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年代》
第5节

作者: 九周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于安居乐业之中也,和之达于政。
  这或许才是熜哥即位之初以嘉靖为自己年号的美好祈愿吧,不知他晚年听到广泛流传于百姓之中的那首童谣会作何感想,朱厚心里蓦然想到。
  “凡于先帝年间因谏言获罪的诸臣,朝廷予以补偿,并经吏部考察后恢复原职。”群臣还未反应过来,朱厚就下达了自己的第二个诏命。

  “赐明年天下的田租减半,自先帝十五年以前未交的赋税尽皆免之。”
  第三道诏命一下,群臣皆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或许是习惯了先帝的恣意妄为,群臣原对这位同样冲龄践祚的新帝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随着三道诏命的下达,这种巨大的反差反而让群臣心里面充满了欣慰。
  当今陛下同样是冲龄践祚,他们唯恐会成为第二个先帝,宠信佞臣,使得朝纲不振。
  因此从未想过这位陛下的首次诏命竟全是为了百姓谋利,为了朝堂大局。
  这三道诏命清晰的表达出了一个观点:正德皇帝刚愎自用,恣意妄为,鱼肉百姓,朕和他是不一样的,朕的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装的是整个大明。从今日起,正德皇帝已经成为过去了!
  群臣心里无不激动万分,大明有望,社稷有望,自孝宗中兴以来,大明终于又迎来了一位中兴之主。
  杨廷和看着朱厚稍显稚嫩但已生威严之势的清秀面庞,心里久久不能言语。

  他此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新帝与先帝即位之时多么像啊!一样的踌躇满志,一样的锐意进取。
  但先帝因刘瑾等八虎阉竖的谗言,肆意妄为,纵情声色,最终疏远了自己,变得荒淫暴戾!
  如若不是身为正德帝师的他心里有愧,看着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学生肆意妄为,败坏朝纲,将弘治中兴的大好盛世破坏殆尽。
  他杨廷和又怎么会坚守朝堂,入阁抗瑾十余载,只为正直之士提供一块庇护之地!
  在花甲之年仍总揽朝政,革除弊政,安危定倾,迎立新帝。
  如果愿意的话,他也能如刘健、谢迁一样辞官归乡,远离朝堂,安享天伦,还能得到一个“急流勇退”的贤名。
  杨廷和摸着自己的美髯,思绪万千。
  忽然他想起了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
  虽然君臣有别,即便他杨廷和也不能对陛下棍棒相加。但他可以从学业上严格地要求陛下。
  一定要更加严格地教导陛下,决不能一丝懈怠!
  自己已经亲手教导出了一个恣意妄为的先帝,决不能再教导出第二个!
  杨廷和望着朱厚,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狞笑。
  朱厚看着杨大牛望着自己那通红的双眼,以及脸上的狞笑,心里顿时一惊。
  这老东西想干嘛,自己是哪里出错了吗?
  但当他看到杨大牛那略显佝偻的苍老身躯,朱厚内心也喟叹不已。
  不管世人如何评价,这位牛人都已经为大明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朝历代都不缺这种忠正贤良之臣。
  一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大礼仪之争,杨廷和将与自己彻底决裂,最终以他的黯然致仕而收场,朱厚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么残酷,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乾清宫内,御书房中。
  朱厚正正襟危坐地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他尝试着将自己脑海中嘉靖一朝值得重用的名臣记录下来,这是他魂穿嘉靖后能否励精图治的根本,由不得他不郑重。
  首先是“弘治三贤相”,李东阳已病逝,而刘健此时已有八十八岁的高龄,朱厚害怕一封诏命过去他老人家就激动地被自己送走了,想到古代的医疗手段,朱厚还是打消了起用这位贤相的念头。

  如此一来,仅剩下木斋公谢迁,刚过古稀之年,身子骨还算硬朗,朱厚记得历史上他在嘉靖十年才去世,还有十年,自己可不能平白浪费这位贤才。
  与谢迁相比,杨廷和杨大牛都可能自觉形秽。无论是资历还是政绩,杨大牛都略逊一筹。
  谢迁为官四十载,贤名天下传。孝宗时入阁拜相,辅佐孝宗开启“弘治中兴”之盛世。武宗时为顾命大臣,多次冒死劝谏,对抗刘瑾等阉竖奸佞,奈何武宗刚愎自用,无奈选择致仕,至今已居乡十六载。
  想到谢迁居乡期间修缮老家庄园,为之取名“肥遁”,朱厚就不由地笑了笑,念起了一首诗:

  曲径疏篱拥薜萝,晚风红落豆花多。
  南山夜半牛堪饭,东海门深雀自罗。
  遗恨未酬三顾宠,清时谁解《五噫歌》。
  谩将旧砚临池洗,莫遣余生待墨磨。
  “酬三顾”,《五噫歌》,木斋公啊木斋公,你真的安于田园之乐吗?
  一想到此,朱厚心情大好,信笔写下“谢迁”二字。
  然后是“楚地三杰”,刘大夏与李东阳已先后去世,留给朱厚的只有一个杨一清。
  但杨一清可并不输于先前二人,单论能力而言,朱厚甚至认为他是三杰之首!
  与杨廷和一样,这位大牛也是四朝元老,为官五十载,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堪比唐代姚崇的牛人!
  相比于天天满口儒家圣言,暗地里却喜欢玩弄阴谋权术的文臣而言,朱厚其实更喜欢的是那些直来直去的武将。
  心思单纯的臣子对于帝王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臣子,聪慧过人反而为帝王所忌,如三国时期的杨德祖,屡次猜出曹操的心思,并向外透露出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曹阿瞒借头颅一用!
  但与之前的腐儒不同,杨一清是入朝能拜相,入军能为将的大才!
  杨一清任陕西巡抚期间,平定边疆,弹劾贪官,裁减军费,使得军纪清明。武宗即位后,蒙古大举入侵固原,杨一清率轻骑奇袭破敌,升为陕甘总督,从此北疆无战事!
  每每想到杨应宁如小说话本中的人物,亲率轻骑大破数万敌兵,朱厚就不由抚掌击节,大声赞叹!
  可惜如此一位人杰差点被刘瑾、江彬等人迫害致死,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致仕,终日居于焦山寺中,与禅师古佛相伴。
  朕的“郭子仪”啊,再等等,等朕清扫了这朝堂,给你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朱厚心里喃喃道,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杨一清”。

  想到杨一清,朱厚就不得不想到自己未来最重要的臂膀—张璁和桂蕚。
  朱厚一想起张璁和桂蕚这两位难兄难弟,心中不由一叹。
  对于他们的后世评价不知为何变成了逢君干上,霍乱朝纲的奸佞幸臣,朱厚的内心中是相当替其不值的。
  不过联想到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鲜有能善终者,如秦之商鞅被车裂,楚之吴起被万箭穿心,万历之张居正被死后鞭尸等残酷事实,朱厚心里也就释然了。
  如此看来他们的下场还算是好的,即便背负了骂名,却也得了个善终。
  变法历来伴随着血腥,想要革故鼎新必然会损害既得者的利益,这些位高权重之人定然会奋起反抗,变法者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只要读过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张璁、桂蕚这二位大佬是璁哥的改革先锋,其功绩堪比张居正之于万历,强行为大明续命了几十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