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给大家提供一下思路,说来也简单,因为每一个进步层级其实都是捅破一层窗户纸。如何判断大行情是否启动?就看市场上涨时是普涨还是结构性上涨,前者是更大级别大行情,后者是一般级别大行情。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说的结构性上涨仅指2类白马权重板块的上涨而非目前的8类小盘股上涨,比如2003年11月启动的那波大行情就是结构性2类板块启动的大行情。
为什么现在的上涨不是大行情呢?很明显现在的大部分主流板块都没有启动,仅仅是8类小盘题材股的独角戏,而且其中的个股行情大部分为游资掌控主导,资金的稳定性差,行情的持续时间短,这类行情如能在底点介入,最好就做前面一小波,因为后面赢利难度越来越大,比如现在。
如为大行情启动,场外大资金一定是跑步进场抢筹的,何谓跑步进场抢筹?那就是买到不能买进为止,何谓买到不能买进为止?那就是涨停板!对于超级大盘股,至少也是7%以上的放量上涨。这是我的系统对大行情启动时板块运行的明确界定,当然这些板块不一定是同步表现,也可以是接力式进行。
大资金抢筹的板块越多越充分,行情级别越大。象现在,证券、银行、保险明显没有启动,地产、有色、煤炭、机械、汽车同样没有启动,启动的只是8类小盘股,所以大行情没有启动。
当然现在说大行情没有启动不等于后面不会启动,何时启动不必预测,看市场实际表现即可。
按照我今天的帖子内容所展示的方法,在大行情判断方面,相信大部分朋友据此足以战胜90%以上的证券专家。只要你有等待的耐力,坚持1-2年做一次,股票市场就是1-2年提一次大赚赢利的提款机。
大行情系统的最高境界就是凝聚浓缩所有市场现象为一点,几秒钟即可判断出大行情是否启动,这方面希望朋友们继续努力精进吧。
日期:2011-11-17 08:30:43
谢谢朋友们对本帖的及时整理,你们辛苦了。下一步我将集中精力开始精选个股工作,希望在下轮大行情中投资收益不仅超越大盘,而且要大幅超越同期大盘。比如在2008年10月启动的一轮指数翻番大行情中,低估高成长的装饰装修股002081大幅上涨接近15倍,类似的牛股肯定还会产生,只是数量不多,难度较大,需要大量排查仔细甄别。
当然,如果发现不了这样的牛股,在大行情启动时买入业绩较好的白马类主流板块龙头也是不错的,其收益都会明显超越同期大盘涨幅。
日期:2011-11-17 13:15:12
在一波大行情中,选中一只10倍牛股不仅是技术,也有运气的成分在,我们只要赢利能明显超越大盘就很好了,而且只要你做一次大赚一次,一切都会有的,所以大家也不要期望过高,因为目前这个市场,尤其小盘股,大部分都不符合低估高成长的标准,选不出大牛股也是正常的。
日期:2011-11-18 15:10:53
为什么要笨笨地长期等待?就因为A股熊长牛短而且大起大落周期循环,这是A股的宿命!一定要认清这个血淋淋的现实。
日期:2011-11-21 11:13:41
大家继续耐心等待,后市总体仍不乐观,对空仓者而言,不怕后面继续新低下跌幅,因为那意味着一旦行情启动,上涨赢利更大。
日期:2011-11-22 08:16:19
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黑天鹅?风雨飘摇的股市如何避险?
只要秉持“大行情不启动不入场”的原则,就可躲过一切股灾高枕无忧。
日期:2011-11-22 16:11:44
解密历史怪圈 外资减持中资银行与A股逆势上涨
www.eastmoney.com2011年11月22日 07:33证券日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24)
现价:2412.63 涨跌:-2.50 涨幅:-0.10% 总手:58360323 金额(万):5153080 换手率:1.88%
11月9日高盛减持了17.52亿股工行H股股份,而美国银行也在11月11日和14日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几家机构投资者转让约104亿股建行H股股份,外资减持中资银行股潮再次袭来,使战略投资者对待中资银行的态度成为热门话题。
观察历史不难发现,外资减持中资银行股往往选择在指数面临方向选择的时刻,而且历次外资减持中资银行股后,沪指大都会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
主力资金流入个股(11/22)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2009年初5家外资机构减持中资银行
突破2000点关口大涨400多点
2008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H股一批限售股解禁。当时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瑞士银行就公告称,已将其所持33.78亿股H股、占中行总股本1.33%的股份(占中行H股总股本的4.44%)通过配售方式向机构投资者悉数售出。配售价较中行H股较此前收盘价2.12港元折价12%。
中行2006年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募股说明书显示,瑞银2005年以4.916亿美元收购了上述股份,2008年底套现8.08亿美元,折合港币63.43亿港元。瑞银减持中行股份在当年并非个案,当时另外一家中行的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也在限售股锁定期结束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售出持有的中行108.09亿股H股,占中行总股本的4.26%。
其实2009年初不仅中行遭遇外资抛售,建行也遭到美银的抛售,资料显示,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3.92港元的固定价格出售56.2亿股中国建设银行的股票,比建行在此前一天的收盘价4.45港元大幅折让11.9%。以2009年1月5日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汇价计算,美银减持套现28亿美元。而2005年美国银行入股建行的价格是1.32港元,此次出售建行股份,美国银行净赚18.85亿美元。同年1月9日,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摩根大通抛售了507万股招商银行(600036)H股,每股作价13.6港元,套现6895.2万港元。而就在摩根大通减持的第二个交易日——当年1月12日,韩国投资大师朴炫柱旗下的未来资产也减持了252.1万股招商银行H股,每股作价为13.694港元,股份总值3450万港元。减持股份后,未来资产的好仓持股量也从2008年12月31日的7.09%降低至6.99%。
从2009年初外资大举减持中资银行股前后上证指数的运行情况看,此前上证指数在2008年10月28日探明1664.93点历史大底, 2008年11月和2008年12月多头多次上攻指数的2000点关口都受阻回落, 2008年12月23日上证指数更是失守30日均线(1965点),12月24日到12日31日连续5个交易日都报收在30日均线下,市场情绪一片悲观。2009年1月初,伴随着外资大举减持中资银行股的消息袭来,不少跟风的投资者交出了“廉价的筹码”,但市场多头却在此时吹响冲锋号,一举收复2000关口,并在2009年2月17日最高探至2402.81点,大涨400多点。2009年3月经过回抽确认2000点关口后上证指数向年线(2489点附近)进发,走出单边上涨行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