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
第27节

作者: 叶落如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楼烦人受了招安,下一个就是林胡。所谓林胡,又称林人、儋林,顾名思义就是林中胡人,活动于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到晋北山地的森林地带。此族夹居在秦赵两国之间,经常和秦军合谋攻赵。赵武灵王带着雁门、云中训练的骑兵集团,西向渡过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之地,把林胡人远远驱逐到阴山以北。五十多年后的赵孝成王时代,林胡人休养生息够了,又想追随新的强者匈奴人搞还乡团,结果不幸遭遇不逊于赵武灵王的一代名将李牧,海扁之后逃窜无踪。

  公元前296年,对中山国的侵扰和封锁战术均已完成,楼烦、林胡也已经臣服,赵武灵王就对中山发动了灭国之战。这一战打得极其惨烈,《吕氏春秋?贵卒篇》记载:“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但血肉之躯终于抵挡不住战争铁流的碾压,四顾无援之下,中山王无奈投降,被安置回了两百年前的老家——黄河西岸的陕西榆林。不久,不甘心失势的中山王和楼烦王联合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至此,赵国终于除去了这个百年作祟的眼中钉、肉中刺。

  日期:2012-04-09 18:29:36
  3、沙丘宫变:孤独的改革者
  率先推动战国史上最重要的军事改革,吞灭三胡,拓地千里,威震诸侯,赵武灵王心中汹涌起宏图大志:他要以自己亲手铸造的百战铁骑,扫荡天下,廓清宇内。
  为专心于征伐大计,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小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身着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吞灭三胡后,他又乔装入秦,亲自侦查,为吞并秦国做准备。
  这个可怕的冒险家啊,还要在世间掀起怎样的飓风狂飙呢?

  就在天下诸侯惴惴不安之际,传来了赵武灵王的死讯。
  他没有战死在对敌的沙场上,却被饿死在自己的宫殿里。历史证明,在他一生的冒险生涯中,冒错了一次险:就在处死中山王的同一年,他废长立幼,把小儿子立为太子;然后又搞二元政体,把王位和政权都传给了小儿子,自己却以“主父”之名把持军权,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终于导致父兄弟相残的悲剧。
  话说武灵王的长子公子章不满废长立幼,请求父亲把代郡封给他。赵武灵王便去向惠文王提出,谁料想遭到了拒绝。从此兄弟之间势同水火,父子之间互生猜疑。公元前295年,也就是吞灭中山国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和小儿子惠文王一起到沙丘(今河北邢台附近)行猎,分住于两处行宫。当夜,公子章起兵围攻赵惠文王,战败后被武灵王收留。赵国贵族们率军平叛,不但入宫杀死公子章,还把武灵王也围困了整整一百天,直到活活饿死。

  表面来看,这是历史上见怪不怪的权力争夺悲剧,但实质是赵国贵族的一次集体反叛。武灵王被围数月,赵惠文王和赵国上下,竟无一人出手相救!一代雄主,何以至此?
  原因也许就是矫枉过正。赵武灵王的改革虽然必要,但却有极端化趋势。古籍《汉官仪》记载,武灵王自己的王冠上吊着貂尾,插着雉羽,一副胡人打扮,还要求全国贵族官吏如此。也就是说,他有意把一场专业性的军事改革推广为全面的社会变革,在军队之外,还强迫社会也穿胡服,用胡俗,导致了大多数人的不满和反对。
  在晚清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一幕。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指导思想,力图把改革局限于技术领域,也许就是借鉴了赵武灵王的悲剧吧。
  无论如何,赵武灵王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赵国带动下,这场军事革新广播天下,战国诸侯纷纷建立骑兵部队,赵、秦、楚有“骑万匹”,燕有“骑六千匹”,魏有“骑五千匹”,从战国到秦汉,“骑兵强则军队强、国家强”成为一条法则。从赵武灵王的足迹出发延伸,汉家铁骑成为卫护华夏文明、传扬民族荣光的强大力量。
  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看,千年以降,赵武灵王的呼声言犹在耳: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故不必法古!”

  在民族僵化危亡的关口,这句话每每激发着蜕变重生的力量,成为民族奋发求存、改革前进的伟大动力。正因如此,梁启超先生才把武灵王赞颂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
  斯人已去,精神不朽。  
  日期:2012-04-10 17:07:27
  秦国征服巴蜀的章节前面已经发过了,这里就不重发了。接下来请关注《新世界之梦:楚国势力进入云南》
  新世界之梦:楚国势力进入云南
  1、真人版宋江:楚国庄蹻

  自从公元前316年,秦国占领巴蜀后,长江中下游的楚国腹地就暴露在秦军刀下。楚怀王为此如芒在背、寝食不安。从地理形势来看,中国地理西高东低,楚军难以西攻巴蜀;而巴蜀占据长江上游,秦军却可顺流直下。楚国要想摆脱这种“打不赢、跑不掉”的困境,只有反客为主,更进一步,夺取处于巴蜀上方的秦岭地区。
  但此时秦岭一带在秦国手中,上述战略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过公元前313年,这个梦想突然就近在眼前:秦国的张仪来了,承诺楚国只要断绝与齐国的盟友关系,就把六百里商於之地拱手相送。商於之地就是今天陕西商洛市,位于秦岭东端,北通关中,西接汉中、巴蜀,实乃战略要地。
  这样的地盘真能送人?秦国要真送了,说明秦王是白痴;楚国要真相信秦国会送,那说明楚王是白痴。屈原等楚臣进谏反对,却被楚怀王大骂,屈原同志后来还被流放湖南。
  因为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获取了商於之地,不但足以反制巴蜀方向的威胁,甚至还可窥视秦国老窝。楚怀王于是甘愿白痴一回。结果不言而喻,楚齐断交后,秦国耍赖只给了六里地。楚怀王恼羞成怒发兵攻秦,仓促之下三战三败,不但丢掉了长江三峡的,自己也被诱入秦国客死异乡,楚国从此走向没落之路。

  反制巴蜀的梦想成空,秦国顺江之下的危险却成真了。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率大军十万、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从巴蜀浮江而下,攻占楚国黔中郡,全部占据了长江三峡地区;同时白起挥师南下,渡过汉水攻入楚国北境。两路夹击下,楚顷襄王惶惶不可终日。
  满朝文武,无可战之人;倾国上下,可有敢死之士?
  一个叫庄蹻的人毛遂自荐了:“臣愿率领东国之兵,西征击秦,夺回黔中!”
  庄蹻,一位堪称战国之谜的神奇人物,与接受招安、效力朝廷的宋江颇有几分相似。
  《荀子?议兵篇》把他与“齐之田单、秦之卫鞅、燕之乐毅”并列为当世名将,是楚国栋梁之臣;同时他又曾是在楚国发动暴乱的“大盗匪首”,《论衡》记载他曾“横行天下,聚党数千,断斩人身”,《荀子》记载“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
  说起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还是得回到楚怀王。当年怀王受张仪之骗,与齐国绝交,陷入与秦、齐的两线作战。公元前301年,楚大将唐昧被齐军斩杀,北方的方城防线沦陷。楚王打算向齐国割让部分“东地”(即被楚国吞并的吴越故地)求和。消息传来,东地民情愤然,形势大乱,青年庄蹻自称“春秋霸主楚庄王之后裔”,趁机发动暴乱,甚至一度攻下了郢都,《吕氏春秋》称之为“庄蹻暴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