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泰尔在书中帮助我们作了非常深刻的解剖。在他看来,对如何才能获得投资成功,大多数投资者都怀有错误的信念。最普遍的错误认识,他举出了七种,即:要想赚大钱,必须预测市场;"权威"信念;"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分散化;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系统"信念;我知道未来将会怎样,市场将会证实。这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就像"迷魂汤",使很多投资者误入歧途。建议大家逐条对照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马克·泰尔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在习惯面前,理性往往不堪一击。"命好不如习惯好",习惯悄悄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悄悄地改变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巴菲特本人也曾经对习惯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它轻得难于觉察。"他还说:"在公司中,我最惊人的发现是一种我们称之为‘习惯的需要’——这种压倒一切的、看不见的力量的存在。在商学院里,我从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而且在我进入商界时,我还不能直观地理解它。那时我想,正派的、聪明的而且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会自动做出理性的业务决策。但是,长期以来我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当‘习惯的需要’起作用时,理性之花屡屡枯萎凋谢。"
是的,巴菲特和索罗斯的卓越实践表明,投资成功并不取决于正规教育、神秘技巧或好运气,而属于虔诚地、持之以恒地去实践那些简单的良好投资习惯的人。精湛的投资业绩背后,必然有精湛的哲学,而只有当精湛的哲学发展成为习惯,才能做到"天人合一",达到投资的最高境界。因为习惯成自然,习惯最稳定,最持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最终可收"滴水穿石"之效。
如果说,巴菲特、索罗斯投资的持续成功,有如长江之水绵绵不断、滔滔不绝,那么,他们的投资习惯就是那一路默默护送、矢志不渝的河床。有了这样的河床,才有"大江东去,蜿蜒千里,奔腾入海"的壮美景象——这是读完本书后,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的一幕。
来自:凌通价值投资网
日期:2011-03-09 11:21:33
目前处于关键时期,不能急躁冒进,因为也有向上假突破的可能。
只要不符合我的系统大行情启动特征,就要谨慎。
日期:2011-03-10 13:33:43
对大势判断要尽量不犯错,尤其不能经常判错。
目前除了等待还是等待了。
日期:2011-03-13 10:26:28
牛转熊?两者都有什么具体的信号?怎么分析?谢谢
2007-08-31 15:32 博主回复:2007-08-31 16:19CHUI,哈哈,这是个股市超级问题,第一眼若知道具体信号,巴菲特都得叫我师傅。
判断牛、熊的拐点,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有预测到的,也是概率学而已。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每次预测到所有的拐点。所以,格雷厄姆讲:我在这行这么久,那就是没有人能预测股市。
看到上面的话了吗?这是股票市场从普通投资者到大师对股市大势不能判断的经典权威观点。问题是:我的大势系统也不重预测,也就是说我并非利用准确准测的方法来实现准确择时,这一点是不少人容易不假思索接受上面论断的原因之一。
思考致富,永远是真理。
日期:2011-03-13 15:43:09
那我就预测一下吧:2011年上半年如果有大行情,必然是银行股带动的大行情;如果银行股没大行情,大盘没戏,所以盯住银行板块动向是目前看盘的核心。
日期:2011-03-14 08:20:34
做为市场中人,免不了要预测,但如有的朋友所言,任何人都测不准股市的,因为预测就意味着提前判断,而提前预判终究还是主观性范畴,长期下来,准确率很低的。
可以做预测,但不能按照预测的结论去操作,预测在股市操作中所起的作用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预测对投资实践是否有作用和作用大小其实是常识性问题。
日期:2011-03-14 08:25:19
在股市投资,一定要顺势而为的。如果说顺势而为不对,那是对顺势而为的判断和操作出了问题。比如要顺大势,顺股市中期以上级别的势而非短期波动;要在中期以上级别的上升趋势转折临界处介入而非距转折很远才介入。
我的大势研判系统就是力求准确判断股市中期以上级别的上升趋势转折临界点。
日期:2011-03-15 07:56:35
银行的估值比地产更低,基本面不确定因素也少于地产,不过如银行板块启动行情,地产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日期:2011-03-15 11:03:20
不少人总爱说“轻大盘重个股”,那是他们看不清大盘的借口。不看大盘炒个股,输的概率是大是小很清楚,而且是长期下来很清楚。
日期:2011-03-15 11:06:15
“轻大盘重个股”是市场的权威说辞,其实那是因为大部分人看不清大盘的借口。不看大盘炒个股,输的概率是大是小很清楚,而且长期下来也很清楚。
类似皇帝的新衣现象将长期存在,因为如不存在,不少人将没有饭吃。
日期:2011-03-16 08:02:07
任何策略分析所得出的预判观点都是局部的不全面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大势判断50%的正确率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所以等待实际出现的信号是最可靠的。
日期:2011-03-16 10:53:17
在股市,大家都知道并承认大部分人最终是亏损的,那么大部分人的通行做法是什么呢?很明显就是:忽略大盘做个股”。
如果要摆脱大部分人亏损的宿命,那就应该倒过来:忽略个股研究大盘。而且巴菲特也说过,大部分人应该买指数基金而不是买股票,就是因为他也发现普通人通过精选个股操作的方法是很难赢利的。
虽然巴菲特可以通过精选个股操作的方法实现赢利,但他有他的特殊性:一是有接近无限资金可以不断摊低成本,二是有接近无限资金可以最起码参股进入董事层甚至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如此成为自己的公司其知根知低程度无人能比,三是美国的资本利得税使他庞大的持仓做个股波段差价的空间后很少,因为他投资的大部分非周期股本身震荡幅度就不很重,就更难做出大波段差价利润。
我们可以学他的定力,却不一定照般他的具体方法,因为我们和他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大不相同。他可以定力长线持股,我们则可以定力中线等待,然后同样定力中线持股。
上面这些话,如果阅读学习够多,然后加上一个肯思考的脑子,应该都知道的,希望我们的专业人士,不要始终向投资者灌输股盲知识。
日期:2011-03-16 13:59:53
目前这个市场阶段,要密切关注银行、券商(也包括保险)板块表现。导火索不一定是它们,但它们决定行情的性质。
日期:2011-03-17 15:52:15
一年一般就一次大行情机会,所以等待几个月也是正常的,当然从现在开始是否还需要等待几个月,那又是提前预测的判断,在此不做没有价值的定论。
继续耐心等待,等待是有犒劳的,耐心越大,收获越大。
日期:2011-03-17 16:36:09
张化桥:丢掉你的预测吧!
预测资产价格的拐点是高难度动作。格林斯班干过这事儿。他1996年说的“irrational exuberance” 后来成了名言。当然他错得很远:早了4年。美国福特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 William Simon 讽刺经济学家时说:经济学家对各种指标的预测带着小数点,是为了显示他们富有幽默感。
我很崇拜的一位基金经理曾经告诫我,Analyze,but do not predict (分析,但不要预测)。他说,对政治、经济和企业我们都要认真研究,但不要预测未来,不要预测股票指数的点位,或者单个股票或者房子在未来的价格,更不要用钱去表达你的预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