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
第33节

作者: 潇湘观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斗争”这两个字,清楚地表明这个组织,已经是革命组织;表明此时的塞缪尔,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塞缪尔,等于已经向外界正式宣布-----我要革命了!
  1773年3月,弗吉尼亚响应。此后,各地陆续成立了相应组织。一张革命之网,不动声色地铺开了。
  这,又一次体现了塞缪尔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体现了他卓越无匹的行动能力。

日期:2010-07-24 08:56:05

  上天似乎刻意要成全塞缪尔。如果英国政府继续实行宽松保守的政策,不再出台新举措激怒老百姓,塞缪尔想闹也闹不起来。可现实,又一次巨大的机会砸在塞缪尔头上。
  英国骨灰级企业东印度公司,过去一直在北美做茶叶生意。他们从中国运来上等好茶,销往殖民地,大获其利。但自从实施《唐森税法》后,北美人一直抵制茶叶进口,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销售大受影响。汉考克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大搞茶叶走私,以低价荷兰茶,冲击东印度公司的高价中国茶,使后者的销售额从14.5万公斤猛降到区区240公斤。1770年后,北美走私茶叶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汉考克们获得暴利。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库存堆积如山,加上经营不善,公司陷入亏损,几年后负债累累。为了救亡图存,1773年公司决定做两宗利润丰厚的大生意,一是贩卖鸦片,二是垄断北美茶叶贸易。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公司游说英国议会和政府。由于该公司是个古老的企业,一直在英国的殖民事业中充当先锋,与英国政府的关系殊为密切。如果它垮掉的话,不单单是个企业衰亡的问题,更会给英国的殖民事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议会和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议会通过了《茶叶法》,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北美茶叶,免除关税,只征收每磅3便士的低税,同意绕过中间环节,直接销往北美。这样一来,茶叶成本下降一半,价格比走私茶还低。
  东印度公司很高兴,因为他们库存的近1800万磅茶叶,终于有机会销售了。他们兴冲冲地开始把茶叶从英国运往北美。
  这些茶质量好、价格低,一定好销。

  谁知道,船一到北美,他们就傻眼了。因为港口都围满了抗议的群众,不让他们卸货。
  纽约、费城、波士顿,莫不如此。
  原来,《茶叶法》通过的消息一传到北美,汉考克等走私商

日期:2010-07-24 10:05:30

  人就大吃一惊,这将严重冲击他们的走私生意。茶叶零销商也很着急,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比他们的茶叶价格低,他们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抗议,只有想办法抗议!
  汉考克等大商人雇人去游说英国议会改弦易辙。塞缪尔则发动人开展抵制行动。
  商人抗议情有可原,那些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也抗议呢,放着质高价廉的茶叶不要,去喝质低价高的茶叶,这不合常理。
  是的,确实不合常理。原因是在塞缪尔等人的长期糊弄下,英国议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很差,无论它出台什么政策,北美人总怀疑另有所图。所以不论好坏,第一反应就是抵制。

  现在《茶叶法》就面临这样的命运。
  人们担心,既然茶叶可以让东印度公司垄断,那么,其它商品也可能会让某些人或者公司垄断,那将给北美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此例断不可开,必须死死顶住。
  其实,从早年抵制英货活动开始后,北美就发起了不喝茶运动,改喝咖啡,自此形成了喝咖啡的习惯。
  现在,不喝茶运动开展得更彻底了。
  关键时刻,“通信委员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港口城市互相通气,采取一致行动,阻止东印度公司茶船卸货。

  塞缪尔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的心里,正在构思新的大计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