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传说》
第12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家内家外的活计,等小三儿起床或饭后一看,哟,爸妈和两位兄长做完了。
  既然无事可做,大树底下乘凉去啰。

  日期:2012-03-31 21:43:30
  久而久之,小三儿习以为常。
  再往后,哪怕是见了扫把倒在地上,他也会绕着走了。
  事不为不成,地不种不会。故刘三成年以后,自然就对地里的庄稼一窍不通。
  日期:2012-03-31 21:44:28

  如果还有疑问,想想下面的问题吧。
  今天的城里人,当年在农村玩泥巴长大的,应不在少数。可是,擅长修理地球全套本事的,多少?
  此话真假,朋友们,请扪心自问吧。
  日期:2012-03-31 21:44:49
  虽然,刘三不会务农,也不能经商,但三十而立,年近三十的他,独立赚钱养活自家是必须的。
  毕竟,父母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

  日期:2012-03-31 21:45:30
  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他得填饱肚子以便找工作,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东家蹭顿饭,西家欠点酒钱。
  于是,在乡亲们的眼中,刘三是一个典型的人见人厌的二流子、小混混。
  日期:2012-03-31 21:45:52
  而刘三呢,感觉很委曲:我自家种不出来东西,不在大家锅里舀饭吃,难不成想饿死我?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难道连不是人的上天都不如?
  因此,刘三很郁闷,也很气愤。

  这,成为他革命成功后拒绝承认丰县是老家的起因。
  日期:2012-03-31 21:47:08
  天无绝人之路。
  这句话,不知是谁开头说的,反正是说得真的不错。
  一日,年满三十的刘三,因为在本乡本土像老鼠一样人见人恨,故只身跑进县城瞎转,碰运气。

  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好事,让他给逮着了。
  日期:2012-03-31 21:47:33
  他巧遇县政府门口张榜招用杂工,正在火热报名中。
  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下乡收税耀武扬威的官员形象。
  刘三心里兴奋得,跟捡破烂的意外望见垃圾堆里有一张百元大钞似的,立即跑步进场报了名。
  日期:2012-03-31 21:48:32

  若非本次巧遇,幸运步入此途,刘三注定成为,一辈子都找不到工作、游手好闲的老二流子。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
  因此,而立之年的刘三,意外地走上了,和父辈、兄长们不一样的崭新人生旅途。
  日期:2012-03-31 21:48:57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刘三一无钱,二无有权亲朋好友,三无文化知识。
  这样一个“三无”人员,居然进入县政府,虽然是从事杂务,也算奇怪的事。

  日期:2012-03-31 21:49:28
  其实一点不奇怪。
  刘三不会农活不会经商,那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相反,他还是相当有特长的,后来的历史也能充分印证这一点。那就是:
  聪敏见机,能忍能耐。
  日期:2012-03-31 21:49:52

  这些特长,从何而来的呢?
  难道就像封建历史学家写的那样,他是天之骄子,所以天纵英明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下面,就为大家做个详细的分析。
  日期:2012-03-31 21:50:13
  能忍能耐,源于刘三打小起,睁眼就见到,农民朋友修理地球,数十年不离不弃,非常能忍能耐。

  为了生活,不忍不耐,行么?
  日期:2012-03-31 21:50:35
  所以,有人讲,人是环境的动物。
  离开身边环境,人就不成其为人。
  不知不觉之中,刘三耳濡目染,潜意识地沾上此习。
  日期:2012-03-31 21:51:55

  稍长,他想明白了:
  不是农民伯伯有多么的热爱这一作业,而是因为他们要吃饭要活命,离不开这块地,不得不热爱这块地。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地方,舍此生产,别无他途。
  日期:2012-03-31 21:52:37
  换在今天,如果能够外出务工,或者经商赚钱,还有几个年轻人,志愿留在农村,专心传统农业而无怨无悔?
  如果不信,大家可到现在的农村,实地考察一番。
  日期:2012-03-31 21:53:29

  那么,刘三聪敏见机,又从何而来的呢?
  作为家里排行靠后的男孩,父宠母爱,理所当然。
  但他的两个哥哥,毕竟也是孩子。
  见到父母吃饭或者干活,均偏向弟弟,一碗水很少端平过,加上弟弟年幼,不懂礼让,恃宠而骄。
  在哥哥们心里,或多或少,难免不平。
  日期:2012-03-31 21:53:51
  物不平则鸣。

  趁着父母没在小三儿身边保驾的机会,兴趣高涨时敲打一下平时仗着父母撑腰而狐假虎威的小弟,对他们来讲,也算稀松平常小事。
  日期:2012-03-31 21:54:21
  形势逼人,小三儿如果不够见机不够聪敏,还不被两个哥哥玩成废人呀?
  刘家小三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懂得:
  弱者,如果与强者硬拼,吃亏的总是弱者。
  因此,在父母不能提供全天候保护的情况下,要想头上少长包,就不能和相对强权的兄长,搞拳来脚往的对抗赛。
  日期:2012-03-31 21:54:52

  再后来,成年刘三进一步明白了:
  对弱者,可以战而胜之,但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若能不战而胜,更好;
  对强者,绝对不能搞针锋相对,而要避其锋芒,同时联合外力,化弱为强,找机会征服强权。
  日期:2012-03-31 21:55:47
  总之,刘三凭着上述特长,进入帝国县政府务工赚钱谋生,开始了崭新而独立的打工仔生活。
  打这以后,人家刘三进步多了,再也不是啃老一族,而是有一分钱花两分钱的快乐透支族了。

  日期:2012-03-31 21:56:17
  钱,不就是铁么,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如果搁在家里不流通,不就相当于几块占地的废铁?
  还是用了它吧,用掉安全又开心。
  日期:2012-04-01 23:13:19
  2.陷身草莽
  务工期间,闲来无事的时候,吊儿郎当的刘三,非常爱好以酒代茶,以酒会友。

  通过这一活动,他结识了一些朋友,如文人出身的公务员萧何、曹参,社会闲散人员樊哙、周勃,等等。
  日期:2012-04-01 23:13:40
  也就这个时候,刘三成功地解决了个人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与一个姓曹的女人非法同丨居丨,生下一个胖儿子,小名肥儿,大名刘肥。
  日期:2012-04-01 23:14:09

  喜得贵子,本是许多家庭的大好喜事。
  但有句老话,叫宁添一斗,不添一口。
  人丁兴旺,对于无产者刘三而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美好时代,就像滔滔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
  日期:2012-04-01 23:15:26
  迫于生活的压力,刘三找到好朋友萧何,请他务必看在饭桌交情的份上,帮忙安排工资高点的工作。

  经萧何做工作,刘三尽管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箩筐,县府仍安排他到泗水亭这个地方,担任一亭之长。
  日期:2012-04-01 23:15:48
  当时的亭长一职,在政治上的规格,大概介于今天的村主任与乡长之间。
  但实惠远远超过今天的乡村干部:
  有权截留苛捐杂税中一部分归己。

  当了亭长的刘三,总算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日期:2012-04-01 23:16:48
  有一次,他因公出差去首都咸阳,偶然在远处望见,爱走四方的秦始皇。
  他见到始皇帝出游时那个浩浩荡荡、众人跪迎的宏大排场,眼红不已,情不自禁地高呼:
  妈的个蛋,做男人就应该这样!

  日期:2012-04-01 23:17:09
  鲁迅先生曾讲:“妈的”,堪称中国的国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