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匈奴王子的传奇人生》
第29节

作者: 我心向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道贩马,孙立明显有些兴奋的样子,孙立答道:“小人贩马已经有十年了。”羌师卢不为人所留意的看了一眼孙才,心想既然孙才能够够认识利阳,又如何会对这个已经贩马十年的孙立一无所知呢?孙才领会了羌师卢的疑惑,于是向孙立问道:“世兄往常贩马多走哪条路线出西域呢?”
  “西域只是今年才去了一次,往年贩马只是到敦煌,在利阳处将马贩回中原罢了。谁知利阳竟然皈依了佛门,每日在鸣沙山上造佛不止,已经不再做贩马的营生了,弄得我们这些中原的马贩,只好自己到西域贩马,其间的艰辛实在难以言表!”孙立这样说着,末了还叹了一声。
  孙才和羌师卢交换了一个眼神,意思说,这个孙立去西域还是新手啊!羌师卢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
  ……
  日期:2012-03-27 12:26:31

  注:《云别传》是西晋的一本专门记叙赵云事迹的书,现在已经失传了。想当年,这个《云别传》的作者要么是赵云的近亲,要么就是赵云身边近侍的后人,因为仰慕赵云的绝世风采而作此书。奈何子龙后人中读书人太少,竟然没有将这本书传下来。遗憾之至……
  日期:2012-03-28 11:19:45
  118、
  之后,羌师卢和孙立随意聊了聊中原的情况。据孙立说,现在中原匪盗四起,他们贩马不得不一路缴纳“买路钱”,贩马所得已经很微薄了。这一次回常山后,短时间内孙立也不打算再做这贩马的营生了。
  中原的情况,早在塔城就听米大人介绍过,后来在鄯善,鄯善王也多有介绍,只是现在遇到孙立,中原的情况就更加清晰了。羌师卢打消了和孙立换马的念头,孙立还有这么远的路要走,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这些大宛名驹真的会带来麻烦,那就让自己来承担吧,又怎么能让孙立这样的马贩来承担?
  在孙立问起自己的名讳的时候,羌师卢告诉孙立,自己姓刘名昌,字与归。这个字是从塔城出来的路上,羌师卢想了很久才决定的。自己的名字“昌”在《诗经郑风》有诗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熟兮薄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熟兮薄兮,驾予与归。
  日期:2012-03-28 11:23:11
  119、
  可是自己究竟“吾谁与归呢”?这是一直困扰着羌师卢的问题。依儒家之仁,行儒家之道吗?可是羌师卢骨子里对法家亲近一些,尽管历史上法家的代表人物多半不得善终,但羌师卢始终认为一个国家的繁盛,仅仅依靠儒家的仁政是远远不够的。
  从塔城一路行来已是万里之遥,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诚不我欺。这一路行来,羌师卢感到自己不仅仅是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原本毫无疑问的生活之路,现在多了许多选择了。当然这些选择现在只能是让羌师卢感到更加无以适从。是继承父辈的事业做一个好王?还是像华神医那样做一个好郎中悬壶济世?又或者把这一切都视为浮云,像志远和尚那样遁入空门?羌师卢对此没有答案。现在,最为令他困惑的是,何以自己的部族和中原人有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难道是上天更加眷顾中原人吗?

  晚饭后,羌师卢回到房间。原本今日应该赶到长安的,可是看了宽阔的官道和路边设置的驰道后,羌师卢十分震撼,他必须好好的清理一下头绪。否则进了长安,怕是自己会更加震惊。
  吾谁与归:羌师卢之所以最终醉心于道教文化,并将道教文化的传播为己任,在此已经初现端倪。当一个人开始对人生的目标产生困惑的时候,当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遭受考验的时候,最终的出路选择通常都会是宗教。
  日期:2012-03-28 11:27:20
  120、
  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客栈用过早饭,羌师卢和孙立道别后,率先驰上通往长安的官道。都成和孙才等人紧随其后。久未奔驰的大宛名驹显得十分兴奋,四蹄腾空,扬起一团团的雪雾。
  这一路十分顺利,申时初刻,众人已经来到了长安城的西门外。尽管羌师卢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长安城高大深厚的城墙还是让羌师卢大吃了一惊。和长安城相比,塔城和鄯善以及敦煌简直就是宫殿和草屋的区别。羌师卢率先下马,众人牵着马进了长安城。走在羌师卢边上的孙才介绍说:“长安城方圆超过百里,有城门一十二座。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在内城,尽管本朝建都洛阳,但作为前朝皇城的内城仍然是为皇家禁地。城中和城南是内城所在,城西北是全城商贾云集之所,统称为长安九市,几乎少城主想得到的在这里都有出售。城北是闾里所在,共有一百六十闾里,人口近百万。”

  羌师卢只是觉得眼睛不够用,虽然叔叔刘渊已经称王,与晋室分庭抗礼,但这长安城依然是繁盛如昔。羌师卢想起曾经在《周礼?考工记》中读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方九里的城池已经很让人惊叹了,现在看来长安城还不止是方九里。“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城中南北向和东西向各有九条大道,其中东西向的大道可以并行九辆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规模?当时羌师卢还以为是周人的臆想,现在看来,长安城真的就是秉承周礼而建的。这样边走边看,边看边想,羌师卢忽然有了一种悲凉的感觉。就凭中原人的这种连建城都有章可循的文化优势,看来自己的部族恐怕是永远也没有机会和中原人一较短长了。如此想来不禁悲从中来,喟然长叹!

  都成等人也是沉默不语,看来是被长安城的气势给镇住了。
  ……
  日期:2012-03-28 11:27:35
  121、
  “刚才在城外看见的黄色城墙围着的是何所在?”羌师卢忽然想起进城前看到的绵延几十里的黄墙,不禁向孙才问道。
  “回少城主,那里是上林苑,是比长安城更大的一个所在。小人没有沿围墙走过,据说上林苑纵横三百里,是否属实不好说,但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纵使没有纵横300里之阔,想来也相去不远。此处既是前朝皇家每年春秋两季狩猎的场所,也是演兵之所在,同时还是前朝御林军的屯兵之所。”

  纵横三百里的的一个所在仅仅是皇家的狩猎场所,举鄯善一国也不过纵横三百里大小。羌师卢在心里又是一声暗叹。
  ……
  “孙壮士可知道东林书肆在哪里?”羌师卢问道。
  “回少城主,东林书肆在西三条,据此不远,是否现在就去?”
  “那倒不必,我们还是先找一个客栈住下来,这些马也要好好歇歇了。”
  众人在长安城西城的一隅很新奇的走着,沿街两旁酒肆林立,有些酒肆竟然是两层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转过一个街口,前面看见一家十分气派的客栈——四海客栈。羌师卢看着孙才问道:“我们是住在这家四海客栈吗?”

  “回少城主,这家四海客栈是长安城最大的客栈,店东是小人自小的朋友,十分可靠,我建议少城主在此下榻。”孙才用征询的口气答道。
  日期:2012-03-28 11:32:05
  12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