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的外中内三层坚固防守下,民盗又是怎么能把里面的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
技术!
我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范畴,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技术!
这个把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同行,是个绝顶的盗墓高手!
古代,尤其是在古代,造墓的技术堪称一绝,但盗墓技术更是魔高一丈,绝顶的盗墓高手不胜其数。
甚至现在的一些盗墓技术,还都是当做一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一代代传下来的。
不过随着对于盗墓的打击越来越严厉,这门古老的技艺真正传到至今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想到这儿,我问二叔:“叔,你说会不会有种手艺,不用暴力开凿,就能穿过这黄肠题凑的三道回廊?”
“不可能!”
二叔听我这么一问,直接就摇了摇头。
不过二叔好像又看出了我真正想要问的是什么,他又眯了眯眼,重新改了语气,说道:“除了用鹞子翻身之外,至少我是没听过,还能有什么手艺,在不用暴力的情况下穿过这黄肠题凑的三道回廊……”
“鹞子翻身肯定也是不可能的,这下面也没有被打洞的痕迹……”
我听后点了点头,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或者说全都在预料之内。
因为二叔是半路出家入行的,这还是我跟他第一次干。
即便二叔好像关于古墓的事情懂得很多,但半路出家总归是半路出家,关于牛逼的盗墓技术,不知道和没听说过,自然也是正常的。
毕竟即便是真的有这种技术存在,那肯定也是不外传的。
要是二叔真的知道,那他也就成了盗墓高手了……
“不过……”
正当我再准备试图往别的思路想想时,二叔突然又来了个断句。
“不过什么?”
我眉头一挑,诧异的看着二叔问道。
刚说过二叔要是真的知道,他也是盗墓高手了,这怎么又来了一个‘不过’,瞬间吊起了我好奇。
“不过我听说过一种……诡盗暗记!”
二叔再次将手电筒照在了柏木垒叠的墓墙上。
“什么是诡盗暗记?”
旁边的孙反帝也立马跟着瞪大眼睛,好奇而又激动的追问一句:“我说你们叔侄俩怎么都是一个性格的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能不大喘气,卖关子吗?”
不仅是孙反帝,我听着‘诡盗暗记’这四个字,也是又好奇,又心急。
但我憋在心里没追问,就等着二叔继续细说。
二叔继续瞪大眼睛看着眼前柏木垒叠的,认真的说道:“自古以来,都是人的贪欲最为险恶,造墓者也免不了这个俗,会有监守自盗的情况,利用职务之便,在造墓的时候偷偷的在古墓里留下暗记,等到墓冢封土,再折返回来盗掘!”
“这在盗墓行当里,就叫诡盗!”
一听二叔的这个解释,我瞬间秒懂了这话的意思。
不留痕迹的穿透黄肠题凑三层回廊的绝顶盗墓手艺不存在。
但是造墓者监守自盗,在造墓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偷偷的留下暗记,方便回来盗掘,这个可能性是绝对有的。
还有的造墓者会记下墓冢的详细构造图,甚至是陪葬品清单,来方便日后回来盗掘。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古代皇陵在建造好之后,要让所有参与造墓的工人集体陪葬,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会把墓冢的秘密泄露出去。
我们越想,就越感觉这个可能性极大!
这个把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盗墓贼,不是什么绝顶的盗墓高手,而是造墓者!
造墓者对古墓的杀伤力,那可绝对要比盗墓高手厉害的多。
至于为什么最后这名造墓者没能把银缕玉衣带出去,而是留在了外回廊,我们也没时间去想这些。
当下最紧急的是要找到造墓者留下的暗记。
但是怎么找?
造墓者在这座墓做了什么暗记,又把暗记留在了哪里?
并且既然是暗记,又怎么可能会被我们轻易找出来?
我看二叔一直都在用手电筒配合着安全帽的头灯,不停的照着正前方的墓墙,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我心里也猜出了二叔关于寻找暗记的方向。
“眼前的这堵墓墙不是用柏木一层层垒叠起来的,而是纵横交错相互叠压的,很有可能存在没有被叠压的木头,就是造墓者做的暗记,可以将木头抽出来,通向外回廊!赶快找!”
二叔冲着我和孙反帝大声喊道。
我心里猜的,也真是如此!
整面墙有六七米长,纵横交错相互叠压了好几百根柏木,就像是垒起来的积木,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像俄罗斯方块,又横着堆的,还有根部朝外的。
这也正好给造墓者留下了在上面做手脚留暗记的机会,只要有一个位置没有相互受力叠压住,那肯定就是松动的。
如果不往这方面想,单凭肉眼根本就看不出来。
即便是我们想到了这点,可是想要在这几百根纵横交错的柏木中找到没有受力的暗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这需要观察每根柏木的垒叠规律,才能计算出有哪个位置没有受到叠压!
另外再加上墓墙上爬着很多巨型蜈蚣,这不仅是提高了寻找的难度,还在心里带来一种非常大的压力。
没过一会儿孙反帝就揉了揉眼,咧嘴哭丧道:“不行啊,我看每根木头都是压着的,根本找不到任何规律啊!实在不行一根根推着试呢?”
“嬲你娘的,静下心仔细找,这么多根木头,上面还爬着蜈蚣,一根根的要试到什么时候!”
二叔盯着眼前的墓墙,咬牙骂了一句。
这时我也提了个建议:“既然是造墓者特意留下的暗记,那肯定不会太高,要不然往上爬费劲儿,也不会太低,要不然弯着腰把木头推出去费劲儿!应该是方便发力把木头推出去,还方便直接钻过去的高度!”
说着话,我把自己幻想成当初的造墓者,尝试着比了一个最方便发力推木头的高度:“大概在我的胸口……”
“胸口个屁啊!”
我话都还没说完,孙反帝突然把我的话给打断:“你才多高?当初的造墓者也是未成年?那肯定要比你高啊!”
这么一想也是啊,我才勉强一米六,成年人都会比我高一点。
二叔感觉我的提议很有道理,他也跟着比划了一下,说道:“主要往大概一米四左右的高度找!”
这么一来,我们就很大程度的缩小了搜索范围。
在按照大概一米四的高度,仔细的找了十几分钟后,眼看着火把的火苗开始逐渐减弱,我又赶紧脱掉了毛衣。
此时我的棉衣外套和一件毛衣全都搭上了,身上就只剩下了一件比较单薄的毛衣,而且还是大领口的那种,只感觉呼呼的往身上灌凉气,冻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虽然说也能坚持,可要是把全身的衣服都脱了,再在找不到暗记的话,没了火把驱赶墓墙上的蜈蚣,那接下来可就更难了。
但是在墓墙上寻找暗记需要脑力,我尽可能的抛开这些后怕、担心和杂念,继续瞪大眼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把搜索的目光放在墓墙上,甚至仔细到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