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峰》
第43节

作者: 英九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主体的建筑招标,林浩云直接走的区招投标中心。这些天不少建筑老板都找了过来。
  林浩云都热情接待,但却不给任何表态。最终区二建公司以328万的价格拿下了主体建设的工程。
  过完年之后,正月初八正式奠基动工!
  临近年关,医院这边几个门诊都有些坐不住了。随着基药制度实施。他们的日子有些难熬。高利润的药品都做了盘点登记。卖完之后一律不准再进货,哪怕是偷偷卖,也有风险。一旦发现后果他们无法承担。
  到了腊月二十五,阳历的2月12日,几个门诊的负责人都坐不住了。按照现在的这个趋势下去。今年他们别说赚钱了,能不亏本就算不错了。

  一合计,大家一起找到了林浩云这里。
  医院里的生意火爆。康复医疗中心持续爆满的状态。看着职工们喜气洋洋的笑容,都有些羡慕。好几个都觉得门诊不能做了,还不如回来上班来的干脆。
  林浩云让付红艳把他们都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付红艳刚给他们倒上了热茶。
  二门诊的负责人潘彩云就有些坐不住了。直接对着林浩云道:“院长,这基药制度实施,我们这外面的门诊实在是混不下去了。没有了药品的利润,我们还怎么活啊。”
  潘彩云的话一下就得到了其他门诊的响应。
  五门诊的谭丽说道:“院长,按照新的基药制度,我们门诊都不具备刮宫的资质了,人流也不能做了。你是知道的,我们五门诊主要是以妇科、产科为主,这样一来,我们的业务只剩下普通的感冒发烧、头痛脑热这些了。根本维持不下去。”
  六门诊的负责人刘祥川也附和的说:“院长,基药制度是好事。能够减轻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我们真的要没活路了,以前打个吊针能收七八十块,现在只有不到三十。利润空间全没了。”
  张剑锋在旁边开口道:“各位,都安静下来。这个事情不是我们梓山医院一家是全区、全市、全省和全国都要全面铺开实施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全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林浩云一点也不担心,如今有这类想法的人不仅仅是梓山医院,全区、全市的医务工作者其实都有些恐慌。
  但随着医改的推进,他们慢慢就会知道搞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多香了。
  林浩云抬起手,道:“各位,都安静一下,听我来说几句。”
  林浩云开口,大家都不说话了,目光都望向了林浩云,他们过来就是要一个解决办法的。

  不怕林浩云不表态,就怕林浩云不说话。
  “诸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门诊全部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的站一律按照省里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要求进行建设,这是毋庸置疑,必须要推进和实施的。有几个门诊,比如六门诊、三门诊、四门诊的面积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要重新选址或者是扩大经营面积。这个是硬性规定。没有任何的折扣可言。”
  “同时,各门诊的负责人,可以选择继续承包门诊,也就是以后的卫生服务站,也可以选择回医院上班。”
  “对各个站的装修和建设,医院这边可以给兜底。每一个服务站,明年的三万元承包费用,可以用于服务站的装修。同时,按照省里的规定,每年省市区财政给予每人5元的公卫经费补贴,这一部分的补贴,第一年医院不做截留,全额返还给各卫生服务站!”
  林浩云旗帜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表态,直接就让大家都在沉思起来。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这个政策是没有任何折扣可言的。
  对林浩云的性格,他们也是了解的,别看林院长年轻,可不是好糊弄的。去年的承包费就是例子。
  没听说哪个门诊敢不缴纳的。
  林浩云继续道:“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坏事。觉得药品零利润了就一副天塌地陷的姿态。我给你们详细的讲解一下。至于做不做,我可以承诺。愿意回来的,院里欢迎,愿意继续承包的,我一定支持。”
  “以六门诊为例,六门诊所在的社区,有常住人口一万六千多人。基药制度虽然会让他们现有的利润砍半。药物利润没有了,可治疗费、诊断费、留观费等等这些都还是存在的。刘医生去年六门诊毛收入十七万有吧。”
  刘祥川讪笑了一下,但还是点头道:“差不多,差不多就这个样子,还要负责两个人的工资,其实也就赚点辛苦费。”
  六门诊算是这里面做得比较差的,主要是六门诊开设得晚,没有多少病人基础和口碑。每月一万多的营收,对刘祥川来说,也就是比上班强一点,但不多。
  林浩云点头,继续道:“按照新的政策,你这个毛收入,基本上可以砍一半,算9万吧。但这九万里面药物的利润没有了。实际的净利润却提高了。9万最少有7万的纯利润。因为都是诊断费、治疗费、留观费这些。”
  这话大家都承认,林浩云又道:“按照你这边常住人口计算,每人5元的公卫补贴,一年就是8万。也就是说,你做社区卫生服务站之后,全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15万!你说你做不做?”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思起来,这里面一门诊、五门诊、三门诊都是做得比较好的,他们每年的营收可以达到30多万,净利润能达到17-18万左右。

  如果改卫生服务站,其实他们每一个门诊辖区的常住人口都是差不多的。梓山区毕竟是市里的主城区。除了原有的企事业单位、家属区,还有不少新建的楼盘小区,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户口是迁过来的。所以补助都在这边。
  这样一算,每一个门诊每年都能收到大约八九万的公卫补助。这等于说是白得的利润,虽然没有了药品利润,可其他的都还在,而且,费用降低,他们的竞争力比外面的药店、私人诊所要强一些,无形中病人也会更多。
  这一刻,所有人都心动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服务站可以做啊。
  像是三门诊的蔡建良,直接就表态道:“院长,我肯定是继续做三门诊的。我这就回去扩建场地。”

  别的医院还在头疼怎么开展的时候,梓山医院这边,下面几个门诊改服务站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新增的两个服务站也被人承包了。
  看着门诊负责人们欢天喜地的回去,张剑锋有些担忧:“院长,这公卫补贴到时候真的能够到位吗?全部给下面,那我们院里不是一分不剩了?”
  李建平笑着道:“老张,咱们这边康复项目这么好,就别在意那点小钱了。”
  林浩云笑了笑没有说话,你们真的是对这个政策一无所知。这时候农合居合每年的费用才20块钱。可这费用是连年增长的,到后面都是380一年了。公卫的补贴也是连年增长,今年是五块,可明年就是10块了。
  再说了,卫生服务站只有这点公卫补助,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玩法可就比卫生服务站多得多。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这可是能够开展住院的。新的梓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之后,总营业面积6500多平米,拥有一百张床位。还用得着抠搜的克扣下面的这点公卫补助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