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国』第一部『桂林妖洞』一群游客的地底求生历险记》
第42节

作者: 沈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2-24 22:23:00
  在靠近湖边处,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稀稀落落地出现一小块泥地,通常只有书桌般大小,上面生长着约有一米多高的不知名植物,枝条细细的,有点象芦苇,但看去却似乎要柔软得多。
  沿着这个狭长型的暗湖,我们一直走了足足有大约两公里,然后暗湖在这个地方分了岔,一分为二,呈现出“人”字形,我们沿着左边的岔湖继续前进,伟哥用他的强光手电远远地照了照,发现右边的那片岔湖水面更为宽阔,不知通向何方。
  随着我们的一路前行,左边的这片岔湖慢慢收窄,数百米后,变成了一条十多米宽的暗河,可以看到缓缓流动的暗河水,一刻不停地注入到暗湖当中。
  这样看来,这里原本应该是地下岩层中一个异常巨大深邃的岩缝空腔,有可能是在亿万年前某次剧烈的大地震中由于岩层断裂而形成,后来有地下河的河水流入,逐渐注满,才形成了具有如此广阔水面、深不见底的一个地下大暗湖。
  我们溯着这条暗河继续前进,左边岩壁上的藤蔓却逐渐开始稀少了,没有刚才那么多,岩洞的数量也少了很多,岩壁上开始有裸露的岩面出现,走着走着,大家忽然听见鑫鑫惊奇地叫了一声:“咦!这是草泥马!”
2010-12-24 22:52:00
  大家都十分好奇,凑过去一看,发现鑫鑫指着的是他身旁岩面上的一处壁画,画上是一群人在追逐几只动物,那几只偶蹄类动物看上去似马非马,似驼非驼,倒还真有点象网络上的“草泥马”。
  这些壁画是用一种褚黄色的不知名颜料所画,已经十分斑驳模糊,也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估计应该是洞人们的先祖留下来的吧,不留意的话就算走过一旁也不一定会发现,何况还时常有攀爬在崖壁上的藤蔓遮挡。
  可是,洞人们明明生活在地底,为什么会画出类似“草泥马”一样的动物呢?莫非地底也有这样的动物?还是洞人们原本也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才躲入地底?
  江语雁轻轻地捏了一下我的手,好奇地小声问:“这真的是草泥马吗?”

  我只能摇了摇头,轻轻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小芸正好走在我们身旁不远,她看了那处壁画之后,却也只是不大确定地说:“画得太简略了,我也看不出来是什么动物……”
  伟哥的想法明显与我们不同,要实用得多,他舔着嘴唇,开口说:“如果这洞里真有就好了!老实说我本来就不喜欢吃鱼,现在还被迫天天吃!”
  我转头看了一眼盔甲人,她正站在前方几米处,手里举着一只火把,安静地等待着我们,原本我还想问问的,看到她的这幅神态,估计还是象以前一样不肯说,也就懒得开口了。
  又向前走了一会,前方地上出现了一大片石笋,但却都长得很高,普遍有两米以上,粗壮的石笋根部一个人张开双手都无法抱拢,数量至少有数百根,密密地耸立在地上,宛如一片石笋森林。
2010-12-24 23:30:00
  我们很是费了一番劲,才小心地穿过这片高大的石林,阿诚的老毛病却又犯了,掏出了相机,想要给石笋森林留个影,刚才在那个人字大暗湖边估计他应该是怕惊扰了那些洞人,惹起众怒,已经忍了很久了吧。
  “喀嚓!”“喀嚓!”相机的闪光灯在这个黑暗的地底显得十分耀目,走在最前面的盔甲人果然立刻发觉了,飞快地回过头来,对着阿诚叫道:“快把那个东西收起来!”
  虽然盔甲人脸上已经戴着我的墨镜,极大的减弱了闪光灯的闪烁亮度,但她还是本能地举起一只手遮蔽在眼睛上方,似乎对这样的瞬间强光很不适应。
  阿诚嘴里答应着:“好的,马上!”却还是又多按了两下快门,这才笑嘻嘻地把相机收了起来。
  盔甲人仿佛有些愠怒地说:“这里是很重要的地方,大家要小心一些,有什么事情先问过一下我比较好……”
  她的话似乎很快就应验了。我们穿过石笋森林后,才走出了几十米,忽然不知道有个什么东西从上方落了下来,“咚!”的一声,正好砸在走在我前面的小芸的安全帽上,她本来胆子就很小,现在受到这个骤然的惊吓,立刻“啊——”地尖声大叫起来。
  她的尖叫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跑,伟哥赶紧回头大声问:“怎么了?”但随即有更多的东西从上方落了下来,砸到大家身上,伟哥自己也挨了一下,接着阿诚“唉哟!”一声,脖子上也被砸到了。

  在火把的光线下我们隐约只能看清落下来的是板栗大小的一种东西,白发女最先发现来源,伸手指着左边崖壁叫道:“在上面!有个人在拿东西砸我们!”
2010-12-24 23:59:00
  我和伟哥都已经本能地举起了枪,正在寻找目标,闻言赶紧打开了头灯,仰头向上方照去,果然看见在左边岩壁大约三层楼的高处,有一个宽度大约只有一米左右的小岩洞,但洞口的藤门却是打开着的,有一个人正蹲在洞口边,不停地对着我们扔东西。
  盔甲人看到我们举着的枪,显然是急了,连忙大喊:“千万别开枪!”,边喊边踢踢踏踏地往回跑。
  这时大家都已经纷纷打开了头灯,聚焦到那个小岩洞口,虽然隔了有十米的高度,但在这么多盏灯柱的照耀下,我们依然可以看清这个人身上穿着一套褴褛的衣服,非常破烂,几乎都烂成布条了,脸上手上也非常脏,很象是城市里常见的那种真正乞丐,头上须发皆白,满脸都是深深的皱纹,显然已经十分苍老。

  他手上的东西好象已经扔完了,迎着我们这许多盏灯柱的照射,却似乎毫不畏惧,只是紧紧皱起了眉,两手举在胸前,对准我们不停地比划着,仿佛正端着一杆枪似的,嘴里还念念有词:“哒!哒!哒哒哒哒……”整个人这么看起来反而显得有些滑稽,有点象是小孩子过家家玩打仗游戏似的。
  盔甲人这时已经跑了回来,仰头对着上面的那个小岩洞大声喊叫,显得很着急,叽哩咕噜地却听不懂她喊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看见上面的那个滑稽老人身子忽然往后一仰,似乎是身后的衣服被人拽住了,虽然老人努力地挣扎着,但还是被洞里面的人很快地拖了回去,整个人的身影都从洞口消失了,接着那扇藤门也忽啦一下关了起来。
2010-12-25 1:26:00
  由于盔甲人一直把自己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导致大家对洞人们长得是什么模样始终十分好奇,却没想到居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忽然看见了,虽然这名老洞人身上脏了点儿,但整个人大致的模样还是看清了,其实和我们似乎也没有多大区别呢,以至于我看见了之后,不知怎么心里竟然仿佛隐隐有些失望。

  盔甲人看到老洞人被拖回去了,这才松口气,转过了身来,有些抱歉地对大家说:“对不起!这是一个疯子,他没有恶意的!”
  从刚才那名老洞人的表现看来,的确很象是精神不大正常的样子,大家也就没有多加计较,只有阿诚揉着自己的脖子,抱怨地说:“砸得我好疼!还说没有恶意,幸亏戴了安全帽,要不然砸到脑袋上指不定要起多大一个包!”
  潘姐捡起了刚才落到地上的一个东西,端详了一下,开口说:“这不是石子,好象……是一种果!”
  我也弯腰拾起了一颗来,凑到眼前看了看,果然是一种类似板栗般的硬壳果,足有乒乓球大小,果壳呈黄褐色。
  鑫鑫插嘴去问母亲:“那这个果能吃吗?”
  潘姐还没有回答,老周已经赶紧制止说:“这是那个疯子扔下来的,不能吃!”
  盔甲人却点了点头,说:“只要把壳砸开,就能吃了,有点甜,还有点酸!”

  虽然大家很多天都没吃过水果了,本来也有些动心,但只要想起老周刚才说过的那句话,意识到这些硬壳果是出自一个脏脏的老疯子之手,就还是赶快扔下了。
  白发女却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些硬壳果上,而是紧紧地盯着盔甲人,仿佛有些紧张激动,忽然问:“这个疯子,好象没有你说的这么简单!”
  盔甲人沉默了一会,然后才慢慢地轻声回答:“就算你知道他是谁,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2010-12-25 19:51:00
  她们两人就这么对视了片刻,静静地僵峙着,都不说话,好一会,白发女才冷冷地“哼!”了一声,把头转过了一边去,不再理会盔甲人。
  伟哥在一旁显然听得莫明其妙,笑呵呵地问:“你们俩好象很熟嘛!怎么说的话我们大家都听不懂?”这次盔甲人和白发女却都没有理他,而是一齐转过身,自顾自地走开了。
  伟哥觉得很无趣,喃喃地说道:“我看不止只有一个疯子,是有三个!再这么下去,早晚我自己都得发疯……”
  这时候,我的心思却还停留在刚才那个老洞人双手比划的姿式上,再加上他当时嘴里“哒哒”的配音,实在太象是在端枪扫射的动作了,难道洞人们也有枪支?否则他们当初为什么要向我们索要子丨弹丨呢?准备如何使用?
  这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结束了,大家再次启程上路,走了没多久,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座天生桥,足有近二十米长,横跨过右边的这条暗河。天生桥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地质构造,在一个大溶洞里出现天生桥,形成洞中有桥的奇特景观,更是非常难得。
  由于刚才的经历,大家从桥底经过时都很小心,生怕再有谁从上面拿东西砸我们,还好,这个担心没有变成现实。

  继续前行了一段路后,我们离开了暗河,开始拐进左边的一条有点象峡谷似的岔道里,这里其实依旧是刚才那个岩层空腔的延续,属于它岔分出来的一个狭长角落,往前又走了几百米后,拐过一道弯,我们终于停住了。
  在我们的眼前,蓦然出现了一道城墙,一道没有城门的城墙,把去路堵住了。
  这道城墙全部是用石块砌成的,一块一块地砌得整整齐齐、严严实实,整道城墙呈现为一个向外凸出的半圆弧形,长度约有三四十米,高达十米左右,不过上面并没有城楼城垛等设施,准确地说更象是一堵高大厚实的石墙。
  在一个溶洞之中,忽然间看到这样一座巨大的人工建筑,我们大家一齐抬头仰望着,不由得都有些惊奇赞叹。
  伟哥沿着城墙根下漫步逛了一遍,这才惊叹地开口说:“哇!你们的猪圈修得还挺高大挺豪华的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