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第30节

作者: 突然心血来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1-03 13:54:38

  第三个比较复杂,我称之为:平衡。
  维持系统的平衡。
  平衡就是阴阳调和。谈这个之前呢,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似乎不太相关的小故事,感动了我这么些年,也启发了我这么些年。大家也来围观围观。
  当年在挖掘特洛伊古城的时候,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一面古铜镜,铜镜的背后雕刻了一段古怪难懂的铭文,他倾尽毕生精力,请教了不少古希腊的文专家,都无法破译其中的奥秘.
  考古学家逝世后,这面镜子就静静的躺在大英博物馆理.
  直到二十年后,有一天,博物馆里来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在博物馆馆长的陪同下,他径直走到故铜镜前面,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打开玻璃柜,小心翼翼的取出铜镜,翻过来放在一块红色的天鹅绒上.故铜镜背后的铭文在红色的背景上反射着冷冷的金色光泽.
  年轻人从背囊里拿了一块普通镜子出来,照着古铜镜背后的铭文转过去,微笑着对博物馆馆长说:"看,这面古镜背后的铭文其实并不难解,只是将普通的古希腊文按着镜像后的文字图案雕刻上去的."
  博物馆馆长也是一位古希腊文专家,他扶着鼻架上的老花镜,将脸凑过去,读到:"致我最爱的人:当所有人认为你向左时,我知道你一直向右."
  年轻人抬起头,叹了口气说:"真可惜!我祖父花了毕生的精力,也没能破解文字中的奥妙,却不知道他一直在浪费时间,结果竟是这么简单!"博物馆馆长沉默了一会儿,淡淡的说:"或许你以为他一直左,其实他一直在右."年轻人神色一动陷入了沉思.
  我们已经无从得知,这段文字是否就是当年美丽的海伦写给她那苦命的情人的,但铭文中包含着的那种对爱人的无限支持,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动情不已.在古代许多国家的习俗中,都是左卑右尊的的观念,看来史前的特洛伊古城也是这样.
  我们从古镜的铭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人或许正被视作不断堕落,即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下,那甜蜜的人儿,却用这段话表达了对爱人的无比信任,相信她的努力必然会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这种信任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鼓励啊!
  那位考古学家没能揭开谜团,不一定是他做错了,只能说明他没有足够的运气发现真相,外人或许认为他向左了,但其实他一直在向右.
  作为考古学家的继承人,他的孙子需要明白这一点,并尊重祖父这种不懈的努力,以告慰他那锲而不舍,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这或许就是博物馆馆长话语中的含义.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所爱的人向左时,你不妨对他大喊一声:"我知道你一直向右."这或许就是对爱最好表达的方式-------
  我靠,不行不行,看一次感动一次啊。
  呵呵,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就被它深深打动了。从此,这种思维就在我的大脑里面深深扎下根来。
  甚至还请了个漫画家为此画了幅漫画,一直挂在了我的书房墙上,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觉这种思维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思维,才取下来封存了起来。
  说到底,这是种什么样的思维呢?就是:差异化与信任。
  这种思维可以广泛运用于你和父母之间,你和爱侣之间,你和子女之间,你和朋友之间,你和同事之间,你和下属之间,你和上司之间。。。。。。
  具体回到到我要讲的课程呢,只讲差异化。那平衡的思维和差异化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一个平衡的系统是不需要外力加以干涉的。只有出现不平衡的趋势时,才需要反方向的外力加以矫正。而对于一个系统来说,这个反方向的外力,则就是差异化的思维。
  所以,我要说的是你要用这种思维来看待你的项目。要用这种思维维持系统的整体平衡。
  也就是说,当你团队出现某种倾向的时候你一定要看到这种倾向的另一边,当所有人都站到船的左边时,你要站在右边并号召大家过到右边来维持平衡。
  任何事物都是在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一旦有失衡的趋势就是危险的信号。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现阶段到底是平衡还是失衡,但你必须要先知先觉,然后加以调剂,不然项目就会有可能面临失衡直至颠覆的危险。
  另一个角度来说,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变换的过程,项目的阶段发展过程也是由顺境和逆境的不断交替演变。
  如果把项目的发展看作是顺境和逆境的相互组合的话,你就要充当调和剂,有一个差异化的思维,事到顺时须警醒,境当逆处要从容。
  以前提过,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在做,事情为从动,人为主动。

  人与事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映射的。人能在事情变化中趋于平衡了,事情便会得以好的处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直到下个变数的出现;
  人若在事情变化中逐渐失衡了,事情便得不到好的处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直到系统崩溃。
  所以,维持平衡就是要关注于维持人的平衡。那怎样叫做维持人的平衡呢?
  从大处讲,事物是顺境和逆境,相对应的人,则是得意和失意。
  那你能经受得住顺境的诱惑吗?你能承受得住逆境的磨砺吗?

  一种方法,或者一句话可以让你的心态趋于平衡,那就是:一切都会过去。
  所以:不因得意而得意,这一切都会过去;不因失意而失意,这一切都会过去。
  而基于这种心态和思维,面对事物的万千变化,你要做的就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