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还是只会一样事情好(十份职业经历)》
第46节

作者: 我来听你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放正式来工作以后,又叫来了两个同学,那时候的我们多么快乐,号称西美帮,每天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希望。
  日期:2007-8-31 0:58:34
  放他们自从来了公司以后,对工作是异常上心,没有一天不主动加班的。其实不止是他,我们每个员工又何尝不是一样。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老胡又给我们描述得非常美好,大家怎么能不拼了全力去做。
  老胡那时候每天中午变着花样带我们吃好吃的,有时候晚上还带我们去泡吧。去三里屯听音乐什么的。我呢,刚搬了家,从老胡给我安排的集体宿舍里搬了出来,在西坝河三环边上跟人合租了一个两居室里的小间,家具什么都齐。租房给我的是二房东,租金是九百块一个月。说是两居室,其实是一室一厅改的,我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一个柜子。屋子里有一台非常老的电视,能将就着看看节目,不过还好有宽带,装上我从学校带来的心爱的小电,每天上网看电影也不觉得寂寞。

  我的二房东是个甘肃人,说话也是西北人的味道,跟陕西人差不多。 她说租房给我最大原因就是我是西北人。她29岁,来北京很多年了,做销售的。长得不是很漂亮,家是农村的,没有男朋友也没有结婚。
  我没有跟人合租的经验,总觉得应该跟学校差不多,大家都会好相处,所以非常高兴。很满意的就搬了进来。
  顺便一提,我旁边的小区是北京的英特公寓,据说那时候章子怡就住这里。
  日期:2007-8-31 1:05:12
  这几天更新的又少又慢,真是抱歉了。我们的公司所有手续刚刚办完,内测也即将开始了。这段时间忙得不得了,加上中间我还回西安了一个星期。
  当初我写的时候,计算自己的职业大概是十份,然后写的过程中我又陆续作了两份工作,所以我在写的时候就把做的时间比较短和比较不那么深刻的工作合起来写了,加上后面两份职业刚好又是十个。

  写文章的时候心情郁闷,面临崩溃,这里,让我疏解了好多压力,我很感谢大家。现在我的生活虽然紧张但是很充实很幸福很快乐。
  第十份职业应该就是我们这段时间的创业经历了,结果怎么样还都没出来,所以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会重开一个关于创业经历的帖子在写完这九分职业以后。不过大家到时候不必麻烦着去找我的新帖子,因为这个帖子也会同步贴上新内容的,虽然可能慢了些,不过请不要担心。
  很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我无聊的时候曾经去百度搜过自己,发现很多地方转载了这篇文章,也看到了某些朋友根据这篇文章写的读后感,我非常感动,谢谢大家,要知道我只不过是个在平凡不过的小女孩罢了。谢谢你们如此关心和爱护我,我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学习的。固执和自负并非是一个好性格,我吃亏也吃亏在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很好。祝你们平安,幸福。

  日期:2007-9-6 1:23:07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拿到了在这里的第一份工资,因为我只来了二十多天,所以我拿到了两千五百块钱。凑齐我从家里带来的钱,我交了三个月的房租和押金。房间虽然小,但是只要可以上网我就很满足了,有时候我也看看电视,我很喜欢看北京的卡通台和北京生活台。有时候我就开着电视写写东西,聊聊天,看看帖子。闲暇时,我非常的想念西安想念我的家。我的家人也同样想念我,妈妈为了经常跟我交流,已经快五十的人,却学会了聊qq,通过网络跟我交流。我为了让家人知道我每天的生活,从不喜欢写日记的我开了qq空间,坚持每天无论如何都会写点儿什么上去,妈妈也会每天固定来看我的文章,到一个星期了就把我的文章用优盘铐回去给爸爸和爷爷奶奶看,然后周末我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家人就会告诉我它们的感想。

  我住的地方到公司的路中间有一个陕西菜馆,我只去吃过一次,当然是又贵又不好吃,不过我却吃得很开心。相信每个离开家乡的朋友都会有这种感觉,在异地他乡吃到家乡的味道不管做得怎么样,都会觉得万分亲切。
  这里插播个我在北京闹得小笑话。有一个周末我闲得没事儿跑到长安街去逛,从东单往西单慢慢溜达。一路走一路看,就觉着这紫禁城的宫墙真漂亮啊,红墙黄瓦的还趁着很多绿树。真是个闲逛的好去处,路上人还不多。走到一个漂亮的宫门前面,更加是古香古色的建筑格局,颇有艺术感染力,对我这个从小热爱艺术的孩子具有无限吸引力。我边停下仔细打量。我心里琢磨,这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偏门,要不就是公园的门什么的。顺便说一下,我是大近视,除了上网看电视的时候会戴上眼镜以外,其他时候都是活在一片模糊中的。我很享受这种状态。

  宫门口有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把门,我心想,这博物馆不愧是国家级的啊,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口也就站个懒洋洋的门卫。在仔细一打量,两边还有文革时期风格的标语,也不知道谁给涂上的,一边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另外一边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门里面的影壁上是“为人民服务”。那几个字写得真好,我抬头一看,门上一块大匾,上写三个大字“新华门”。

  嗯,反正我这次来北京还没去什么地方转,不如就进去看看。于是我就开始寻找售票窗口,我在门口徘徊了好久,怎么都没找到在那儿买票,心想干脆去问问得了。我就直接往门里走,前面说了我是大近视眼,所以当我看清解放军叔叔那简直要吃人的眼神的时候可想而知我是离了多近。说实话,看到那眼神我有些胆怯了。毕竟咱是个外地来的小姑娘,那会儿也五点多了,估计是不是已经关门了,人家不让进才拿眼睛瞪咱。

  算了,不进就不进了,天儿也不早了,该回去了。
  周一上班,无意中问他们,问他们这地方是不是博物馆的偏门,高的几个同事劝都瞪大眼睛看着我,然后钦佩地说,也就是你啊,牛B啊。我还纳闷呢,这又什么呀。他们说你真是运气太好了,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政治中心,中南海阿。我自己也惊了,我说不是吧,我差点儿闯了中南海。
  我在网上把我光荣的事迹告诉了几个北京的朋友,他们说你知不知道你在那儿徘徊的时候都被多少个便衣盯上了,我说不能吧,我周围没别人阿。
  他们还说,你要是再往进走几步,估计就被摁那了,可能人家看你一个学生打扮不想坏人,就用眼睛瞪你来着,我说嚯,差点儿闯祸了阿。
  后来几个来北京的美院的朋友一起聊起来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了好几个在北京的类似的这种段子,把我听得一愣一愣的,越想越后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