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那一段惊弦』解密历史中的孝文大帝!》
第18节作者:
忻尚龙忻某人 李冲道:“是、是、是。人活着本身就是个麻烦,又要吃,又要喝,又要拉,又要撒。他差点帮我把下半辈子活着的麻烦都省了!”
拓跋澄惊愕道:“什么?”
苏一把整件事情叙述了一遍。
拓跋澄听得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李冲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道:“若以后还有张之言这样搭档,求求你莫要再指派给我。生命很美好,我还想多活两年。”
拓跋澄道:“这么说来,你能活着回来实属运气?”
李冲道:“好在我运气一向都不差。”
拓跋澄笑道:“但你还是应该谢谢我!”
李冲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嚷嚷道:“谢你?你给我找的好帮手带着我到鬼门关转了一圈,要不是我急中生智,早就横尸荒野了。你竟然还让我谢你?”
拓跋澄笑道:“若不是我找你去洛阳查案,你就不会再见到苏一姑娘。若不是张之言设下毒计,又怎能显出你们情深义重。不管过程如何,你从洛阳回来后,一根汗毛都没少,还抱得美人归。你说你是不是应该谢谢我?”
李冲道:“为何明明是狗屁不通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好像就会变得有点道理?”
拓跋澄道:“因为我说的确实有道理。”
李冲道:“看来以后宁愿和女人吵架,也不能和你讲道理。”
苏一道:“会和女人吵架的男人,绝不是什么好男人。女人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吵的。”
李冲苦笑道:“你们俩一唱一和,似乎是我占了多大的便宜还无理取闹一样。”
苏一道:“难道不是这样?”
李冲苦笑道:“好吧,我还是应该赶紧吃饭,好堵住自己的嘴,然后美美地睡一觉。”
拓跋澄道:“恐怕你现在还不能睡。”
李冲大声道:“我为何不能睡?我一路上被贴着块狗皮膏药,已经够辛苦了。好不容易回来,你还竟然还不让我休息!”
苏一重重地踩了李冲一脚,李冲疼得连眼泪都出来了。
拓跋澄看着李冲滑稽的表情,不禁笑道:“张之言是不是和你说过一个叫明慧大师的人吗?”
李冲道:“不错。”
拓跋澄道:“那你就更不能睡了。”
李冲道:“为什么?”
拓跋澄道:“因为此人现在就在平城!”
日期:2011-01-06 19:43:41
第六回假意南伐
孝文帝信奉佛教,在平城建了不少佛寺,其中的严华寺最负盛名,寺中有位得道高僧,法号——明慧!
拓跋澄三人此刻已站在明慧大师的禅房里。
苏一适才在院外分明看到屋内有人影晃动,可等他们冲进来时,禅房却空无一人。窗户半开着,外面黑黢黢的一片,隐约可见一条小路。
这条路似是很少有人走,铺垫的石板间隙长满了杂草。小路绵延至寺院深处,在一块石碑前分成两条岔路口。一条路旁有排浅浅的脚印,踩平了几片青苔,显然是刚留下的。拓跋澄正要顺路追赶,却被李冲一把拽住,拉到另一条路上。
拓跋澄驻足提醒道:“脚印在那边!”
李冲拉起拓跋澄一边跑一边道:“我知道。”
拓跋澄道:“那你为何还要往这边走?”
李冲道:“因为那些脚印原本就是留下给你看的。”
拓跋澄道:“你是说这脚印是明慧大师故意留下迷惑我的?”
李冲道:“不错。”
拓跋澄道:“我如果沿着那条路追一定会走错?”
李冲道:“一定会!”
拓跋澄道:“我看未必!”
李冲道:“哦?”
拓跋澄道:“他若想摆脱我们,直接一走了之便是,什么线索都不留岂不更省事?”
李冲道:“雁过留声,没人能做事完全不留痕迹。他生怕自己匆忙中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被我们发现。所以干脆留下一排明显的脚印吸引你的注意力,以此干扰你的判断。”
拓跋澄道:“这都是你的猜测而已!”
李冲道:“不是猜测,你没看出这排脚印很不合常理吗?”
拓跋澄道:“我看不出。”
李冲道:“这些脚印的间隔很近,很明显是慢步行走时留下的。奔跑时健步如飞,脚印的间隔应该很大,绝不是这个样子。他既然想甩掉我们,又怎么会慢条斯理地散步?”
拓跋澄不说话了,因为他已看见一个灰袍僧人背对着他坐在前面。
林语泉幽,周边的树林稀落,泉中映着破碎的月色,灰袍僧人正盘坐在一块石蒲团上打坐,似乎没听到身后有人。
寂静。
日期:2011-01-06 19:55:21
更正时间,一不留神发错,庆祝小说登上天涯聚焦!谢谢各位支持,忻某人今天倍感高兴,发文为谢!
============================================================
无人开口,只听溪水潺潺。
苏一望着僧人的背影,感觉十分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拓跋澄上前道:“打坐的可是明慧大师?”
僧人诵完一段佛经,方放下念珠,缓缓转过来头道:“不知施主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月光照在明慧大师的脸庞,苏一这才看清,吃惊道:“是你!”
明慧大师微笑道:“多年不见,施主尚可安好?”
苏一道:“你就是明慧大师?”
明慧大师道:“正是贫僧。”
苏一道:“当初为何你没把法号告诉我?”
明慧大师笑道:“贫僧又何尝不想告诉施主。李神医刚把我救醒后,我连一句道谢的话都还没有说完,施主你便已匆匆离去了。”
李冲闻言也是惊诧万分,他万没有想到苏一竟会和明慧大师是故交,不禁道:“你们认识?”
明慧大师合掌道:“阿弥陀佛,救命之恩,岂敢相忘。若不是当年这位女施主心存怜悯,贫僧早已命丧黄泉了。”
苏一拉着李冲道:“我们走吧,他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拓跋澄皱眉道:“苏姑娘,就算此人是你的故交,国家大义当前,岂可重小情而舍大义!本王若就此离开,如何向皇上交待?”
苏一道:“你还记得我们从张之言身上搜出的那封信吗?”
李冲道:“当然记得。”
苏一道:“信中有句话叫‘两年后,会于山西’!”
李冲道:“那又如何?”
苏一道:“五年前,有个僧人身患重病,昏倒在我的酒庄前。我看他可怜,又是个出家人,便把他扶了进来。他的病怪异得很,我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说来也巧,当时神医李修恰好在我庄上,幸亏李神医妙手回春,才救得这个僧人的性命。而那僧人便是眼前的这位明慧大师!”
明慧大师道:“李神医悬壶济世,功德无量。救命之恩,贫僧无以为报,只有每日诵经礼佛,为其祈福。”
苏一道:“当时明慧大师实已病入膏肓,虽得李神医妙手续命,可这场大病已掏空了他的身子,折损不少阳寿。李神医问他有多大年纪,他说四十五岁。李神医随后摇了摇头,只说了句‘五十而殁’便走了。”
李冲愣了一会儿,瞧瞧明慧大师,道:“大师五年前就已经四十五岁了,那今年岂不是……”
明慧大师道:“阿弥陀佛,贫僧今年正好五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