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三十三天(直播本人失业再就业全过程)》
第15节作者:
短发老鼠 日期:2012-04-28 12:07:48
第二十三天
又是一个周末,离职手续要等到周一才能办理,我不清楚未来迎接自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挑战。
昨天一位之前的好友找我帮忙,帮着写一份演讲稿。我现在不确定这个人算不算是朋友,真的不能确定,就是失业第一天我记录的之前答应会帮我买基金,最后一天突然变卦的那位。我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她会变,让我奇怪的是她也从未解释过。
我没完全的放弃这个朋友的原因是因为她从未解释过最后不帮我的原因,而我又是个比较理智的人,越是不说我越是觉得可能是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不能因为这个舍弃一个朋友。我不是那种不帮我我就会记恨人的人,帮的是人情,不帮是本分。当时的那种情况,如果真的是见死不救,这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而如果真的是有某些方面的困难,只要说了我就会信,依然是朋友。但是像这种越是不说,我越是想知道。
约好了中午在某广场见面。我是带着好奇心去的,虽然认识了好久也算熟悉,但是我觉得依然不够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
见面之后没有任何的尴尬和拘谨,还是像往常一样,好像我失业的事完全与她无关一样,也许真的就是与人家无关。中午简单的吃了点东西,然后就开始研究演讲稿的事。这是一份我比较讨厌的演讲稿,除了喊口号和歌功颂德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对于我这样性格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她讲了一些她具体的工作经历和工作职责,然后又介绍了下行业背景和公司状况,然后就让我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开始着手。说实话,如果不是我最近诸多烦事缠身,非要弄一篇逆袭的演讲稿出来,就像我年初创作的那份年会小品一样,但是如今真的是没有情绪和心情去做那些事了。
我喜欢逆袭,但也只能勉强算个初级玩家而已,逆袭分几个层级:初级是可以让所有人都能看懂明白的,中级是可以让那些智商差不多的人寻思一会儿才能弄明白的,高级是只做给那些高智商的人看的,而在其他人看来会觉得行为很无厘头,那些智力平平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想不明白。
对于假大空的厌恶是从小开始的,从每周的升旗仪式到班会的发言,二十几年学下来一共也没听过几句真话,工作了还是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不但要说还要说的有水平有气势,个人觉得越是这样,讽刺的意味就越浓。
可是演讲稿还是要完成的,说实话,写这样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优势,要激情没激情,要气势没气势,自己看起来都十分的苍白,我玩笑说,其实我每次写东西都是需要枪手的,而今天的枪手没被我带来。
最后好歹算是写完了,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关于生活,关于未来,她一直都没去解释为什么最后见死不救,而是一直强调那份工作不适合我,我可以找到更好的更有发展的之类。她的工作不错,最近又是加薪又是升职,相比之下,我的惨烈显露无疑。
之后打了一会儿保龄,我最近心里很乱,没办法像从前那样开心起来,她多少也受了我的影响,感觉也稍微有点压抑。不过多少还是感受到了朋友的那份关心,我依然不觉得她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
朋友继续,这是个比我还要有个性的人,或许我一直都没有学会过去记恨谁。。。。。。。。。
日期:2012-04-29 15:49:58
第二十四天
又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周末,我的三十三天的记录仿佛是为了录东北某城市的冬天至夏天的整个过度,希望我的生活能像这样的季节,迅速度过冬季。
不知道今天该记录些什么,因为我一整天都躲在屋子里看书,看了一整天关于资本运作的某派系的诞生与瓦解,感叹人生如梦。
昨天写了份演讲稿,好多内容是结合着我这个朋友自己的发展并对照着行业发展写的,今天,试着写一点关于我和我身边的事情结合着社会发展的东西吧。
我第一次接触到股票的时候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大约94、95年前后吧,父亲因为短时间内无事可做,就做了短时间的职业股民。当时电脑还是奢侈品,小道消息满天飞,股市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不过当时的时期非常尴尬,有人确实经历过投机发家致富的阶段,对于相对落后的东北来说,等我们听说的时候,或许已经是过去时了,进入股市的父亲买了些关于股票分析的书,而我也从那时候开始研究报纸某上一段时间的K线走势,电脑那个时候是绝对的奢侈品。
我那个时候上小学,父亲是个喜怒易形于色的人,我总是通过他的神色判断一段时期的战果如何。那个时候我的学习压力不大,尽管还在学着奥数和其它几类的素质提高班,不过还是会抽空的研究下K线图,找找其中的规律或者翻阅父亲那几本关于技术分析的书籍。慢慢懂得了股票价格如何产生,包括内盘外盘的一些概念,也简单的懂了些技术指标和方法。
那个时候有线电视开始普及,关于股票题材的电视节目也逐渐多起来,记得当时有个潘虹演的电影,是叫《股疯》还是什么记不太清了,还有个大陆的电视剧,具体名字也记不清了,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天生具备操盘手天赋的事。当然那个时候最爱看的还是《大时代》,几乎每次放假都会看一遍。说实话,即使是现在经历了这个行业的一些事情之后,依然觉得《大时代》是最真实的,最接近现实的资本市场的,包括贪婪,包括谎言,包括那些政府的非政府行为,也包括那些为了钱的不择手段。我一直认为我会成为方展博那样的人,我总是想让自己身上具备某种天赋,可是当我长大了之后发现,或许我真的没有任何的机会去接触电视剧里涉及到的那个层面的东西,但是至少我知道,人的本性到底有多可怕,没人有能力去扭转或者改变这个市场。
当我真正的参加从业资格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就慢慢的明白了理想终究是理想,电视剧的内容在接近现实,也无法完全去接近现实,比如像方展博的人,或许这个行业里不会存在,在资本市场中,没有完全的好人和坏人,只有成功了和失败了的人。评判的角度跟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的完全不一样,那又是不是我们真的被老师骗了呢,那又是谁让老师这么去欺骗我们的呢?这么骗我们他们又有何目的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做分析师会比客户经理好很多,但是在我看来,本质区别不大,当大家还紧盯着二级市场的买卖,判断股票的涨跌的时候,那些真正幕后的大手几乎可以掌控一切。咱们会觉得如果哪个股票涨了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都是自己如何高明的判断,但是真正那些可以操控股价的人又会赚到多少,相比之下,自己如此渺小。而那些我们所谓的游资或者庄赚的真的是最多的吗?其实也不是,后面那些玩资本运作的,钱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了。而在他们之上的阶层又会有什么呢?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真相。
最近有朋友说,我总是想的太多,所以我生活的非常痛苦,大家盯着自己的工资单的时候我在想十年前的麻辣烫和现在的区别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价格翻了几倍;大家忙着赚钱娶媳妇养孩子的时候,我在想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如何能够彻底融合,如何避免高离婚率和婚外情的发生。。。。。。。。。。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极了《搏击俱乐部里》的那个精神完全分裂的人,身体里的两个我,欲望和理智一直在斗争,双方打得鼻青脸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