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至暗时刻》
第20节

作者: 全贵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照正常的规矩,已经退休的市长,他的画作基本没什么价值。

  可惜余重之万万没有想到,纪委调查他的时候,把那幅国画,按照老市长之前作画的价值来算。
  这位老市长一共画过六幅国画,除了余重之家里的这幅,其余六幅的出售价格都超过五十万。
  纪委这边就把余重之家里的作品估价六十万,并让他解释这幅画的来源。
  本来很容易讲清楚,只要请那位老市长出面作证就好了。

  如此关键的时刻,那位老市长却失联了,根本找不到人。
  袁斌问余重之,为什么那位老市长会到余的家里作画。
  余重之说,他刚调过来的前两年,老市长还没退。
  当时市里举办了一次艺术交流大会,大会的举办方就是教育局。
  会上好几幅作品都出自老市长的笔下。
  余重之本人也对国画感兴趣,在他看来,这位老市长和其他人不同,他的作品的确有些东西,可见平日里没少下功夫。
  余重之带着欣赏的目光逐个看了老市长的作品,这一幕被眼尖的老市长捕捉到,立刻就表示要送余重之一幅自己的作品。

  当时的余重之自然不敢要。
  老市长还没退,这些作品都价值几十万,他如果收了,就是受贿。
  他于是婉拒了老市长的慷慨。
  老市长似乎看出余重之的顾虑,当场答应他,等他退休后,要去余重之府上专门给他画一幅。
  老市长也真是不食言,刚退休没多久,就找上门来履行当初的诺言,在余重之的府上画了这幅画。
  随后没多久,就出现了后面的事。
  余重之的政治嗅觉很敏锐,当纪委查上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是被人算计了。
  纪委切断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用一些非暴力,但异常卑鄙的熬鹰手段妄图逼余重之认罪。
  纪委是有备而来,他们找到余重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收走了他的手机,切断了他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纪委的一些工作人员以为余重之会很快熬不住认罪。
  毕竟这种事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做,很多人根本熬不过两天。

  余重之却熬了整整两周。
  他总算没有白熬,硬是靠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熬来了机会。
  面对袁斌,余重之是第一次把整个案件和盘托出。
  之前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听余重之讲这些事,他讲了也没用。
  听余重之讲完整件事情的经过,袁斌心想,这个案子的关键就是在余重之家里作画的老市长。
  他现在已经知道余重之是被人算计,那么老市长是不是算计的一环?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老市长才能证明余重之是被冤枉的。
  只需要他承认这幅画的来源,立刻就能还余重之的清白。
  但这恰恰就是整件事最难的地方。
  如果老市长是那些陷害余重之的人的同伙,那他就是主动消失,躲起来了。
  假如他并不是有意陷害余重之,只是自己的行为被人利用,那他现在恐怕也凶多吉少,至少被人控制起来了。

  不管哪种局面,都对如今的余重之十分不利。
  这件事简直就像个死局。
  做这件事的难度很大,需要特别信得过的人来帮忙。
  袁斌仔细思考了一下小组里面的几个人。
  陶娜是吕政的人,不可信。
  王大伟和陆景浩看上去就像是酒囊饭袋,一副担不了大事的样子。
  目前看来只有林木可用,而且看起来能力很强,又是副科级干部,人脉也广。
  他于是分配给林木一个重要的工作,去调查老市长失联前的行踪。
  这需要警方的配合,不过市纪委查案,警方本来就是协助单位。
  袁斌也侧面问过警局,关于老市长失联的事情。
  警方给出的说法是,没有接到家属报案,所以不予立案调查。

  家属没有立案,说明他们对于老市长的失联,是接受的。
  袁斌感觉,这件事或许他能想到的最坏结果。
  老市长也是算计余重之的一份子。
  对余重之的算计,恐怕当他承诺要在退休之日给余重之画一幅画的时候,就开始了。
  古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些在位的大领导,肚子里能不能乘船不知道,能装下一个黑洞倒是真的。
  他们一旦算计起人来,能算计到人的骨头里。
  袁斌这样想并非是消极。

  他觉得老市长被威胁失踪的可能性很小。
  能做到市长的位置,背后的人脉资源必定不一般。
  老市长即便退了,那些被他提拔起来的人,一部分在他退休后,也是他的可用资源。
  想让这样一个人失踪,谈何容易?
  袁斌随即又给王大伟和陆景浩安排了工作,让他们俩调查一下老市长退休后的社交圈子。
  这个工作听似复杂,实则相对比较容易。
  老市长退休,活动圈子相对简单。
  他们不会像大部分人那样去跳广场舞,和一些人约着去旅游,就连退休人员的活动场所,他们也有专门的地方。
  有些人在位的时候,群众很难接触到他们,他们退休了也同样如此。
  王大伟对袁斌交待的工作意见很大。
  他怕被遣回去,虽然明面上不敢和袁斌硬刚,私底下和陆景浩抱怨。
  “这个袁斌,在自己的原单位也没有级别,据说还是停职的职工,跑到纪委来耍威风了。”
  陆景浩回的话还算公道:“也不能这么说,这个组长也是人家考试考出来的。”
  王大伟听完一脸的不屑:“光会考试有什么用?哪个大官是刷题刷出来的?他在原单位没有任何级别,说明他也没什么门子,否则到他这个岁数也该提干了。”
  陆景浩却说:“也不能说没关系,你没听说么,他好像是新来的纪委书记直接从教育局抽调的。”

  王大伟仍是不屑:“那都是传说,原来听说只从别的单位抽调三十人,后来又多出来一人,有人就造谣说是林书记特意又从教育局抽调一个人。林书记是省里下来的,能认识他一个基层被停职的员工?”
  陆景浩比王大伟谨慎,想了一下说:“抽调他的时候,原本定的三十人已经招满了,没有点门子,应该也不会被抽调过来。”
  王大伟却不屑一顾:“那也未必,上面也需要脑子一根筋,只知道干活的傻子。别的不说,咱就说这次的案子,脑子正常的,谁会接余重之的案子?”
  陆景浩眼睛一转,问:“余重之的案子怎么了?因为他是领导么?”
  王大伟呵呵一笑,一副知道内幕的表情。

  他告诉陆景浩:“我听说,上面是有意要收拾余重之。”
  陆景浩一脸的吃惊:“为什么?”
  “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这都是听说。可能得罪人了呗。而且我听说,余重之也是从外地调过来的。咱们这的官可不好当,没有两把刷子,最后就会落得像余重之一样。”
  陆景浩没听过这些事,此时一脸的吃惊。
  王大伟继续说道:“所以我说,这个袁斌就是个傻子,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他以为自己考试考得好就牛了,混了个组长,王少雷就是拿他当炮灰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