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14节

作者: 南淇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只有王志刚的名字,生物样本早就没了,只有简单的鉴定结果,证实了王志刚拿来的样本和他的基因比对,父子关系成立。

  “可为什么在爆炸案之后才认回贺子农呢,知道自己有个儿子在外吃苦多年,他就那么沉得住气,没找回来?”
  岳明疑惑,小寒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你怎么知道王志刚没有表示?万一之前王志刚就去过贺家呢?但贺大年不同意,是谁也不愿意自己养了快二十年的儿子拱手让人,万一是这种情况呢?
  并且看后来王志刚都没给贺子农改姓,说明他也怕被人诟病,一直以义子对外宣称,可如果是义子能做到那个份上?现在这份亲子鉴定更确定了,这就是他的亲儿子。只是出于某种原因,他没有正大光明当时就认回来,一直低调着,其他人不知道,但王志刚很可能早就去过贺家。”
  “这点不成立。”
  陈立分析道,“如果王志刚半年前知道贺子农就是他的亲儿子,还去了贺家,那么后来东风汽水厂爆炸案就不会发生了。

  要记住,汽水厂爆炸案的诱因,可是贺大年亲口承认的,自己为了供儿子读大学,为了生计,偷原料才导致的意外爆炸。如果王志刚当时去贺家认了自己儿子,贺家还会因为钱烦恼吗?”
  “那如果是贺大年不想儿子回到王志刚身边,为了儿子为了钱,或者干脆怀恨在心,故意炸了汽水厂呢?毕竟这么大一顶绿帽子,哪个男人受得了,就算王志刚不对外说,但贺子农会离开他。贺大年怀恨在心,所以汽水厂爆炸也许根本不是意外,是他有意为之?为了陷害王志刚,毕竟王志刚是负责人,他要负法律责任的,出了事,就没人能抢儿子了。”
  小寒说道。
  “可有人会为了陷害别人,把自己整成瘫痪吗?别忘了如果他这个动机是为了儿子,他也差点把他儿子贺子农炸死。”岳明反驳。
  “万一是没操作好,让自己发生意外呢?”
  “这几点都不排除,但有一个人你们忽视了,贺子农本身。看他后来听从吩咐去安城三中读书,在王志刚支持下一路平步青云,说明他对王志刚根本不排斥。
  所以,王志刚在认回私生子这件事上,贺大年不同意,他会怎么做?肯定是搞定这个儿子。
  如果贺子农愿意,十个贺大年也拦不住。
  所以我更倾向于,贺子农一直被蒙在鼓里。说明,王志刚在爆炸案发生前半年知道后,并没有去联系贺家。”

  “他为什么不联系?为什么又在爆炸案发生后认回了儿子?是原本没打算认,怕打扰人家生活,爆炸案后看贺家不行了,儿子真的没得依靠了,才认回来?这不符合王志刚的人设啊。”
  到今天为止,看到王志刚一手创办起来的擎天集团,看他带着贺子农建立的背后黑势力,人命在他们眼中都不在乎,这样的一个人,会那么好心不去打扰亲生儿子的生活?
  “而且查十九年前爆炸案的资料,除了卷宗,就是报纸报道,可案子细节几乎没有,当时的报纸全是对王志刚以德报怨的赞美。”岳明道,“啧啧啧,当时媒体不发达,报纸是主要媒介,民众都很单纯。但用现代人的眼光一看就能发现,这明显是造势。
  九几年的时候就知道借助舆论,不仅没有因此受影响,反而后续搭上了官方的桥,拉拢了外商,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人很是不得了啊。”

  “所以这样的人,为什么一开始得知贺子农是他亲儿子,而不认回去呢?他结婚多年都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还夭折了,那个岁数的王志刚应该很希望有个儿子,看后来他对贺子农的培养和纵容就可想而知。”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陈立在这一点上不再纠结,继续看资料,有时候没线索,就用最笨的方法,从头开始查。
  陈立觉得有必要再走访一次莫红梅的社会关系。
  “当初就没问出来啥,这么久了还能问什么?”岳明疑惑地,而且,当初台球厅那帮人现在不少已经不在安城。
  “还真不一定。”
  陈立道,“我以前办过一个案子,在公诉期最后一年才破了,就是因为当时的目击证人,在多少年后才和警方说实话。他的理由是,当初若是说了会影响他的家庭生活,而后来他愿意说,是他得了癌症命不久矣,觉得该说了。所以,当年没问出来,现在找到,未必不会说点什么。”
  陈立指着莫红梅卷宗上走访记录里的人,“这些人能找到的,还活着的,都再问一遍。”
  这倒不难,上面一共走访了常驻台球厅的五个人,都是当时下八里的小混混,还有些街坊四邻。
  但下八里街这二十年变化太大,周边商户换了好几茬,而且街坊四邻说的大多是八卦,很多都真真假假混合,可参考性不多。
  重点是那几个去台球厅的小子,岳明查了一下,这五个人都是当年和张衡混的小弟,张衡出事的时候,都跟着进去了,判了两到三年不等,张衡判的时间最长。
  有一个在牢里病死了,一个出来后失踪了。还有两个刑满释放后,去了南方,陈立找了所在地的刑警同事去做走访笔录了,反馈需要时间。
  算了一下,还有一个在安城,很巧,现在就在下八里街。
  这个人叫聂宏泽,和其他几人不同,他不是常来台球厅玩,而是就在台球厅工作,是几个人中对张衡最衷心的。

  张衡当年因带人偷盗纺织厂设备进去后,几个小弟的家里闹翻了天,在法庭上为了自家儿子,说张衡拐带。大家好的时候,学古惑仔拜陈浩南大哥那一套,称兄道弟。大难来了,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一听说判刑坐牢全吓懵了,加上家长的话,那份兄弟情就蹦了。后来虽在一块坐牢,对张衡也是疏远的。
  但只有这个聂宏泽,始终信奉张衡为大哥,他先出来后,也经常去看张衡。甚至,张衡坐牢八年放出来时,也是聂宏泽去接的。
  只不过,张衡早没了当初的心气,也对这个小弟感到愧疚。虽然聂宏泽真心实意让他留在家里住,以后一起干活,可那时张衡刚结婚,聂宏泽觉得不方便,就悄悄走了。
  因为张衡当时是表现良好提前出狱,所以官方后续跟踪了一段情况,这些都是官方有记载的。
  至于张衡后来去哪了,不得而知,只知他出狱三年后死在了邺城,他这种放出来的又没什么文化的人,在邺城找了一个仓库打更的活,有一天早晨换班的来发现他已经死了,死于喝药自杀。
  仓库报了警,还做了调查,可在四周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痕迹,又是从里面关闭的门,最后确定了是自杀。

  张衡没什么亲人,警方通知到了安城老家张衡的一个远方叔伯,但这么远的亲戚肯定不愿意管,是聂宏泽听说了以后跑去邺城收的尸。
  这些也是有记录可查的。
  所以这个聂宏泽,现在算是最了解莫红梅和张衡的人了。
  傍晚的时候陈立带着岳明来到了聂宏泽的咖啡厅。
  提前打电话沟通好了,聂宏泽很配合,让他们直接来他店里。看到地址时,岳明挑眉,“这个人还真是张衡的好兄弟,不仅给他收了尸,新开的这家店位置,队长你看怎么着?这不就是张衡以前那个台球厅的位置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