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
第30节

作者: 7号风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联合收割机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在这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应县农村一直是半机械化的劳作模式。机械部分主要是指各生产队购买的手扶拖拉机。
  有拖拉机,就得有开拖拉机的人。因为前进生产队有两台拖拉机,队里就有两名兼职的拖拉机手。早些年,农村里赚钱的门路并不多,拖拉机手也是竞聘上岗。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毓华与郁达山前前后后做了不少年的搭档。两人一同修理、保养机器,遇到问题,就共同琢磨。农忙时节,两个人除了要照管家中的田地外,还得驾驶拖拉机,一同早出晚归。竞聘时,他们数次共进退。长期的搭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近几年,他们都不再开拖拉机,但两家走得还是比较近。

  前进生产队,每隔五年,就会根据现有的人口,重新抓阄分配一次土地。在最近的一次土地分配中,毓华与郁达山家的田地恰好相邻。
  收割机还没有割到这儿,母亲便早早地走上前去,对毓华说道:“二伯啊,一会儿帮我抬一下口袋上独轮车啊?”
  毓华满口答应道:“行,行,行!”

  收割机先进了郁风家的田地,然后就是毓华家。
  父亲一趟可以推四口袋的稻子,母亲一趟只能推两口袋。
  毓华也要往打谷场上运送稻子,不能老是等着他啊,那样就耽误时间了。当毓华去了打谷场的时候,母亲就请其他人帮忙抬一下。
  尽管毓华家的田地是郁风家的两倍,但郁风家的稻子还有三分之一尚在田野里的时候,毓华家的稻子已经全部运达打谷场了。毓华又主动过来帮母亲一起运走剩余的部分。
  两天的时间,三处主田的稻子全都上了打谷场。
  老天爷也很给力,这几天全是大晴天。再晾晒两天,就可以运回家了。
  现在是农忙时节,家家都比较忙,母亲不打算麻烦别人。好在是打谷场离郁风家比较近。母亲想过了,每只口袋只装一半,搬运就不吃力了。运回家后,再将两只口袋里的稻子并到一起。只不过是多费点时间而已。

  就在计划好运稻子回家的这一天,风云突变。天气预报说傍晚时分将会有大雨来临。
  眼看就要颗粒归仓了,这个时候被水给泡了,岂不可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抢运稻谷。
  母亲很是着急。父亲见状,便对母亲说:“你给二姑父打个电话,请他过来帮个忙。”
  母亲打通了二姑父家的电话,说道:“二姑父啊,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大雨,请你过来帮我一起把稻子推回家啊?”

  一个小时后,二姑父骑着自行车来了。
  这个时候,母亲一个人已经将一半左右的稻子装进了口袋。
  母亲微笑着对二姑父说道:“来了啊?”
  “嗯了。”二姑父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你先抽根烟,歇一会儿。”母亲递了一根香烟给二姑父。
  趁着二姑父抽烟的当口,母亲快速地将口袋扎好。
  二姑父抽好烟后,两个人抬了四口袋稻子上了小推车。
  在二姑父将稻子运往家中的当口,母亲得抓紧时间将尚未装好的稻子装入口袋,然后还得扎好袋口。
  才运了一趟稻子,回到打谷场的二姑父,脸色就有些不对了,没好气地对母亲说道:“我已经几年不种粮食了,一趟哪能推得动四个口袋啊?”
  母亲陪着笑脸,说道:“对不住了,放多了,放多了!三个,行吗?”

  “嗯了。”二姑父沉着脸应了一声。
  第二趟回来的时候,二姑父又埋怨道:“你的口袋怎么装得那么满啊?连个抓手的地方都没有了!我怎么搬啊?”
  母亲又陪着笑脸说道:“是啊,是啊。下面的口袋我装浅一些。”
  第三趟回来的时候,二姑父又说道:“你怎么不打电话让梅德才也来啊?”
  梅德才是郁风的三姑父。
  母亲说:“德才每天去县城揽活,我也不好让他不苦钱来我家帮忙啊?”
  说话间,天空中已是风起云涌,乌云蔽日,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郁风家的稻子差不多运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毓华与二爹爹家的稻子全都运回家了,两人一前一后推着独轮车前来帮忙。
  人多办事快,感觉没多久,郁风家的稻子也全都运回家了。母亲又是递烟,又是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
  就在这时,风吹得更加猛烈了,居然将乌云给吹跑了,只落下几滴浓重的水珠。
  又过了几天,地里的稻草也晒干了。
  农村,烧火做饭,离不开稻草。虽然不值钱,但将几亩地的干稻草捆扎起来,运回去,堆成高高的草垛,却是一项非常耗费人力的工程。

  郁风的三个姑姑家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征收了,也就没有了忙乎了几十年的农忙了。
  捆稻草是女人干的活儿。母亲分别给三个姑姑打了电话。大姑姑与三姑姑允诺第二天过来;二姑姑说第二天二姑父不在家,她又不会骑自行车,所以来不了。
  到了第二天九十点钟的样子,三姑姑骑着三轮车带着大姑姑一起过来了。
  母亲早已下地去了。她们向父亲与奶奶打个招呼,问了问情况,也下地去了。不用问,就能到达目的地。她们对前进生产队的田地位置了如指掌,她们做姑娘的时候,就曾经整日整日地在那里劳作过。

  中午吃饭的时候,郁风的两个姑姑端着饭碗,相互看了看,迟迟不动筷子。母亲知道她们是有所担心,便对她们说道:“风爸爸的碗筷,我都是单独洗,单独存放的。不要紧的。”
  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三姑姑先回去了。她得接上幼儿园的小孙女放学。
  临走之前,母亲跟三姑姑说好,麻烦她明天再过来一趟。
  三姑姑这边刚走,大姑姑那边就明显沉不住气了。对母亲说道:“王龙家,这几天差不多抢种了两亩多地,我们家才抢了半亩多。”
  王龙是大姑姑的老邻居。
  大姑姑家所在生产队的土地几年前就已经全部被征收了。原先的庄稼地正陆陆续续地盖了厂房。还没有盖厂房的土地可以继续种庄稼,但随时有被占用的可能。如果被占用,政府会补偿已经种上的庄稼的损失。
  因为这些可耕地随时都会变化,每年都在缩小,所以无法再分配了。再说了,每家每户已经拿过土地补偿款了,这是凭空所得。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先占先得。每次收完庄稼,家家户户抢种下一个季节的农作物。下手迟了,就不是你的了。
  庄户人家世居于此,许多人家都沾亲带故,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这个抢种的过程中,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不能抢得太多了,否则你就不好做人了。
  母亲陪着笑脸对大姑姑说道:“耽误你一天,少抢不少地呢!”

  大姑姑绷着脸说道:“可不是吗?”
  过了一会儿,大姑姑又说道:“明天我不能来了。再不抢,就没有了!”
  母亲只好说道:“好哎,好哎。”
  又捆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姑姑说道:“这个三精皮,老早就回去了,也不等等我,害得我得走回去。要走不少的路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