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建议他保留自己的法典,庇西特拉图同意了,他还保留了梭伦创立的一切政府机构,在他的统治下,公民大会照常议事,所有公职包括执政官的选举照常进行[只不过这种选举已经流于形式了,当选的人其实并没有实权,执政官的称号这时更像是一种荣誉头衔。]。但不同的是,现在雅典全部的政府机构和法律之上盘踞着一个权力无边的僭主,他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庇西特拉图和一般的希腊僭主一样,为了避免引起被统治者的反感不称王。在表面上他十分尊重“宪政”,当有人控告他犯了杀人罪时,庇西特拉图亲自前往法庭为自己做无罪辩护,而控告他的人反而因为心虚不敢露面了。他给雅典贫民减税,并征收农产品二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来给新获得土地的小农贷款,防止他们落入高利贷的陷阱。为了使庄稼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到城里打官司,庇西特拉图还组织“巡回审判团”到雅典乡村去处理诉讼事务。
在庇西特拉图长达20年的第三次僭主统治之下,雅典的橄榄树[ 橄榄树可以在希腊贫瘠的土地上长得很好,但要种植5年才能收获,再过五年才能进入丰产期,如果政局不稳的话,农民更倾向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普遍成长起来了,雅典人靠出口橄榄油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其陶器也开始和科林斯分庭抗礼,占据了国外市场。在对外战争方面,庇西特拉图从米提列奈人手里夺取了小亚细亚西北部黑海入口处的息基昂,借以保证雅典的海外贸易路线。在城市建设方面,庇西特拉图靠建设输水管道改善了雅典的供水状况。在文化艺术方面,庇西特拉图模仿奥林匹克运动会创立了泛雅典娜节,在泛雅典娜节上雅典人举行自己的体育运动会和诗歌朗诵比赛。值得一提的是,庇西特拉图还出资请文人墨客第一次把荷马史诗整理成文,在此之前荷马史诗一直是靠游吟诗人背诵流传的口头文学,虽然不少人怀疑庇西特拉图在组织整理荷马史诗时加上了不少歌颂雅典英雄忒修斯和雅典人在特洛伊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内容[ 陈中梅《奥德赛》译本序言]。
在政治上,世袭贵族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工商业者和农民则站了起来。就连一贯看不上僭主政治的亚里士多德都不得不表示:“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时期对雅典来说就好像是黄金时代一样。”
日期:2012-04-28 17:14:18
如此看来,僭主政治似乎还比民主政治要优越得多,既然如此,为什么希腊的先贤们还对僭主制度如此反感呢?事实上,僭主和他手下的官僚集团由于掌控了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力,往往可以靠权力来获取各种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且绝大多数都乐意那么做,能够抵抗绝对权力诱惑的人实际上少之又少,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其实只不过是十分罕见的特例而已。对利益的攫取最终将导致整个官僚机构的行为作风日渐腐化,而这种腐化几乎是不可逆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叫“天才的暴君往往由无赖继承,这是千古不易的定律”,僭主政治从短期来看可能确实能取得一些民主政治所无法取得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却往往是富不过三代、甚至是富不过一代,最后政局总会演变成统治集团对被统治者单方面的掠夺战,继而引发社会动荡、官逼民反。破坏要比建设容易得多,一个昏君对国家所产生的破坏力,往往超过十个明君对国家所能做出的贡献。
这个爱因斯坦口中“千古不易的定律”在雅典也得到了印证。庇西特拉图死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西庇亚斯和西帕尔科斯,而弟弟西帕尔科斯后来卷进了一场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当时雅典有一对名为哈尔摩狄奥斯和阿里斯托革顿的男同性恋,西帕尔科斯也是个男同,并且深深地爱慕着哈尔摩狄奥斯,无奈几次表白都被发了好人卡。西帕尔科斯恼怒之下,决定用手中的权力对哈尔摩狄奥斯施行报复,他先假意邀请哈尔摩狄奥斯的妹妹在泛雅典娜节上担任献花少女,然后却在节日当天当众宣布哈尔摩狄奥斯的妹妹不是处丨女丨,剥夺了她的献花资格,并把她赶出了会场[ 说真的,这招挺下流的。]。这等于是在全体雅典人面前公开羞辱了哈尔摩狄奥斯。哈尔摩狄奥斯岂能忍得下这口气,他当即找到情人阿里斯托革顿,决心把西庇亚斯和西帕尔科斯这对僭主兄弟统统收拾掉。俩人和一群密谋者计划趁节日游行时刺杀西帕尔科斯和希庇亚斯,推翻雅典的僭主统治。
然而到了计划的当天,他们发现自己的一名同谋者居然在和有卫兵保护的西庇亚斯进行亲切友好的会晤。因为担心被出卖俩人只好提前行动,在大街上用匕首捅死了毫无防备的西帕尔科斯。成功杀死西帕尔科斯后,哈尔摩狄奥斯很快就被赶来的卫兵所杀,而阿里斯托革顿则成功地混入人群逃走。然而不久他也被卫兵擒获,受尽西庇亚斯的折磨后被处死。
此事发生后,幸存的西庇亚斯性情大变,成了一个受迫害妄想狂,总觉得雅典人没事就想和自己作对。于是他开始了大范围的清洗、残酷地迫害自己的政敌,甚至禁止雅典人拥有任何武器。西庇亚斯对待异己毫不手软,全无其父当年容忍梭伦在广场上频频发表反政府演说的气度,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暴君。
不惜自我牺牲反抗僭主的哈尔摩狄奥斯和阿里斯托革顿则成了民主精神的象征,雅典人在西庇亚斯倒台后为那对同性恋情侣树立了雕像,封他们为“tyrannicides”(刺杀僭主者),这是希腊有记载的第一次在广场上为凡人树立雕像。诗人创作了大量歌颂他们的诗篇,每年雅典有特定的节日纪念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后人一直得到雅典政府的优待。直到古罗马时期,他们的雕像仍被广泛地复制。公元前480年希腊和波斯开战期间,雅典曾被战略性弃守,导致雕像被薛西斯当作战利品掠走[ 后来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首都苏撒夺回,并送还雅典],但雅典人收复故土之后立刻又给哈尔摩狄奥斯和阿里斯托革顿重塑了一座雕像。这两个不满僭主统治而奋起反抗(尽管只是为了报私仇)的人被当做英雄看待,后世的人往往也会拿他们的称号往自己脸上贴金,比如刺杀凯撒的布鲁图等罗马贵族也自称“刺杀僭主者”。美国国父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同样给予了这对基友极高的评价,他的座右铭就是“Rebellion to Tyrants is Obedience to God”(反抗僭主是对神的服从)。富兰克林的私人印章上就刻着这句话,他甚至一度建议把这句话刻到美国国徽上去。
本来西庇亚斯还有机会对雅典造成更大的破坏,但当年被他爹流放出去的政敌们看准了这个人心思变的时机,利用斯巴达人又杀了回来。公元前510年,被放逐的阿克美浓达氏族试图用武力打回雅典,但失败了。于是他们就想借助斯巴达人的力量把西庇亚斯逐出雅典。美伽克列斯的儿子克莱斯铁涅斯用重金贿赂了德尔菲神谕宣誓所的女祭司,要求她利用一切斯巴达人请示神谕的机会告诉他们要推翻西庇亚斯的统治,用武力解放雅典。虽然斯巴达人和西庇亚斯的关系还不错,但在那个迷信神灵的年代,考虑到“神的意志”不可违抗,斯巴达人最终还是派出了他们的军队。
对此西庇亚斯也高筑墙广积粮,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他还向盟友帖撒里亚人求助,帖撒里亚国王亲率一千名骑兵驰援雅典。最终西庇亚斯和帖撒里亚的联军打退了斯巴达人的第一波进攻,甚至还杀死了斯巴达人的统帅,搞得斯巴达国王克列欧美涅斯不得不亲自上阵。本来斯巴达人见雅典久攻不下,已经心生退意,谁知西庇亚斯为了做好“两手准备”,在一天夜里试图把自己的儿子偷偷运出雅典,结果这下多此一举,被斯巴达人逮了个正着。为了救自己儿子的命,西庇亚斯无奈之下只得向斯巴达投降,和家人离开了雅典,而雅典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僭主统治也暂时告一段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