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深处的秘密》
第47节

作者: 懂鬼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
  我无双亲,自幼跟着二叔,也就是入这一行的命!
  更重要的是,也就是我的行业经历,让我有了一段比任何人都更加精彩的人生……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二叔在把柏木推倒大概一米深处,实在够不着后,再换着推旁边的另外一根。
  这两条柏木的空间,刚好可以容下一个人钻进去。
  别看我二叔平时吃喝嫖赌抽,尤其是嫖,一个星期不去两次比戒烟的瘾都大,但体力和耐力却很好。
  不停的反复折腾了十几分钟后。
  中间也没有再出现任何意外,‘井’字中间的那两根柏木,终于顺利的完全推下了墓墙,留下了一个三米多宽的长方形洞。
  我和孙反帝看着眼前被二叔推开的洞,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孙反帝这货甚至激动的眼眶都湿了,貌似感觉有点丢人,就又给强行憋了回去。
  “外面是回廊,赶快爬过来!”

  二叔在推掉两根柏木后,已经顺便先爬到了对面。
  我给孙反帝使了个眼神,让他先爬过去。
  等孙反帝爬过去,我才一手拿着火把,为了防止蜈蚣在后面咬屁股,一点点的从洞里退过去。
  好在是这个洞并不是很高,否则的话有这些虎视眈眈的蜈蚣在后面跟着,那负责垫后的就只能把火把夹在屁股里了……
  顺利爬到对面后,孙反帝在洞口拿着火把守着,防止蜈蚣跟过来。
  我和二叔再合力把两根柏木重新塞回去。
  这每根长三米多的柏木,最少都有接近三百斤重,我和二叔合力抬起来都很费劲儿。
  看来当时的古人确实要比现在的人力气大些,毕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古人,一生都在干苦力活儿。
  重新将两根柏木塞回去后,只听墓墙内传来‘咔’的一声响。
  这应该是触动了里面的联动机关,又把我之前按下去的那一段木头重新顶了回去,恢复了原样。
  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我们费劲找了大半天。
  但人都已经过来了,这些也都无关紧要了。
  剩下的有机会就留给他们考古队来研究吧……
  安全落地后,周围也没了蜈蚣的威胁,我们瞬间感觉就像是从魔窟里逃出来,浑身轻松的喘着大气儿。
  但当下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

  因为我们现在只是到了中回廊。
  还要再穿过面前的这堵墓墙,才能到外回廊。
  也就是我们第一次淘陪葬品,我还遇到了‘鬼遮眼’的那个地方。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前这堵墓墙也有着刚才类似的机关暗记。

  只要我们如法炮制的再重新来一遍,就能彻底的出去了。
  可面前的这堵墓墙是用柏木整齐的一层层垒叠的,而不是刚才那种用纵横交错的方式垒叠的。
  这也就不可能存在类似刚才的机关暗记。
  正当我和二叔为此感到诧异时,孙反帝拿着手电筒朝四周照了照,又在不远处的地面上,发现了一个四五十公分直径的地洞!
  显然,外回廊的墓墙无法做机关暗记,造墓者就用了‘鹞子翻身’,从外面挖了个地洞进来的。
  而我们当时在外回廊淘陪葬品的时候,因为淤泥太多,所以并没有留意到下面还有地洞。
  至于为什么整座汉墓规模这么大,造墓者偏偏要在东南角的这个位置打盗洞,显然是造墓者非常熟悉这座汉墓的地下基层情况,而特意选的一条最合适的地洞路线。
  “姜老板,怎么说?”
  孙反帝拿着手电筒,朝着地洞里照了照。
  我也跟着探头往里看了看。
  只见这个盗洞打的很斜,但反常是,并不是朝着正前方外回廊斜过去的,而是朝着左手边的方向斜过去的。
  我首先想到的是,可能下面遇到了岩石,所以绕了道。
  二叔眉头一扬:“还能怎么说,这不就是给我们准备好的,现成的吗?那个造墓者能从这洞里爬进来,把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我们肯定也能从这里过去啊!”
  孙反帝听着感觉很有道理的点了点头。

  而我却看着这个向左倾斜的地洞,心里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但至于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来。
  不过这也不排除,是我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过于谨慎了。
  二叔熄灭了火把,又调整了一下头灯,把铁铲拧掉了一节:“我先下去,你们在后面跟上,这条地洞是通向隔壁外回廊的,应该不深也没多长!”

  说罢,二叔就头朝下钻进了地洞里。
  我还看着二叔特意提醒了一句:“叔,小心点啊……”
  “你们在后面跟着,顾好自己就行了!”
  二叔随口应了一声。
  等二叔的整个身子完全钻进去后,孙反帝立马也跟上,还是我跟着垫后。

  这个地洞要比之前那个火洞子窄的多,几乎只能勉强刚好钻下一个人,要是吃的稍微胖点,再挺个大肚腩的话,可能都钻不进来。
  这也更加印证了,这就是一个‘独狼’打出来的盗洞,为了节省最少的体力和时间,才会把洞打的这么小。
  就连我这个小个子,双臂都伸不开,只能勉强把双臂压在胸脯下,一点点的用胳膊肘配合扭动着大胯,蹬着双腿,慢慢的往前爬。
  虽然说把盗洞打小点,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体力,但有利也有弊,洞打的太小,会严重影响到空气流通,尤其是又小又深的地洞。
  最专业的土工,都会把盗洞打的口窄内宽,就像是一个艺术品。

  当然了,像造墓者这种对古墓地形极为熟悉的,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
  只要盗洞打的顺畅,憋着一口气都能爬到底儿。
  而我们为了避免缺氧的风险,自然是爬的越快越好。
  不仅爬得快,呼吸也要尽可能的调整好。
  这些都是‘工作经验’。
  然而,就在我们尽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在洞里爬了几分钟后,我心里那种说不上来的不对劲儿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终于还是忍不住冲着前面的二叔喊了一声:“叔,是不是……”

  也就是我刚开口,话还没说一半,前面的二叔突然停了下来,从怀里掏出风水罗盘,低头用安全帽上的头灯照了照:“不对!方向不对!这不是往外回廊的方向!”
  看来二叔也察觉到了,这个地洞的方向不对!
  之前我以为这个洞往左倾斜,是为了绕开岩石。
  但这也绕的太远了吧?
  难道我们搞错了?
  这条盗洞不是通向隔壁外回廊的?
  这时被夹在中间的孙反帝听二叔这么一说,也才后知后觉的惊啊了一声,又猜测道:“会不会是为了避开岩石,所以绕了一下?”
  二叔“嗯”一声:“可能性很大!外回廊没有任何破坏的痕迹,也只有从这里爬过去!”
  可我却带着不同意见的插了一句:“造墓者肯定对这座墓的情况很熟悉,而且还是一个人,为了省时省力才把地洞打的这么窄,既然这样又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位置,绕了这么远呢?”

  孙反帝夹在中间,立马说道:“那肯定是下面的砂土层太复杂,只能这么绕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