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祚》
第23节

作者: 泉梦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包袱,张易之早就主动出言调戏撩拨了,可这时候他却只能生生忍住,还要假装没有听出弦外之音。
  “五郎,你今日好像有什么心事,莫非又惹出什么麻烦来了?”慕云飞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还出言取笑。
  不等张易之回答,一直站在她旁边侍琴的小月抢先说道:“还用问吗?不惹事的还叫张易之?”
  “放肆!”慕云飞忽然回过头去:“五郎的名讳岂是你轻易叫得的!”
  小月吐了吐舌头,不再言声,却偷偷地向着张易之丢去一个凶巴巴的眼神。她在慕云飞身边多年,早就习惯了这位娘子的性情,她有时候虽然会出厉言斥责人,其实并不会真个生气。总体而言,慕云飞慕行首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冷傲,她的冷傲只不过是一层保护色而已,保护着她自己远离一些她不想靠近的人。
  张易之耸耸肩,对于小月“挑衅”的眼神,他丝毫不以为意。在某种程度上,她觉得小月这小萝莉在张易之心目中的地位其实并不下于慕云飞。这个小萝莉很率真,很可爱,长相也颇为甜美,已经初具成为慕云飞第二的潜质。
  当然,不得不承认,她还太小了点。但这个小,其实是相对于张易之二十一世纪的记忆而言的,在如今这个时代,小月这样年纪的女子,大多数都已经成婚了。

  大唐开国之初,为了充实人口,一直鼓励早生早育。当初太宗皇帝李世民登基之初,就曾发布诏书,要求全国二十岁以下的男子,十五岁以下的女子若是没有成婚的,就由官府指婚,没有钱成婚的,亲戚朋友必须出钱帮忙结婚。
  而历史上后来睿宗复辟之后,又曾发布制书明确规定了大唐的法定结婚年龄:男子十五,女子十三。这些,都是虚岁。而事实上,民间大多数男女都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成婚了,而即使是大唐的公主,也有很多在十岁左右就当新娘子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小月其实已经到了婚龄,因为她并没有生活在张易之下意识里的那个二十一世纪。
  “无妨,无妨!名字起出来,就是让人叫的,其实我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所谓!”张易之信口说道。
  小月顿时眉开眼笑,还悄悄地向张易之竖了一下大拇指。
  慕云飞把这小动作看在眼里,却不点破,而是岔开话题,道:“你真有心事的话,不妨说与我听听,就算不能帮到你,也能帮你疏解一下心中烦闷,不是吗?”
  张易之转念一想,张昌宗的事情瞒也是瞒不过去的,如果自己不能把他劝出皇宫的话,要不了多久,这件事情就会天下皆知,就像当年的薛怀义一样。
  于是,张易之便说道:“我在想着,如何才能传个话——到宫里去!”
  一听只是传话这点小事,慕云飞笑了,待得听见“宫里”二字,她的俏脸立即变得煞白,抬头看看旁边的小月,却发现小月也正以同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宫里?!”两个女子同样的震惊,却发出不同音频的惊呼声。
  震惊过后,还是小月的眉毛先舒展过来,她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往宫里传话?好啊,鱼雁传书?好啊,好啊!听说薛怀义死后,圣皇正在寻找新的男妃呢,你张五郎年纪轻轻的,又长得这样一幅好看皮囊,见宠于圣皇还真是可期得很呐!”由于武则天登位之初,自己上了一个尊号,叫做“圣神皇帝”,所以民间一般称她作“圣皇”。
  “住嘴!”慕云飞从失望中回过神来,回头向小月斥道。
  武则天践祚之后,采取了一种以酷吏政治来镇压民间不满声音的政策,告密之风大盛,小月这话若是被隔墙的耳朵听见,再告上去,少不了又是一场大官司。
  “本来就是!”小月对慕云飞倒是有些敬畏,只好嘟着嘴不言声了,但收声之前还不忘嘟囔一句。

  “公子,下人无状,还请公子见谅!”当慕云飞再次回过头来面向张易之的时候,脸上又重新砌起了笑容,只不过,称呼上却疏远了很多。
  “误会,误会,两位美女,误会了,我张五郎好手好脚的,家中不愁吃不愁穿的,怎么会去做那种营生呢?你们看我像——”
  忽然想起太平公主府门外小正太那句脆生生的“像!”,张易之一言便说不下去了,只好“嘿嘿”笑一声,掩饰过去,然后继续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弟弟六郎被陛下宣入了宫中,至今无有音讯,我着实担心——”
  “原来你要当国舅了!”小月冷不丁又来了一句。
  张易之没好气地横了小月一眼,小月也毫不示弱,挑衅地反瞪着张易之。不得不说,这小妮子山眉水眼,的确可称宜嗔宜喜,不论心情如何,脸色可以变化万端,但美丽却似永恒不变。

  慕云飞却没有了斥责小月的心情,她也是和张易之一样攒眉蹙额。看得出来,她对这个问题也很是用心。忽然,她的双目中射出神光,把张易之原本有些晦暗的心也照得亮堂起来。
  就在张易之期待的双目之下,慕云飞忽然反问道:“你要的,只是传话进去吗?”
  张易之俊眉一挑,有些不悦地说道:“那你觉得呢?你觉得我自己也想进去?”
  慕云飞眼中的喜色顿时消散,她微微垂下头去,说道:“我想说的是,你若只是想传话进去,其实比见觐见圣皇本人,还要难一些!”

  张易之当然明白这点。其实,武则天这个皇帝和以往的任何其他皇帝都不一样,大概因为是女子的关系,她比以往的任何一个皇帝都喜欢表现她亲民的一面,反映在行动上,就是广泛听取百姓的心声,甚至亲身接见百姓。
  以往,普普通通的屁民要想见到皇帝,那只能在梦里,但武则天却极其乐于接见百姓,她登位之初,甚至曾经一年接见过一万多百姓。这些年以来,下面的州刺史前来述职,她也是无一例外地一一宣见,并不因为州府的地位、贫富等问差异而有遗漏。
  而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武则天还在朝堂之外设登闻鼓,一旦有冤屈,就可以直接前往击鼓,相关主管的官员不得延误,必须立即处理。曾经就有一名当值的大官因为延误此事,被斩首。
  当然,武则天在听取民意方面最大的杰作,便是在宫门外设置了一个铜匦,这个铜匦有四个口子,就像后世的邮箱一样,你可以将信投进去,若无钥匙却无法取出来。所有的人都可以往匦里面投书,自荐当官、告密、言得失等等,总之任何一个百姓,想对皇帝说什么,就可以将信投入相应的匦口里面。

  有了这么多措施之后,一个百姓要见到皇帝,比起以往来,道路真不知宽了多少。这也是正是慕云飞这样反问的原因。
  但慕云飞这话,听在张易之耳中,就不像这么纯粹了,倒像是在暗示着方才小月所说的那层意思一样,也怪不得张易之怫然不悦。
  听得慕云飞一解释,张易之才收起脸上的愠色苦笑道:“难自然是难,这我岂有不知的,只不过,我的确有些事情必须要和六郎说一说,而且我也不方便入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