顿,大行威胁及贿赂之道,罗尔多斯从不向威逼和胁迫低头,他公然声讨政治家与石油公司,甚至与教会之间的阴谋,他公开萨默语言学院与石油公司勾结,最后甚至使出大胆的,也许是不顾后果的一招:命令将萨默语言学院逐出国境。

  向国会提交新法案仅数周后,也就是驱逐萨默语言学院传教士的几天后,罗尔多斯便告诫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所有海外利益机构,除非他们实施的计划有利于厄瓜多尔的民众,否则将同样被驱逐出境。他先在基多的阿塔华尔帕奥林匹克体育馆发表大型演讲,然后便动身前往厄瓜多尔南部的一个小社区。
  1981年5月24日,罗尔多斯在飞机事故中丧生。
  厄瓜多尔居民和百姓刚燃起点民族自强的希望火苗,不幸被迎头浇灭,无疑也给了拉美其他国家的首脑们也当头一棒。
  霎时间举世震惊,拉丁美洲人人义愤填膺,整个南半球的报章都公然刊登“中央情报局暗杀!”的头条。从所周知,华盛顿政府及石油公司对罗尔多斯恨之入骨,另外,还有很多证据支持这一指控,猜疑的声音也愈来愈高。虽然事情尚未得到证实,但是有目击者声称,罗尔多斯事先知道有人要谋杀他,并且作了预防措施,包括使用不同的两架飞机飞行。据说,在登机前,罗尔多斯的一名安全官员劝说他登上了那架用来诱敌的飞机,但最后却是这架飞机爆炸了。

  尽管世人反应强烈,美国舆论界却没有就此事作任何的追踪报道。
  毫无疑问,罗尔多斯的死绝非偶然,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是中央情报局自编自演的一出暗杀丑剧。他们之所以如此明目张胆,就是要所有想加入反对美国公司帝国主义行列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两个月后,坚持与里根总统分庭抗礼,在拉美久负盛名,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的巴拿马著名领袖,总统托里霍斯死于一场飞机事故,时间是1981年7月31日。拉美其他国家的首脑们又一次受到打击。
  奥斯瓦尔多-乌尔塔多继任成为厄瓜多尔新总统。他恢复了萨默语言学院及其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活动。当年年底,他实行了一项“野心勃勃”的商业计划,增加了德士古石油公司以及其他海外公司在瓜亚基尔湾和亚马逊盆地的钻探业务。
  2003年,23年过去了,厄瓜多尔官方统计的贫困人口从50%上升至70%,就业不足或失业率从15%上升至70%,国债从2.4亿美元狂飙至160亿美元,而分配给每介贫困国民的自然资源从20%下降到6%。如今的厄瓜多尔50%以上的预算都必须用于偿还外债,而不是用来帮助国内那些极端贫困的人。
  目前,厄瓜多尔的石油出口几乎占了这个国家出口总值的一半,德士古石油公司修筑的横跨安第斯山脉的输油管道将厄瓜多尔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入美国,到目前为止,光从这条管道泄漏到厄瓜多尔热带雨林中的原油已经超过了50万桶,大片的热带雨林倒下了,稀有的金刚鹦鹉和美注洲豹消失了,厄瓜多尔的三个土著部落的文明快要瓦解了,昔日清澈的河流变污浊了,厄瓜多尔拿到了美国伐木公司与三个部落领袖(通过非正常手段)签署的30万美元的大片土地出让合同,代之而来的是大批森林被砍伐,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被砍伐个精光,变成了光秃秃的安第斯山脉及热带沼泽。

  5.2.4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其它拉美国家
  巴拿马的命运并不比厄瓜多尔强多少,后来巴拿马运河重新被美国实际控制,巴拿马本土的石油、木材、锡、铜、矾土等资源不断地廉价运往美国。
  另一个拉美国家哥伦比亚。哥伦比亚自然景色得天独厚,海滩美丽,山峦雄伟,草原无际,雨林茂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向哥伦比亚兜售最重要的服务是大型工程项目和建筑专业技术。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储量,相对而言,这个国家很容易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同时哥伦比亚也能用工程利润和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来偿还欠下的债务。就这样,约翰-珀金斯再一次被赋与重任,说服哥伦比亚对电力、输电线路、高速公路、通信工程等项目进行巨额投资,以对开放巨大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市场来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由于哥伦比亚并没有像厄瓜多尔的罗尔多斯和巴拿马托里霍斯那样的人,所以约翰-珀金斯将经济和电力负荷预测的数字放大了数倍,意味着哥伦比亚在“基建”上的投入将扩大数倍,意味着哥伦比亚为了还债,本国宝贵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被长期廉价攫取数倍。20世纪70年代,美因公司在这里获得了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水电站设施网络和配电系统……

  目前,拉美仅剩下两个桥头堡,古巴卡斯特罗和委内瑞拉查韦斯仍在战斗……
  5.2.5沙特阿拉伯
  我们再来说说中东的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蕴藏的石油最多,在全球出产的石油最多。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的沙特阿拉伯,约翰-珀金斯看到同事提供的一组照片,沙特城市利雅得政府大楼外面的垃圾堆里,一群羊正在乱翻垃圾,羊群担负着城市的垃圾处理工作。同事给他解释说,沙特阿拉伯人“自尊心”很强,没有人愿意去收垃圾,因此,垃圾处理工作只能留给羊群做!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向以色列发起攻击,点燃“十月战争”的战火,这是第四次阿以战争,也是最具破坏力、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埃及总统萨达特向沙特阿拉伯费萨尔亲王施加压力,要求费萨尔亲王对与以色列同谋的美国进行报复,费萨尔亲王将针对美国的阴谋称为“石油武器”。10月16日,伊朗和其他五个海湾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宣布将原油油标价提高70%。10月19日,尼克松向要求国会批准给予以色列22亿美元的援助,第二天,沙特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美国实行了完全石油禁运。

  石油禁运在1974年3月18日结束。禁运时间虽短,影响无法估计,沙特原油从1970年1月1日的1.39美元/桶飙升至1974年1月1日的8.32美元/桶。美国政客和后来的政府永远无法忘记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中期这个沉痛的教训,然而从长远来看,短短几个月的创伤,却巩固了美国公司帝国的内部结构:其三大支柱——大企业、国际银行和政府空前团结起来,而这种团结还将持续下去。

  石油禁运提高了沙特阿拉伯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地位,华盛顿政府不得不认同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这也促使了美国公司帝国的领导人不得不施展浑身解数,来达到将石油美元重新放回到自己口袋里的目的,同时,也开始对沙特阿拉伯不断增长的财富打起了主意,他们深知,沙特阿拉伯政府缺乏合理的行政与机构体制来管理这笔石油巨款。

  面对因为价格上涨而增加的石油款,沙特阿拉伯也是喜忧参半。国家的金库忽然多了数十亿美元,这些钱开始腐蚀一些一贯严格恪守宗教信仰的瓦哈比教徒。富得流油的沙特阿拉伯人开始周游世界,他们到欧洲和美国大学进修,购买豪华汽车,家里摆满了西式家具。保守的宗教信仰开始被一种新的物质主义所取代,正是这种物质主义,为美国提供了解决石油危机的方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