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
第31节

作者: 潇湘观渔
收藏本书TXT下载
  素质不高的士兵有些共同特征:时常到老百姓家里打点秋风、看见不顺眼的男人刁难刁难、看见顺眼的女人搞点肢体动作,等等。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其结果是军民关系恶化。
  特别是士兵和家属打工,极大地冲击了波士顿就业市场。波士顿本来萧条将近20年,人民就业不易(走私老板除外),现在又来了一大帮廉价劳动力,当地人就业雪上加霜。
  愤怒、仇恨,在居民中积累。
  首先出问题的不是波士顿,而是纽约。那里也和波士顿一样,对驻军充满了疑惧和敌视。1770年1月,驻军砍倒 “自由之子社”的一根“自由柱”,并在“自由之子社”总部张贴侮辱群众的漫画。愤怒的群众挥舞着超级无敌大武器----棍棒,和英国士兵拼了。结果有一位平民不幸死亡。
  消息传到波士顿,老百姓对军队更加不感冒。
  这个消息却启发了汉考克和塞缪尔。这两个人一扎堆,保证没好事。

  3月5日晚上8点,港口。一名英军离船上岸,没交摆渡费就直奔海关大厦。负责收费的少年从后面追,一直追到大厦前,被卫兵拦住不让进,两人发生争吵。暴怒之下少年挥起了拳头,卫兵没挥拳头,却挥起了枪托,砸倒少年。少年不服气,喊来一帮哥们,向卫兵们扔雪球。
  如果只是扔雪球,当然没问题,不就是一场带回忆性质的雪仗吗?
  问题是,雪球里面包裹的是石头。
  群众越聚越多,雪球越扔越多,卫兵们有点受不了,赶紧喊人救援。

日期:2010-07-20 15:26:35

  英军上尉普雷斯顿带人赶来,发现这里吵成一团,雪球飞舞,士兵被砸得哇哇乱叫,东躲西闪,场面非常火爆。
  面对越来越多的群众,士兵们有点胆战心惊。这时一些暴怒的群众忍不住动手了。士兵们忍无可忍,握紧了手中的枪。有的激进分子看到士兵们这个动作,挺着胸膛,手指士兵大声叫骂:
  “有种你开枪呀,龙虾兵!”
  “开呀,有胆你就开呀!你个笨蛋!”
  一副英雄好汉+流氓无赖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士兵不可能、也不敢主动开枪,一旦开枪死了人,士兵吃不完兜着走,弄不好会枪毙。
  群众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肆无忌惮地羞辱和进攻他们。
  但是,大家没料到的是,历史以一种常人无法预料的形式,意外地折转了正常航向,展现了它不可预知的一面。
  只见一名士兵打伤后,握枪不稳,枪掉到地上了。
  枪掉在地上很普通,不普通的是,这枪掉在地上还能走火。
  “砰”的一声,响彻全场。其他士兵不明就里,以为有人已带头开枪,心中最后一点禁忌消除了。在暴民的激怒下,他们先后开枪,群众11人中弹,当场3死8伤,有2个第二天不治而亡。

  至此,一场普通的口角演变成了流血事件。
  军民双方,都被眼前的事件所震惊。
  波士顿总督哈钦森闻讯赶来,赶紧劝解。愤怒的市民久久不肯离开,哈钦森保证按谋杀罪审判士兵,民众才渐散。

日期:2010-07-20 16:20:06

  只有汉考克和塞缪尔两人,心情特别愉快。因为整个事件,从那个少年喊人报复开始,几乎就是他们策划的。
  带头扔雪球的、带头起哄的、带头动手的、带头鼓动士兵开枪的……,多数是他们事先安排的。
  现场事件结束,他们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按照计划,要实施第二步:宣传。
  汉考克控制的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此事。人们从报道中得知,英军早就包藏祸心,这次他们是有组织、有目的、有预谋地派出军队,故意激起民愤,然后普雷斯顿上尉一声令下,大肆屠杀波士顿平民,死伤无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波士顿惨案”……
  为了配合文字,还刻了一份版画,画面上士兵站成一排,指挥官举刀发令,齐射对面手无寸铁的民众,仿佛枪决人犯一样。
  这个刻版画的人也是事先安排的。他冷眼旁观了事件全过程,刻出的版画与事件真相差距不算远----只有十万八千里,呵呵,可算是再创作。

  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这样的文字和画面,惊呆了,想不到英国政府军这样对待自己的人民,这可是举枪排射啊!
  波士顿事件就这样渲染成了一个巨大的悲情“惨案”,迅速传遍了北美13 州。英军举枪排射的版画,震撼了所有人。

日期:2010-07-20 23:39:55

  波士顿总人口1.6万人,参加惨案死难者葬礼游行的达到1万余人。
  汉考克和塞缪尔实施第三步:谈判。
  有的老百姓义愤填膺,想武力报复英军。此时汉考克和塞缪尔适时露面了。他们说,再用武力,老百姓一定吃亏。还是找他们领导算账,一定要把开枪的暴徒绳之以法,枪毙!一定要把驻军赶出去!
  他们两个是有影响的人物,大家听了他们的。
  于是,汉考克作为市民委员会的代表,找到总督哈钦森和驻军上校谈判。提出两条要求:一是开枪的士兵交不能由军事法庭审理,必须交由非军事法庭审理;二是所有部队必须撤出波士顿。
  第一条没异议,第二条对方只同意撤走一个团。
  汉考克闻后,怒不可竭,拍案而起:全波士顿,有4000人将拿起武器,要是再出了事,看你们怎么办!
  哈钦森和驻军上校面面相觑。他们知道,4000人肯定是假的。但要闹个什么事,有40人拿武器就够了;甚至,有4人也够了。

  从汉考克嚣张的神态可以看出,这家伙一定是事件背后的操纵者。
  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撤就撤,老子还怕你不成?
  不久,军队撤出城,转移到一个岛上。
  哈哈哈哈,狗日的军队走了,老子可以大摇大摆地走私了。汉考克和塞缪尔接下来实施第四步:审判。
  两人对审判超有信心。因为,呵呵,因为,呵呵,因为也准备了暗线。到时候会有人站出来,按照汉考克和塞缪尔意思作证。

日期:2010-07-21 09:51:40

  再说那些士兵如梦初醒,大祸临头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们知道要受审,慌忙找律师,可找遍波士顿,无人愿意为他们辩护。
  多数律师是从报纸上看到消息的,恨他们都来不赢,那里还会为他们辩护。再说,这些士兵是全美公敌,没那个律师会愚蠢到自砸饭碗。
  士兵在绝望中听说有个律师特别讲良心、讲公义、讲道德,就找上门去碰碰运气。
  这个鼎鼎有名的律师就是亚当斯。
  士兵找这个人辩护,不等于是羊入虎口?亚当斯和汉考克、塞缪尔是一伙的嘛。
  可是,事实推翻了人们的臆想。亚当斯当时并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听了士兵们的述说后,判断他们有冤。亚当斯知道
  为士兵辩护会冒巨大的风险,但他内心固有的正义感战胜了私心,决定接手这个案子。
  汉考克和塞缪尔听说后,赶紧找到亚当斯,要他不要掺和。可亚当斯回答:一个自由的社会,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审判。

  这句话,不但震惊了汉考克和塞缪尔,也震惊了此后200多年的历史。

日期:2010-07-21 11:54:31

  美国之所以能建成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这种可贵的法治精神。
  汉考克、塞缪尔与亚当斯“铁三角”的蜜月期就此结束。
  此后的审判过程虽然很复杂,情节却很简单。
  亚当斯说服马塞诸塞最高法院,把审判延后半年,很策略地避开了热点时期。
  10月份开庭,汉考克和塞缪尔果然安排线人在法庭上作证,把事件的前前后后讲得清清楚楚,一口咬定是军官下令后,士兵开枪打死打伤群众的。证言讲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有鼻子有眼。

  汉考克和塞缪尔还喊来许多群众围满法庭,以壮声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