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05 21:11:25
19.出奇制胜
八月。
天高云淡。
刘邦养好战争的创伤以后,计划出兵魏国,灭掉背叛本人的魏王魏豹。
张良表示反对,理由:
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不占而屈人之兵。
所以,不如先派说客,用温柔手段说降魏豹。
假如他执迷不悟,再用钢刀解决问题也不迟。
同时,即使说不动他,也能顺带收集魏国情报。
刘邦点头,委派郦食其游说魏豹回到革命队伍。
日期:2012-05-05 21:11:47
郦食其拜见魏豹,然后侃侃而谈;
“汉军将大兵压境,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赶紧回到汉王温暖的怀抱,不然的话,别怪汉军下手不留情!”
魏豹愤愤不平,表示誓死不降,理由是:
刘老三傲慢无礼,像老太太一样爱骂人,我受不了他。
日期:2012-05-05 21:27:54
刘邦收到回复以后,思想:
“我给你讲文明礼貌,你石头脑袋偏听不进去,那就给你来点厉害的,用刀和箭说话!”
他指派大将韩信、灌婴、曹参,组建讨魏军司令部,去海扁背叛汉军投靠项羽的魏豹。
日期:2012-05-05 21:28:18
大军出发之前,刘邦向郦食其详细了解魏国的军事将领,并认为:
这些三流货色,与韩、灌等一流名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知己知彼,方能有胜无败。所以,韩信也向郦食其打听魏军的情况。
据郦食其的情报,韩信认定魏军司令草包一个,战而胜之不在话下。
因此,他放心大胆地出发攻魏。
日期:2012-05-05 21:34:08
魏豹安排主力部队扼守蒲坂,堵住汉军渡过黄河的捷径—临晋渡口。
韩信委派曹参带领小股部队,召集附近百姓,在临晋渡口虚张声势,大肆造船。
对于这一安排,曹参颇为不满:
“你去抢大功,却让我在这里白忙活,居心何在?”
日期:2012-05-05 21:34:35
韩信耐心解释:
我们都是为了同一革命目标,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你不在这里拖住魏军主力,我们此行就劳而无功。
如果战役胜利,你当然是功不可没。
曹参继续质疑:
“这项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你应交给那些无名的将领来做,我这么能打,你是不是派错了用场?”
日期:2012-05-05 21:43:04
韩信微微一笑:
“你错了。正因为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才派你在这里表演。”
曹参仍然没有想通:
“这样有什么价值?”
韩信揭开谜底;
“不把你安在这里,怎能迷惑敌人让他们上瓜当?”
日期:2012-05-05 21:43:37
曹参醒悟,安下心来演戏。
而对岸的魏军,捧腹大笑:
“等你们把渡船造好,头发胡子都白完!”
趁着曹参吸引住了魏军主力的眼球的有利时机,韩信率领汉军主力,偷偷地从夏阳渡过黄河天险。
虽然跑走了路,却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印证了一条真理—选择曲线,往往比走直路管用!
日期:2012-05-05 21:54:02
绕道而行的韩信部队,马不停蹄奔袭魏都安邑。
果然,留守魏军一见到汉军大部队,心里就发毛,勉强招架一阵,很快就陷入了挨揍的困境。
韩信攻占魏都以后,率部猛踹临晋魏军主力的屁股。
九月。
魏豹傻眼,仓促迎战人多势众的韩信大军,体力不支被活捉,成为战利品送到了刘邦军中。
韩信乘胜占领魏国全境,建立郡县,巩固胜利成果。
日期:2012-05-05 21:54:25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接收魏豹为首的战犯以后,刘邦命令韩信:
抽调魏地精锐部队,到荥阳前线给我助拳。
损人利己一举两得之事,刘邦非常乐意做。
韩信认为自家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所以完全照办。
日期:2012-05-05 22:02:41
但是,他委托押送魏豹的军官,代表他向刘邦请求:
“乘着灭魏东风,请允许我,率部三万,为你南征和北战,先拿下燕、赵、齐,再南下截断项羽的粮食运输线。”
如此坐享其成有利于已不利于敌的好事情,刘邦当然没有异议,只是附带了条件:
安排熟悉燕、赵情况的张耳,助你一臂之力吧。
日期:2012-05-05 22:04:35
其实,刘邦是因为放心不下,害怕韩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故让张耳全程监视。
所谓的帮忙,不过是美好的借口罢了。
韩信认为:
心底无私天地宽,我没有反意,哪怕你派出一百个监军放在我身边,我都不会心虚。
只要你不拖我后腿,只要能够杀敌立功,名扬天下,你爱怎么监视我,全都无所谓!
因此,韩信没有拒绝刘邦开出的条件。
日期:2012-05-05 22:12:26
润九月。
韩信以众击寡,加之本军士气高涨,因而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拿下了代地。
刘邦故技重施,再次调走代地的精锐部队,到荥阳前线帮忙抵挡项羽。
项羽太牛,我这点人马,干不过牛高马大的他。
我们是好朋友,你给我助拳,我还能指望谁呀?
何况,你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再也用不着窝那么多人在你身边,那样会造成巨大人力资源浪费的。
我处缺人,让多余的劳动力,来我身边干活吧。
日期:2012-05-05 22:12:54
幸亏韩信和张耳的革命觉悟比较高,即使被上级领导占尽便宜,也二话不说,立马执行命令。
十月。
二人带着刘邦批准留下的数万人马,继续在赵国无怨无悔地开展统一战争。
日期:2012-05-05 22:14:15
这时,陈馀听说劲敌韩信和仇家张耳联手北上,一举拿下了自家门口的挡风玻璃代地。
再不挣扎一把,可就大势全去。
他赶紧集结起二十万大军,堵在井陉口,随时准备拿起刀剑热烈欢迎汉军的大驾光临。
日期:2012-05-05 22:15:02
强敌压境之际,陈馀的部将李左车,认识到:
韩、张乘胜,远离本土,摆明了是来拼命的。
因为,一旦兵败,他们注定会死得很难看,死得找不到掩埋之地,所以不得不拼命向前。
乘胜,加上拼命,其兵锋必定是锐不可挡。
反观我军,众官兵都是本土作战,即使兵败,也容易找到退路和藏身之地,所以无人肯拼命。
拼命,意味着,要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人之常情是,不到万不得已,谁愿这样玩法呀。
珍惜生命者,最怕遇上来玩命的。
所以,我军,最好不要与来犯之敌正面交锋。只有以逸待劳拖垮敌军再交锋,才是最佳的战役策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