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系统性大行情研究先行者落户天涯》
第31节

作者: 大行情研究第一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股道至简”-------复杂而高深的技术套路或理论永远不是股市成功者的亲朋好友。投资人要在股市中盈利,其投资思想必须绝对正确,投资方式力求至简。在此我不用方法或策略一词,完全是因为它们太容易让投资人偏离出股市盈利的正轨了。股市中长期稳健盈利并不在拥有所谓高超看盘技术或理论或方法或策略,而在于投资人是否始终拥有正确的投资思想。只要思想一混乱,投资人的盈利行为就会大打折扣。

  太聪明的人在股市中不一定会成功。股市就象一座迷宫,许多的人准备了尽可能多的方法技术,试图穿过迷宫就能随意掘金。然而这些尽可能多的方法技术和理论让他们痴迷,让他们思维混乱,看不清大势,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大局观,反而是更偏离了股市的本质,离盈利越来越远。这种感觉是我征战股市多年的一种深层感悟,不知其它资深人士有否同感。这真是一个矛盾误区,我们在股市中懂得越多,我们盈利却越来越困难。深思之后,我终于明白,股道至简,我们丢弃了最宝贵的东西,却让错误的另一半主导了我们的思维。原来如此!!!

  股市是海洋,深不见底,有太多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也许穷尽一生都不能令我们满足。我是那么的深爱着这投资的事业,喜、怒、哀、乐都尝遍!
  股市如人生,总会跌宕起伏,不会平平坦坦,一帆风顺。股市亦如棋,一招不慎,则可全盘皆输。
  纵观中外投资大家成功之道,其集大成的重要原因不在于追逐股票日间的追涨杀跌,而在于他们的大局观和事业心。这些成功的人士,无一不将投资作为毕生的事业来经营。在他们集大成之前,无一不是经历了多年的股市沉浮,才真正领悟了股市操作的真谛。巴菲特早年也曾经沉迷于股市,但他很快看清了什么才是应该做的。江恩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研读自然历史、经济、股票交易的历史,才成就江恩理论。大炒家利物莫尔花费近十二年的的时间才真正完成了股票交易的学习,悟出真道。暂时的失败和破产并没有击垮他们,反而是更坚定了他们获取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他们的坚毅和执着追求也最终获得了回报,并将创立的理论和投资思想影响着几代人。

  世间总把巴菲特、林奇、费雪等人和江恩、利物莫尔列为平行线上的两类人,人为将他们划分为价值成长理论和技术分析理论的代表。可我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共通性。说巴菲特、林奇、费雪等人不看介入时机只是很片面的说法,巴菲特为何不在20世纪70年代就买入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为什么不在六十年代、偏偏等到八九十年代才操作?难道就单单考虑内在价值问题吗?其实时间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并不承认这一点。时间是令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巴菲特也不会承认这一点,然而若几百年后的人们在研究股市历史时,首先看的一点就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特定的时间段造就特定的事。我们无法想像在明清时代会出现计算机,但为什么就不能在此时出现,难道就单单是因为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头脑就一定比古代人聪明吗?为什么不在20世纪30年代就创立新中国,为什么邓小平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设计师?窃认为一切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共振。

  分析投资大师们的操作实例,我们会惊叹于他们对于时机、价格、股票的精确把握。他们对于自身操作的极端自信,他们均拥有极高的情商指数严于自律,他们对于进出场时机的把握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性。
  是的,股票交易不是一门科学(众多成功者之言)。它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艺术。聪明人并不一定能从股市中赚到钱。股市往往垂青于大智若愚者。这真象人生,北大的孔庆东在深入研究金庸著作时曾尖锐的道出人世间的一个怪现象: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往往吃不到“天鹅肉”,而这“天鹅肉”却偏偏被“癞蛤蟆”得到了。分析其原因,在于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太高傲,不肯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至死也不明白天鹅需要什么。而“癞蛤蟆”看似平庸却深明为世之道,它们非常明白天鹅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取悦天鹅并最终得到了它。90%的投资大众就象是正人君子、风流才子,总想战胜股市,妄想找到一种秘芨而一劳永逸,然而他们总也不得法,只好在股市郁郁而终。他们至死都不明白:股市不是拿来战胜的,只有“取悦”股市,顺势而为,才能取得股市的垂青,获取大利。

  在正确选择股票、操作时机与价格外,能让投资大师们获取大利的另一关键要素是他们平和的耐心。这是股市的命脉,也是股市的“七寸”所在。四要素必须同时发挥效用,和谐共振。少了其中之一,都会令投资人得不偿失。在正确的时机和价位买入正确的股票后,耐心持有集中持有,远离股市,坚定持仓(达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持仓不动直到在另一个正确的时机和价位抛出,这是股市盈利的唯一正途。股市中赚到大钱不在于日间的追涨杀跌,频繁交易追逐热点,而在正确的时机和价位买入正确的股票后持仓不动,中外成功投资大家在这一点上惊人的相似!90%的投资大众不会认可这一点,他们的操作行为与投资大师们背道而弛,急功近利的思想左右了他们,他们无法摆脱频繁交易的行为因为他们妄想一夜暴富,万劫不复的深渊和恶性循环等待着他们。很多时候我们在短期内获取了大利,沾沾自喜没有几天,太快赚来的钱又很快的还给了市场,我们经常会很痛恨自己,然后在技术、心态等方面力图寻找到改进办法,但最终还是会重复这种恶性循环,这是为什么?我曾经为此想得焦头烂额。这是股市中投资者的通病。其实这就是股市的规律,股市中没有快钱,效率论在股市中永远站不住脚,在股市做多错多。在股市中赚来的钱为什么总不能留住?如何留住?如何象巴菲特、林奇那样中长期都能稳健获利?这才是我们在股市征战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

  成功投资大师们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那样的质朴和简单得足以让90%的投资大众(包括本人)忽略。我们总是沉迷于游戏之中,却只有少数人会去关注游戏的规则,所以只有这少数人能够玩赢游戏,享受其中的乐趣!
  来自万岩博客
  日期:2011-07-06 08:01:11
  -----------------------------
  带头大哥说:别相信经济学家那张嘴

  我尊重叶女士在经济方面的权威,何况当年我出事,叶女士曾经撰文呼吁不要针对个案应该尊重法律。如此立挺,在下感激。但是股票市场是个较真的地方。我不允许有错误的观点存在,尤其在我最擅长的领域中。从中国股票历史上看。经济学家从来就没预测对股市。现在是2011年7月5日。2011年底前深圳必过2万点,上海必过5000点。[

  建议少预测或不以预测决定投资。
  日期:2011-07-06 15:58:07
  等待买进——买进——等待卖出——卖出——等待再次买进。。。。。。
  目前还处于等待买进时段,情势不明,希望不大。
  日期:2011-07-06 16:52:41

  王小平:曾国藩说“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作为一名投资者,不要奢望每次交易都能全身而退或买卖在最佳位置,要心存“求缺”思维,放弃“求全”理念。只有界定自己的能力圈,抛弃完美的幻想,有所不为,才能稳步前行。。。。。。

  日期:2011-07-07 07:39:28
  震荡弱市的危害
  儿子炒股亏30万元 54岁母亲欲卖肾卖肝还债
  2011年07月06日16:35人民网姚克勤我要评论(301) 字号:T|T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