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
第37节

作者: 潇湘观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7-28 22:50:34

  当然,这里的保守派并非保皇派,他们也旗帜鲜明的维护北美人的利益,只不过不赞成激进手段而已。
  三派一争论,没完没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无论什么问题,口水战不断。由于相互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所以一方面能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服从对方,难以形成统一意志。
  大家一吵,居然争论了51天。一次会开51天,闻之令人胆寒。可怜见波士顿的老百姓,生活在盖奇的“军管”之下,气氛恐怖,市面萧条,一直苦苦坚持,等待会议结果。有的实在等不及,偷偷外逃了。
  这次会议的灵魂人物是塞缪尔和亚当斯。塞缪尔长于策划,亚当斯长于行动。台后的事,多由塞缪尔谋划,台前的事,多由亚当斯出面,两人配合密切。
  经过激烈辩论,稳健派和保守派渐渐占了上风。毕竟,独立是一种叛乱行为,多数人仍然是爱国的,对国王有很深的感情。搞叛乱,群众感情上难以接受,不会得到民意支持。再则,当时大家认为,国王是好的,事情弄得那么糟,主要是英国政府的大臣糊涂、无能、邪恶、贪婪,所以北美应该反暴政不反国王、反政府不反王权,不应宣布独立。
  当然,不独立不等于妥协,相反,要采取一切措施对抗暴政,以维护北美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秉承这样的主旨,会议决定采取政治和经济两手策略,对抗暴政。
  政治策略:发布《权利宣言》。谴责英国的高压法令,提出殖民地人民同英国公民一样,享有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由于英国国会没有殖民地代表,殖民地有权拒绝英国法令、制定自己的法律。英国未经殖民地同意,在殖民地驻军是违宪的。
日期:2010-07-28 23:06:28

  根据宣言的要求,成立不进口、不消费和不出口联合会,并发布《告大不列颠人民书和告英属美洲居民书》,向国王递交《陈情书》。如果英王不理的话,下年5月再召开大陆会议,共谋对策。
  经济策略:以“大陆联盟”的名义颁布3 项禁令。禁止从英国进口商品,禁止消费外国奢侈品,禁止向英国出口商品。号召居民除去奢华,厉行节约,发展生产,减少对英国的依赖。

  各地以“通信委员会”为依托,成立 “安全和视察委员会”,负责执行禁令,凡有违禁者,以“美洲自由之敌”论处。
  由于不想激化矛盾,大会没有同意采取军事策略。
  当时代表们心里有个小九九:先强力抵制,迫使诺思下台,让“北美的伟大朋友”----老皮特重出江湖掌权。只要他当首相,英国的高压政策就自然会废除,殖民地自然就会恢复平静。
  呵呵,经过50多天的争论,居然还抱着这样幼稚的想法,天真啊。
  肯定有人会问,我们亲爱的华盛顿先生,在这次大会上表现如何?
  首先遗憾地告诉你,华盛顿先生不善演讲,发言不多,多数代表对他的印象不深。当主持人第一次以夸奖的语气介绍他时,他还不好意思,满脸通红。
  然后神秘地告诉你,这次大会数月前,华盛顿在自己的家乡----费尔法克斯县,曾经作为主席,召开过对抗英国的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些列决议。后人发现,大陆会议通过的决议,不过是前者决议的翻版。
  塞缪尔和亚当斯折腾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达到宣布独立的目的。其他代表天天言辞激烈,高声争辩,无不认为自己才智非凡、见识高超,为大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而这个沉默的华盛顿,却在不动声色中,操纵着大家,影响着会议的进程和结果,同学们却浑然不知。
  真正的高人出现了。
日期:2010-07-30 09:28:10

  第九节思想之水沸腾了
  第一届大陆会议《权利宣言》中高唱的“自由权利”思想,是对抗英国的有力武器。这一系列思想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几十年的风云激荡,逐步在北美传播和扎根的。
  自17世纪以来,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电学等激动人心的成就,揭开了大自然的神秘面纱。人们恍然大悟,眼前的大千世界,原来是这么回事,主宰世界万事万物的,并不是天上神仙,也不是皇帝教士,而是自然规律。人们从此走出宗教愚昧,理性思维勃兴,神权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
  受此启发,人们也运用理性思维,积极探索社会科学,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英法思想家,从人类的原始社会开始,探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揭开了人类社会的惊天秘密。人们也恍然大悟,原来国家和皇帝,并不是神仙所定,也非亘古存在,只是个阶段性的东西;君权神授更是个弥天大谎,他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自此,王权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
  这些人研究后,揭示出的人类社会真相,竟来是这样的:
  人生平等。原来人一生下来是自由的,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等级之分,国王、官吏、财主并不高人一等。
  天赋人权。一切人天生就有追求生存、追求自由、追求财产(幸福)的权利,这些权利基于人的自然本性而存在,是大自然赋予的,不是国王或官员给的。既然这样,国王或官员无权剥夺人民的自然权利。
日期:2010-07-30 12:33:53

  社会契约。人们为了能够共同相处和生存发展,订立契约,出让一部分自由给国家,由国家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不受侵犯。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不是神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是人民授予的。
  主权在民。既然政府是人民契约的结果,政府的权力就是人民给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对奴役压迫人民的政府,人民有权推翻它。

  三权分立。历史证明,权力构成了对自由的极大侵犯,必须进行限制。应该把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开行使,相互制约,防止专制政权和集权统治的出现,毁灭自由。
  这些理论陆续传到北美,受到读书人的追捧。富兰克林、塞缪尔、汉考克、亚当斯、华盛顿、杰弗逊等,无不受其影响。
  当然,如果不是发生英美对抗,这些理论也就是书面上的东东,只供知识界和小知识分子自娱自乐,普通老百姓知道不知道,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让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上述思想在欧洲,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巨大的发现;而在美洲,这些思想在理论上是新颖的,在实践上却一点也不新鲜。
  原因就是,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史,就是这些思想的实践版。
  100多年前,第一批移民登陆,就没有带来官员(即使官员来了,也不会在这样的鬼地方呆下去),王权那一套,止步于大西洋东岸。在这天高皇帝远缺的蛮荒之地,人们只有团结奋斗,才能生存。是残酷的现实,逼迫人们签订了《五月花公约》,形成了契约社会,人们让出部分自由和权力,组建管理机构,公选官员,公议大事,服从法律,建立了纯粹意义上的民主社会。
日期:2010-07-30 17:33:29

  人生平等、天赋人权那就更不要讲了。大家都是移民,没有贵族官吏,没有等级观念,人身是自由的,谁也别想招惹谁。领导也不能管严了,否则老百姓就会有意见,领导就可能会换掉。就是殖民地的老板----业主想加点税,也不一定行得通,只要税比其它地方高一点,老百姓就跑了,到其它殖民地去了。

  主权在民尤其体现得明显。欧洲的民主,是从上而下开始的,美洲的民主 ,是从下而上延伸的。先有村、后有镇、再有县、最后才有州,步步搞选举,层层有议会,是老百姓决定上层建筑。大事由议会决定,表现不佳的官员,随时可能下台;总督不听话,就会扣工资。富兰克林就曾在宾夕法尼亚,发动议会和群众,与不得人心的业主斗争,几个回合之后,向国王参了一本,把业主给休了,呵呵,等于是员工把老板给炒了。

  三权分立已具雏形。立法归议会,行政归总督,司法归法庭,议会和总督相互制约,谁也别想专权。只有司法对议会和总督的制约还不够。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已经离最后一步不远了。
  北美这种现象,无论如何都叫人大吃一惊。那些个思想家们上溯上古,东研中国,西究印第安社会,再详细考察欧洲史,才得出上述结论,而在美洲,却天然地、近乎完美地演绎了这些思想。
  这真的让人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北美历史在前,思想家们的结论在后,人们会怀疑,是不是思想家们在导演北美殖民地的历史进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