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国』第一部『桂林妖洞』一群游客的地底求生历险记》
第15节

作者: 沈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探洞的过程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水源,有的是洞顶细密的水滴落下形成的多层水洼,形如梯田,有的是洞窟底部有暗泉涌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池和溪流,但遗憾的是,都没能发现有可以吃的东西。
  岔洞的走向也并不总是平坦的,有的倾斜向下,深不可测,靠近洞口就感觉阴森森的寒气逼人,我们没有绳索,自然不敢轻易冒险下去探看,只能放弃。偶尔也发现过几个向上的洞口,这样的洞我们自然就不肯错过了,无论大小都一定要派个人爬上去看看,因为这代表着通向地面的可能。
  遗憾的是,这几个向上的洞要么是死洞,要么绕了一会后又转为向下,重新绕了回来,连接着其他平行的岔洞。
  整个下午,依然是没有什么大的收获,看着那些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没有尽头的岔洞,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了,甚至有人提议要先回暗湖去休息,因为我们带着的火把也已经快用光了。

  直到阿诚又重新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岔洞,大家的注意力才都被吸引了回来。
  这是一个一路倾斜向上的岔洞,乍看起来似乎和之前遇见的差不多,特别的地方在于,阿诚在洞内几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泥脚印!
  这个洞内并没有滴水,也没有很厚的土层,附近最近的一处滴水洞顶也在五六十米外,但在这个洞内地上的某处岩面上,却印着一个模糊的泥脚印,方向也是向上的。
  而看这个脚印的大小,是属于那个小脚丫的。
  莫非,这儿就是洞内通往地面的出入通道?

  日期:2010-12-2 5:17:00
  沿着这个岔洞,大家开始一路向上攀爬,沿途逐渐发现更多的人工痕迹,如狭窄处被砸掉的阻路石笋,陡峭处垒起来垫脚的石块,都不断地给予了大家鼓舞。
  慢慢地,我们已经沿着曲折的洞穴往上爬了数百米,对于途中出现的其他方向岔洞我们都一律无视,只是一个劲地向上爬,大家都感觉仿佛已经离地面越来越近了,连空气似乎也变得比下面新鲜了不少。
  又继续爬了一会,我们发现这个岔洞两边的岩壁上开始出现了一些被石块封住的小洞,洞口都是约有脸盆大小。
  之前一路上我们也曾不时看见岩壁上会有各种大小不一的洞穴,但这些被石块封住的洞口还是第一次看到,很明显是人为的。

  伟哥拿着他的强光手电透过其中一个洞口石块间的缝隙往里面照了照,然后有些奇怪地说:“咦!里面有个泥人!”
  如果里面躺的是具死人骨头,大家或许都没觉得有多奇怪,但居然会有泥人出现,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伟哥又照了照其他几个洞,说:“里面都是泥人!个头还不小呢,和真人差不多……有的泥色发白,表面粗糙,好象有一定年头了,有的泥色很新,泥上的裂纹很清晰,看上去似乎是刚做不久的!”
  我觉得好奇,也凑上去看了看,伟哥似乎是嫌洞口的石块遮挡了视线,伸手去取了几块下来,谁知一不小心把一块片石往里面碰倒了,砸到了一个泥人的脚。
  泥人的脚趾发出“喀嚓!”声响,碎裂开来,几块干泥掉落到地上,露出了里面挂着腐肉的白色死人骨骼!

  日期:2010-12-2 22:27:00
  八、一米阳光
  这些泥人里竟然都包裹着一个死人!
  我和伟哥对望了一眼,心里都有些发毛,不敢再乱动,决定还是把洞口重新砌好算了。
  我们两人正在用手搬动石块,忽然间“当!”的一声,好象有一颗小石子从上方落下来打到我的安全帽上,吓了我一跳,接着伟哥也“哎唷”了一声,问道:“谁砸我?”

  然后我们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一个尖厉的叫声:“奏凯!奏凯!”紧接着又有好几颗小石子落了下来,小芸也被砸到了,好在只是打在脖子上,除了疼痛没什么大碍。
  大家吃了一惊,都被吓到了,或是仰头寻找,或是打开头灯四处乱望,一时间有些慌乱,但却没能找到石子和叫声的出处,只有阿诚说好象看见上方的某个岔洞口曾经有个白影闪过。
  这时鑫鑫忽然开口说话了:“……刚才我瞧见了,是那个白头发的女鬼姐姐!”
  经过这次接触和惊吓,我和伟哥都开始怀疑洞里是否真的存着“白发女鬼”这么一个东西了,尤其是我,昨晚凌晨时分曾经在暗湖的水面亲眼瞧见过“白发女鬼”的倒影,再加上江语雁和鑫鑫的目击,心里不由得有些动摇,觉得或许这个洞里真的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不管如何,大家都不想再节外生枝,只想尽快沿着这条看上去充满希望的道路一直向上爬。于是先暂时抛开这个疑惑,继续前进。

  途中,我们又陆续发现了好几个封住的小洞穴,但都不敢再去碰了,怕再招惹来什么怪事。
  又爬了半个多小时,大家都已经很疲累了,小芸甚至忍不住提议要再休息一会,但爬在最前面的伟哥却忽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前面有光!我看见了,有光!”
  日期:2010-12-3 1:25:00
  听到伟哥的话,大家蓦然间又都有了力气,紧跟着他的脚步往前冲过去。
  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圆椎形的巨大洞窟出现在我们眼前,高度足足有近百米,有一道白色的光柱仿佛一把利剑般从洞顶照射下来,劈开了洞内的黑暗!

  大家都是非常兴奋,几乎是奔跑着冲过去,欢呼雀跃。
  洞窟顶部的洞口似乎并不大,更象是一个狭长形的岩缝,洞顶射下来的这道光线照到底部的地上,只有一米多长,但对于已经在地底呆了四天的我们来说,这一米阳光真的是如天堂的圣光一般明亮!
  站在洞窟中央,大家仰起头,兴奋地朝着射进光线的上方洞口大喊起来:“喂!外面有人吗?”
  “快来救我们呀!”
  “救命呀!”
  “……”

  喊了半天,除了洞窟嗡嗡的回音,外面并没有传来丝毫回应。
  大家的嗓子都喊得有些嘶哑了,最初时的那股兴奋劲也渐渐过去了,这才悻悻地坐了下来休息。
  我坐在一块岩石上,试着进行猜测:“这个洞窟的位置这么高,洞口应该是位于一座山上,可能是因为现在已经临近黄昏,那些上山干农活的人这时都下山回家去了……”
  伟哥喊得最大声,这时一边伸手摸着自己的脖子,一边哑着嗓子说:“有这个可能!不过找到了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希望,毕竟这是一个可以与外面取得联系的通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死心地仰头打量着洞窟的顶部和四壁,仿佛是想寻找攀爬上去的可能。

  不过高达近百米的陡峭岩壁让伟哥失望了,就算是只瘦小灵巧的猴子,恐怕也没有爬上去的本事。
  日期:2010-12-3 4:18:00
  这时大家才开始仔细地打量起这个圆椎洞窟的底部来,在石缝中居然发现了不少野草,应该是当初从洞口落进来的草籽,又有阳光和飘落进来的雨水,因此得以蓬勃生长。
  接下来,大家又在石缝里发现了几个矿泉水瓶、零食的塑料包装袋等杂物,还有零散的脚丫印等人类的活动痕迹。
  江语雁拿起那些矿泉水瓶仔细地察看上面的生产日期,惊喜地发现最近的一个生产日期居然是今年的五月十二日!

  看来,就算洞顶的这个出口太高太狭窄,我们无法攀爬出去,在其他地方可能也还会有别的出口,否则洞里就不会留下脚印、矿泉水瓶等别人的活动痕迹。
  圆椎洞窟里除了我们爬上来的那个岔洞外,还另有两个较大的岔洞,但看方向似乎都是倾斜向下的,时间已不早了,大家又都很疲倦,决定先休息一晚,明天再作打算。
  阿诚说他有一个双筒的便携望远镜,可以用来更好的观察洞口情形,但清理行装的时候觉得没用就扔在那个地下暗湖旁了。于是伟哥和阿诚一起返回了一趟暗湖,除了拿回望远镜,还背回了一大捆枯枝,以供晚上烧火堆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