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系统性大行情研究先行者落户天涯》
第52节

作者: 大行情研究第一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仁超,浸淫股海四十年,赤贫之身,积聚成亿万资财。经港股数轮熊市而不倒,定有超人之处。他认为:“A股由2010年7月2日起已进入牛市二期,2011年定会突破2010年11月创下的高点3186点,下次的支撑位是2800点以下2573点之上,预计牛市二期将持续到2012年下半年。”“换言之,中国上证指数自2008年11月起进入另一牛市。此次牛市一期高丨潮丨在2009年8月4日3478点,获利回吐到2010年7月2日2320点结束,而后进入牛市二期。”市场走势未如曹断言,其对港股的判断也每每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拥有28年增长147倍优良业绩,管理资金规模曾高达120亿美元的欧洲明星基金经理安东尼?波顿,2010年高度看好中国奇迹,高调复出,执掌一只中国概念基金。数据显示,波顿管理的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目前股价为75英镑,较年初下跌接近4成,并跌破资产净值。此前不久投资者还愿意为波顿的招牌支付20%的溢价。港股投资的霸王国际从高点6.6港元,下跌至0.7港元,跌幅89%。2011年8月24日,富达基金在场外大手减持霸王3755.2万股,均价0.89元,涉及交易金额3342万元,持股量由5.57%降至4.48%。富达于2009年12月首次申报持有霸王逾5%股权,增持价高达5.5元,24日该基金减持当日的收盘价较之最高增持价下跌了84%。其投资的西安保润,最终退市(与我们投资的福记食品同类,不同的是——波顿全程追随)。中国奇迹令波顿30年的金字招牌晚节不保。

  巴菲特投资的比亚迪股份,狂升10倍,再暴跌8成,风云跌宕,上演了一幕完美的过山车剧景。
  思捷环球——港股消费行业中品牌服装大蓝筹,曾经成长骄人,10年涨幅88倍。2007年开始,业绩大幅倒退,股价也江河日下,从120港元跌至7.6港元,跌幅93.7%,可谓惨烈。
  苏宁电器——A股的业绩成长和股价涨幅双料王,尽管其业绩仍在增长,只是增幅放缓,加上电商的预期冲击,股价横遭腰斩。
  股市老鸟、业界牛企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神——上帝在心中。谁都不可以一直不错,永远正确。是人总会犯诨。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尽量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重复。
  许多半吊子价值投资者漠视估值,喜欢将“特许权、护城河”挂于嘴边,有多少企业拥有特许权?什么是真正的护城河?有几个人能慧眼甄别?
  大行情认为:上述人物错在:或者以预测代替实际,或者简单按照历史数据推断未来。
  大行情认为:资本后市场最不变的规律是变异,也就是大部分规律只在一时一段起作用,都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大行情认为:大资金入场推动股市上涨的规律永远不会过时,A股与西方的区别在于,A股的大资金推动是明显周期性的爆发性的,而西方股市是较为均匀的;或者说西方股市始终有长线资金存在,而A股中的主流机构都是大散户,都是波段式大投机分子。

  中线为主、周期性把握大行情的操作是最适合A股的生存赢利方法,最稳定、最安全,从赢利和身心健康而言可谓最好的投资方式。
  日期:2012-01-03 16:45:29
   2011年小结2012年赢利展望
  2011年已经过去,继2010年赢利40%左右后,2011年再次实现赢利,与可能存在的天才级短线高手相比,赢利幅度不大,仅仅不到5%;但与业绩第一名的公募基金亏损8%多相比,与众多清盘的私募基金相比,与不少亏损的名家相比,应该感到知足。巴菲特“牛市少赚,熊市少亏”应该成为所有投资人的业绩底线,可惜A股的基金大部分难以及格。

  与巴菲特“牛市少赚,熊市少亏”有所不同,我的投资要求是:熊市少亏,牛市大赚。2011年的赢利来源于有限的几次短线操作,盈亏加减,结果为正收益。大行情赢利模式于我已是轻车熟路,大行情之外,本人正研究另一种震荡市赢利模式,总结、验证、推翻、修改、重来,不下5种以上辛苦总结的操作模式先后被自我否定抛弃,相信最后一种模式也许会在2012年开花结果。我不否认任何一种投资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只是成功获得均需要几个常人难以符合的条件:一是8年以上股龄;二是8年之后继续长年累月始终如新婚蜜月般热爱股市研究股市。无论何种赢利模式,我都追求最大的确定性,从而我所研究的此赢利模式必然体现为“出现次数少但一年必然出现几次、一旦符合标准失误率很低”的特点。如果做不到上述两个条件的敬业精神,你当然不要异想天开这山望那山高,于常人来说,尽量减少操作,只做大致能看的出的大行情就足以实现投资赢利,就足以在工资以外再得一份额外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不必听众多外行股评人士的唧唧喳喳谬论,我相信2012年的股市机会不会再差于2011年,即便上半年继续破位新低下跌,年内也会出现一波指数超过30%的大反弹行情,对此我们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012年我将在2011年4月开帖至今准确判断没有大行情的基础上,力求准确破译下波大行情启动,并提供几个主流操作板块,以真实演示股市可以择市的大是大非课题,并与大家同步收获一波大行情的胜利果实。
  赢利50%以上,2012年极有希望!
  日期:2012-01-04 08:53:53
  约六成私募颗粒无收 精英回流公募老总被逼走人

  2012-01-04 08:06:01广州日报字号:T|T
  正当大家喜迎新年之际,深圳一家小型 私募基金 的董事长却在忙着和客户及 信托公司 沟通清盘的事情。“阳光私募迎来了行业诞生以来的首次大洗牌。”暴利、强庄、彪悍等光环一层层被剥落,巨亏、清盘、并购、募集延期、公司裁员成为私募们的主旋律。
  2011年,私募江湖,风流似被雨打风吹去!在经过七年的高速发展后,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如果这种“没饭吃”的行情持续,将不断有小私募撑不下去而倒闭。
  倒闭之忧:
  四产品未满“周岁”已夭折
  “这是2007年11月发行的产品,正好遇上2008年的暴跌。现在产品运作满4年,但净值还在0.7元附近,若要回到1元的成本线净值还要上涨42%。但未来两三年内几乎都看不到希望。”面对回本遥遥无期,深圳这家小私募基金不得不清盘退出。

  2011年5月,成都阳光私募 鼎弘义(博 吧) 忽然宣布解散旗下唯一一只信托产品“鼎弘义1期”,总经理 张诚 解释为由于产品规模过小导致清盘。由此,一轮“清盘潮”开始席卷私募界。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6日,2011年已有153只私募产品清盘,2010年该数字仅为83只。另外,还有140余只产品因业绩差或客户赎回导致规模缩水,走到了清盘边缘。同时,竟有产品未满“周岁”已告夭折。好买数据显示,2011年成立的屹立东方、鼎汇盈复利1期、精九1期、优化趋势策略四只 阳光私募产品 已经宣告清盘,其中,寿命最短者仅历时3个月。

  融智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晓武表示,私募并购买卖,发行产品失败的现象也陆续出现。
  “如果这种熊市再持续一年半载的话,估计很多小私募将很难扛得住。”深圳市 挺浩投资(博 吧) 董事长 康浩平 也表示。实际上,2011年,阳光私募行业的并购重组已轰轰烈烈。2月底,宝银投资董事长 崔军 并购 创赢理财(博 吧) ,“创赢理财1号”正式更换管理人,拉开大幕。据私募排排网统计,2011年有4 家 阳光私募公司 的旗下产品被并购重组。

  成本之重:负债经营 私募精英回流公募
  “防火防盗防跳槽”成了年底时业内人士自嘲的惯用语,没有业绩提成,只能负债经营,曾经吸引无数证券精英竞折腰的私募行业,如今却频频出现投研人员加速撤离、回流公募的现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