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中的医道》
第49节

作者: 道灵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金子”的遭遇,让吴三儿听了很是可惜。
  金子和吴三儿在古玩市场逛着,“金子”发现了好几个明朝的古董,都是些小东西,比如一颗小珠子啊,小吊坠啊,虽然让吴三儿捡了漏,但是根本没发现什么辽金时期的文物。在逛到一家古董店时,吴三儿小声儿嘀咕:“这家逛过了,走吧。”这时“金子”让他回去,说老板带的一个戒指很有特点,想回去看看,吴三儿便走了回去。
  “老板,有什么好宝贝,拿出来欣赏欣赏呗?”吴三儿道。

  “我的宝贝就在你眼前,你随便看吧,有上眼的咱就盘盘道。”老板说。
  “好的。”吴三儿说完,便在店里四处看着,小店儿不大,都不到10平方,却让老板摆的满满当当,只不过却很整齐,不像一些店,摆的东西不少,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想看什么物件儿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吴三儿正看着,“金子”说:“这枚戒指的造型很独特,你可以问问。”
  吴三儿听完,跟老板说:“呦!老板您这儿的东西都挺新,有没有什么宝贝能到代的,咱也长长眼?”
  老板有些不耐烦,心说,没看中我的东西你就直接说,扯什么里根儿楞!伸手一摆,道:“没没,我这儿就这些东西,都摆着呢,你上别人家再逛逛。”下了逐客令。

  吴三儿顺势接道:“老板,您手上的戒指好别致啊,这一定是家里老人传下来的吧,您能伸出来再让我长长眼吗?”吴三儿的脸皮厚,嘴又甜,老板换了个语气:“啊,你说这个戒指啊,没什么好看的,你给断断?”说着将手伸了过来,吴三儿看着,这戒指虽然是金子做的,但是一看至少百年以上,戴在手上,有些地方被磨的极为光滑,上面的花样造型极为古朴,但是纹理却是大开大合,按照“金子”的看法,没准真是辽金一代的东西,如果是宋或是明朝的东西,那么纹饰应该很是细腻,于是他说道:“真少见,您这个戒指一定是家里几代人传下来的传家宝吧,是不是只传男不传女啊! ”

  吴三儿对老板的戒指一顿拍马屁,老板当然也很吃这一套,虽然他没有说戒指的来历,但是,他却说,在辽城这个地界,我这枚戒指还是非常有地域文化的。
  辽城,在明清时,曾经是皇家的猎场,这个地方偏远,冬天很冷,有些犯人甚至被流放到这个地方为奴,但是元朝时,辽城却居住过一些达官显贵,咱们都知道,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但建立元朝后,一些大官就学着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某些地方定居起来,辽城就曾经住过一些。
  吴三儿不敢确定这是个文物,但是他对老板说:“大哥,你这个戒指是祖传的吗?我很喜欢,你能让给我吗,咱可以谈谈价格。”
  老板说:“这个戒指不是祖传的,但是在我手上也戴好几年了,我是在地摊上收的,因为是金子,而且造型十分特别,买的时候就挺贵,比在市面上买金子现加工还要贵,我戴着都有感情了。”
  吴三儿看他没有直接拒绝,觉得好像能谈,于是说道:“大哥,你这个戒指我估摸有10克了,按照金价来看,怎么也有四千块了,再加上您戴了这么久,我五千块买怎么样?”

  “五千块?不行,我自己留着戴!”老板道。
  看来出的价格低了些,吴三儿直接开出了一万元的价格,老板还是嫌价格低,并说:“你看这戒指的造型,如果它能达到元或辽金时期的话,那应该远远超过一万块对吧,如果你真想买,两万块不讲价!”
  吴三儿不能出两万块买这个戒指,但是他故意说:“好价格,也公道,我也不磨叽了,来吧!手机转账,你把戒指摘下来吧。”说着吴三儿拿出手机,在跟老板转账支付时,他说:“对不起大哥,我不能买了,我手机里一共就只有8000多块。”老板把戒指都撸下来了,这会儿听到吴三儿这么说就要把戒指戴回去,吴三儿说:“大哥,我今天买不起了,但我明天或后天兴许凑到钱了就能买的起了,你让我好好上上眼呗,反正你都拿下来了?”老板很爽快,将戒指递给吴三儿,就在吴三儿接过戒指的时候,吴三儿将戒指连续拍了几个照片,老板很不高兴的说道:“你拍照片干什么,你不知道规矩啊,你想拍照片,中间搪桥啊?这样太不地道了,戒指我不卖了,给我吧!”

  在古玩市场,搪桥的意思是,将看上的商品拍照片,然后远程卖给别人,中间赚取差价!这个玩儿法是需要跟商家商榷好的,不能私自这样做,毕竟人家自己卖的话也许能卖个更好的价钱,或者人家本来不想卖。但是觉得和你很有眼缘,可以出手给你,但是你却将商品加价卖出去,这就伤了人心。
  吴三儿给老板解释着,告诉老板是想将戒指拍给自己的老婆看,看看老婆喜欢与否,并不是要搪桥!吴三儿又像模像样的把戒指拿在手心儿里摆弄着,最后还给了老板。
  吴三儿对老板抱歉多次,走出了这家店。
  在回去的路上,吴三儿把照片传给了乾宇,乾宇也将照片传给了北京的战友,北京的战友将照片传给文物单位,最后确定,这枚戒指是辽金时期的东西。吴三儿便谎报军情说辽市有人贩卖文物。于是,北京的警方联合考古专家从北京出发来辽城。
  “咱们把墓打开,里面一定有很多的古董,因为这个墓没有被任何盗墓贼光顾过,所以咱们算是头一份儿,再将古董卖到海外,咱们能大挣一笔,然后再在这片地上开发别墅,咱们一举两得。”一个只有一只半耳朵的人说道。
  “不错,市里面所有的开发及施工手续我已经全部拿到手,就等那边来人了,明天中午就能到,后天你们把现场文明施工的围挡全部落实好,多上人,一天内将现场给我围个严严实实的,不能让外人上现场给我捣乱,尤其是那帮拿了动迁款的农民。”一个坐在老板椅上的平头男说道。
  “放心,外围工作我已经全部做好了,你就放心好了。明天晚上动工,后天早上就能开挖,到时候有好的物件儿,咱留一些行不,别全便宜了那些岛国矮子。”一个半耳说道。
  “兄弟,盗亦有道,咱们起家就是靠着这帮岛国矮子,他们出钱,帮咱拿地,开发,咱们借开发的名义“合理合法”的帮他们盗墓,他们只要古董,咱们只要钱,这是最开始双方定好了的。要不咱们根本没有今天,咱们那,挣点钱舒舒服服的过这一辈子,挺好,要不咱们哥俩还是工地上的土瓦匠。”平头男道。
  “你说这帮岛国矮子也挺让人琢磨不透,他们把墓打开后,把带有文字的东西全部拍照片,然后烧掉,其余的古董想办法偷偷弄出海外,我不明白,你说他们是为啥,难道带文字的东西流到市面上容易被发现吗?”一只半耳朵问。

  “咱们就干好自己的事儿吧,别管其他的,你忘了自己的耳朵怎么少了半个的?!”平头男道。
  吴三儿回到老汉家,等着北京方面的来人,北京的人没来,把解放和畅等来了,他俩没去转业办安排给安排的工作,用乾宇的话说,他们俩现在就是社会闲散人员。畅的家里很有钱,他是个富二代,退伍了,家里让他接手家里的生意,他也不干,整天的和解放游手好闲,去这个城市旅游,去那个城市闲逛,反正解放跟他吃白食,俩人在旅游时,专挑有战友退伍的城市,这样,吃住也不花钱,倒是会过日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