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之谁是凶手》
第31节

作者: 月下小凡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孩子之后确实复读了一年。”然后,老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抿着嘴,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应该啊,以他的成绩,在第一次高考时,不应该只考了那么个分数,之后也更不应该要复读。”
  “他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了?”欧阳问。
  老爷子仔细想了想,说:“这孩子,平时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成绩十分拔尖,还得过全省的奥数冠军。我是数学老师,但实话实说,教出来的奥数冠军不多,满打满算也就7个,他就是其中之一,还是我教出来的第一个冠军。”
  这应该也是让老爷子对王康记忆这么深刻,谈起他来还能如数家珍一般的原因。老刘和欧阳心想。
  “但是高考前两三个月,他回了一趟堰城,之后的学习成绩就突然呈断崖式下降。”
  “我担心他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给他造成了心理负担,所以找他谈话。但是他告诉我……他失恋了,不想读书。那孩子平时话很少,几乎没什么朋友,居然也能早恋。但是他长得高高帅帅,学习成绩又好,有女同学喜欢也正常,而且早恋这种事,学生们都会瞒着老师,所以我不知道也算正常。”

  “我问他和他谈朋友的女孩是谁,他却和我说什么买卖不在仁义在,虽然他和那个女孩分手了,但也不会出卖她,所以要我别问了。我当时又好气又好笑,但转念一想,既然他们已经分手了,那也没有继续追究的必要,就转而劝他别瞎想,赶紧调整好心态投入学习。”
  “那段时间,他不怎么爱学习。也许是没了学习上的压力,所以虽然失恋,却阳光开朗了很多,话也多了,有时候还会和我开玩笑。这大概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他不搞学习肯定不行啊。他压力小了,我压力就大了啊。一个尖子生,突然变成这样,学校老是拿我是问。”
  “我只能对他一天一劝导,三天一教育,六天一训斥,但他每回都应得很好,就算我对他发脾气,他也一副乖乖受教的样子。但一转过身,我的话就全成了耳边风,他上课还是睡觉,模考成绩还是惨不忍睹,接连几次创下学校有史以来的最低分,一次比一次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直接把学校的平均成绩拉低了好几个档次。”
  “我也联系过家长。他家长也很着急,但是鞭长莫及,中间倒也来了一趟学校,和他单独呆了一天,但是没什么效果,临走前和我说,王康承诺会好好读书,也一定会考个好大学,要我们都放心,但他需要点时间走出来,他家长也知道高考在即,没有时间给他搞什么走出失恋这一套。但王康这孩子性子倔,认定的事很难改变,她怎么说也没用,还说实在不行,干脆就让他复读,直到他考个好大学为止。”

  “家长既然都这么说了,我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干脆就任由他彻底放飞自我。”
  “至于高考成绩,毫无意外,刷新了我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毕业生高考的最低成绩,这个记录现在还在,没人能打破。”
  “再之后,他当真又留在学校复读,但也变得和从前一样,不说话,不和人交流,成绩倒也直线上升,又在全班名列前茅。最后,高考成绩也很出色,考取了省内的一所985大学,算是兑现了他之前的承诺。”
  “他在学校,一个交心的朋友都没有?”欧阳问。
  二人很快记下了张望这个名字。
  刘老又说:“那孩子高考毕业后,在大学期间还回学校来看过我几回,都是在寒暑假。后来大学毕业,应该是忙于工作,就没怎么来过。早几年逢年过节的时候,也给我打过电话,后来联系越来越少,到现在基本就断了联系。”
  二人眼睛一亮。
  老刘问:“他来看您时,还有在电话里头,都和您聊些什么?比如,有没有聊他的工作和家庭?”

  “那小子读大学后性格开朗了很多,应当是没什么学习压力的原因,在我面前也是一副没大没小的样子。读大学时,向我抱怨,说功课太难了,他学起来很吃力。我说他肯定是没用心,不务正业去了,不然以他的底子,大学的课程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难。他还是一副乖乖受教的样子。”
  “但是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我问他有没有什么人生规划,是打算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结果他说他没想那么远,挂科太多,大概只能拿个肄业证,拿不到毕业证了。”
  “我很生气,也知道之前对他的教育都成了耳边风,那小子在大学期间根本就没将心思用在学习上,就和他说,要是连毕业证都拿不到,以后就别说认识我,更别到我这儿来了,我丢不起这个人。”
  “他在大学期间,没将心思用在学习上,主要是干什么去了,谈对象?”欧阳问。
  “我也这么问过他,还教育他女朋友可以谈,但也不能荒废学业,要两手抓两手硬。但是,他吊儿郎当的和我说,他喜欢男人,才不会谈什么女朋友。我气不打一处来,别人读书,能读出颜如玉和黄金屋,怎么到了他这里,不但读不出来个毕业证,连个对象都没谈,那他这四年大学不是纯粹在浪费生命,白读了?”

  刘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补充道:“没读到书,但是能谈个对象,毕业后就结婚,那也是有所收获。他这完全就是瞎子点蜡烛,白瞎。”
  “所以,他这四年干什么去了,我也不清楚。估计他自己都说不上来,无外乎就是稀里糊涂吃喝玩乐,懵懵懂懂打球打游戏去了。”
  “后来,他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候给我打了电话报喜,估计毕业证应该还是拿到了。”
  “但在那一年年底,他又打电话给我,才知道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误入了传销组织。”
  “好在那孩子机灵。在确认是传销组织后,就光吃饭不做事,一上课就睡觉,一吃饭就精神,要他拉人入伙,他也应得很好,但就是没行动。晚上睡觉打呼噜、磨牙、放屁,吵得一房间的人没法睡觉,都向组织投诉他,说不愿意和他一个屋。还假装梦游,深更半夜起来,揣着一把水果刀,像僵尸一样在房间走来走去,什么都不干,这样坚持了大半个月,才被起夜的人看到,把一屋的人吓了个半死。最后,让他一人睡了个小房间,还在每晚睡觉前将他的房门锁死。更恶心人的是,那孩子还故意调戏男学员。最终,他们忍无可忍,就把他开除了。”

  听到这里,老刘和彭杰,还有王星,都有点儿哭笑不得。
  “之后,他的工作比较顺利。他学的是理工类,但是不愿意考编、搞研究,反而喜欢做销售,贵金属、保险、房地产,他都干过。之后又创业,创业后和我的联系就很少了,估计是创业压力很大的原因,后来基本就没联系了。但是,他结婚,还有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打了电话给我报喜。”
  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
  但问及王康妻儿的姓名,在哪一领域创业,创办的企业名称之类,刘老又表示不知情。

  至于王康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按照刘老的回忆,应该不恶劣,至于有没有什么隐藏的矛盾,刘老也不知情。而王康的双胞胎哥哥王安,老刘在听说还有这么一号人时,满脸惊讶,也表示完全不知道王康居然还是双胞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