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除了金融资金产以外,我们再来分析居民手中的汽车、藏品、家居、土地和不动产等其它财富。
就私家车而言,2009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其中90%在城市,10%在农村。私车的性质,是一种交通工具,和自行车摩托车等居民拥有的家居耐用消费品一样,仍然属于消费品范畴,5-15年折旧摊销后,基本价值所剩无己。
至于古玩藏品等,古玩基本收藏在博物馆和部分城镇居民手中,只有纪念价值和人为的炒作价值,实际上并不值钱。
就土地而言,目前中国基本耕地为18亿亩,农民宅基地上的住宅大约180亿平方米。但土地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制,农民宅基地不能随意在市场进行交易,宅基地是农民的立命之本,必须加以保护!可以想象,如果流转起来,必将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农民在宅基地上建了不少房子,坦率地说,这些房子都不值钱,农民自建住宅多为结构和品质都简陋的砖混结构,市面流通可能性小,可以用来自住。
中国城市居民住宅占地大约80亿平方米。就房产而言,目前城镇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大约150亿平方米。居民手中的住房,还是那套住房,财富和幸福程度不会增长,真实价值也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增长。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商品背离其价值,均会回归原有价值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怎么样涨上去还得怎么样跌下来,我们毫不关心全国城镇住房均价是每平3000、4000还是5000,房价如同郁金香泡沫,只是一个被放大的虚拟数字,仅反映预期和人民币的供求关系,相反,房价涨得越高,居民痛苦指数越高,幸福指数越低,于民生毫无改善。
1993年以前,国际通行惯例将居民第一套自住房视作消费品,第二套用于投资的商住房才视为固定资产,1993年后,联合国制定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将一切带有住宅性质的构筑物纳入固定资产范畴,依我看来, 150亿平方米“价值”60万亿“财富”的钢筋混凝土,于中国的竞争实力毫无用处,高房价产生的泡沫,扰乱了经济秩序,最后由全体中国老百姓买单,对于这笔“财富”的评价,持保留意见。后面再作详述。
1.3 中美家庭财富情况比较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一直吵嚷得最凶,又是经济刺激计划,又是亚太经合G7G8G20峰会,忙得马不停蹄,它顾影自怜,飞往世界各地寻找援助,让全世界善良爱好和平的人情不自禁产生同情,纷纷伸出援手……
然而,在这场历时几年,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海啸”和“危机”中,美国的普通家庭财富,到底会是怎样?
关于这场“海啸”和“危机”,不想作过多描述,媒体和舆论众说纷纭,早已将它的成因全程反复宣扬,详尽分析了成百上千遍,大部分人都成为了“专家”。
而我所关注的,是在这场“海啸”背后,美国的居民财富下降程度究竟有多少?收入又会如何?
有人会说,美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贫富差距并不小,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对它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家庭财富一定大幅度缩水,从而影响内需和经济的发展,会跌在地板上十来二十年起不来。
事实恰恰证明了这种观点的错误,美国除失业率稍有上升外,家庭年收入下降得并不明显,美国1.2亿个家庭,普通家庭年均收入仍为5万美元左右,美国排名靠前的20%家庭,年均收入达到12.3万美元以上,排名最靠后的20%家庭,年均收入也达1.7万美元以上,与危机前相比,并无明显下降。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普通家庭的财富。
据美联储2010年4月发布的报告(B.100 Balance Sheet of Household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显示,美国普通家庭净资产总额54.6万亿美元;2007年净资产最高时达有史以来最高点,65.3万亿美元,截止2010年一季度末,它的总资产为68.54万亿美元,总负债为13.97万亿美元,我们注意到,它的资产结构优良,20%的资产负债比率,在危机中,表现尤其优异,其中,有形资产16.51万亿美元(房产等),金融资产为45.54万亿美元,其中,储蓄7.65万亿美元(各类存款,含各种债券、美国国债、货币基金、定期存款、信用卡支票等可兑换性存款),股权投资7.79万亿美元,养老基金12.35万亿美元,共同基金4.32万亿美元,公司或外国债2.14万亿美元,股权投资7.79万亿美元。负债主要为房产贷款,10.24万亿美元。
对于大造舆论攻势四处渲染金融危机中的美国,这样的一张家庭资产负债表成绩很好,数据相当稳定,变化非常小,3年过去了,它的净资产仅仅比最高峰时下降10%多,而且下降的部分主要来自房产价格下降,其它资产完好,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与这张资产负债表相比,美国有3亿人口,我国有14亿人口,美国的家庭平均金融资产,仍然是我们的35倍以上,美国的家庭年收入,仍然是我们的22倍以上。
美国的房产“财富”与金融资产相比是1:3,而我国的房产“财富”与金融资产相比是2:1,金融资产的变现性和流动性要远远大于不动产——房产,美国普通家庭财富的抗风险和承受能力,远远大于中国!
美国的房产价格已跌无可跌,即使再次大跌,仍有占总比75%的金融资产作为支撑,无法伤及根本。但如果占我国居民“财富”2/3的房产价格暴跌,占比1/3的金融资产再由通货膨胀贬值的话,恐怕全体居民手里那点可怜的“财富”, 几乎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背离价值的价格投机,从本质上来说,是短暂和虚拟的,利益驱动,人们买涨不买跌,上涨的动力,是无数流入的现金投机,然而,现金有限,价格无限,涨到一定程度,总会现出颓势,资金一旦撤出,凭大量现金堆积起来的价格,如同沙滩上沙子垒起的城堡,轻轻一推,就倒。
不难想象,现金流出成势后,如果支撑不住,墙倒众人推,抛如潮来,崩塌后的房价,会带来怎样严重和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很多我们所看到的价格的走势图,都是钟形和过山车走势,极度繁荣转入极度萧条,一切源于人的非理性。
索罗斯很早就参悟了这一点,他的很多理论,来自于对“枯荣相生”的领悟。1986年,他撰写《金融炼金术》一书,如是诠释了市场的“荣枯相生”:在一个典型的市场事件序列中,价格,基本趋势,主流偏向三个变量先是在一个方向上,接着又在另一个方向上彼此加强,繁荣与萧条的更替,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最熟悉的循环模式,汇率,房价,股价……无不服从这一点。
同样,一个世纪以前,英国作家查里斯•麦基撰写了《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群体的过度投机与贪心如果没有干预,会集体走向毁灭!
市场永远是错的,过度投机导致极度膨胀或疯狂的例子不在少数,17世纪荷兰郁金香狂潮,时价一株相当于阿姆斯特丹市区的五栋楼房,价格崩塌后,每盆郁金香仅值1、2元;80年代炒君子兰价格,飙到30多万,后来2、30元,最高不超过百元一盆;90年代兰花热,鼎盛时炒过千万以上,稍好品种的,动辙数百万,狂热过后,几十元一盆;热捧红木家俱时,天平一边放红木,另一边放黄金,尔后沉寂无声;最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股票,从07年最高点6134~最低点1664,价格如同过山车,迅跌7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