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当年在省城洪门奇遇》
第47节

作者: 风中泊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1-2 21:59:00
  马些路神父其实已经是七十有几的高龄,乃父本是法国没落贵族领主后代,但家境丰裕,其父后来在葡萄牙度假时认识了他母亲,一个来自葡萄牙北大西洋小岛马蒂拉的少女,随后结婚生下了神父。
  神父出身高贵,在十四岁的时候却加入了法国路德圣母修道会,决定一生侍奉天主。十六岁那年作为志愿神职人员千里跋涉来到了省城沙面法租界,担任圣母堂神甫,立志在南中国传教,结果从此再也没有涉足故土,成为了一个地道的省城人,要在沙面圣母堂终老。
  当年他到达沙面的时候刚刚是同治初年,不久湘军曾九帅就攻陷了天京,烽火连绵天下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平定在即,大清朝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孔孟之道得以保存。

  省城洪门自乾嘉以来秉承反清宗旨,太平军兴,省城四大洪门会党马上就奉天王召令,纷纷加入反清行列,起兵响应。尤以“義合興”和“洪德胜”为最,“洪德胜”就是以禅城红船戏班弟子为主,自康熙年间秘密反清已逾数百年,自然追随四邑红船领袖李文茂参加“红船起义”,一直挥军兵锋直达广西,“洪德胜”和“義合興”门下弟子赴难无数。
  马些路神父开始在西关传教之时,已经是正值淮军精锐北上征剿捻军和太平军余部。而朝廷也开始大举镇压省城四大洪门公司,秋后算账。“联興顺”、“義合興”等各大字头被迫熄灭锋芒,门下弟子纷纷走避,一时间省城洪门声势大减,一片愁云惨雾。
  当时的省城已经扩展到了新城和南关,所谓新城就是指当年的梓德街归德门城墙以南,(今日之大德路),高第街、大南路一带,是省城的新城和南关,包括了天字码头、一德路的石室教堂,(也就是旧的两广总督府)。人烟稠密、商户繁荣,和西关一时无两。
  所以马些路神父就开始在南关长堤和西关一带入手传教,省城居民虽然自清初以来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但是对于洋教还是十分抗拒和避忌。
  尤其是坐镇西关的“联興顺”,与西关的商团矛盾由来已久,而商团因为行商的缘故而亲近西洋教会,又以英国势力庇护与“联興顺”对抗。“联興顺”自然对马些路神父的传教之举十分不满,只不过碍于朝廷镇压,而一直忍让。
  因为马些路神父的有力传教,提倡禁赌禁烟,西关商团大力支持,还动员不少下西关教民抵制“联興顺”看护的“斗蟀场”和“字花档”,终于触怒了当年的“联興顺”山主“猪油顺”。
  “猪油顺”大名张继顺,参加过‘洪兵起义’,身经百战,也是洪门一大猛人,系当时省城洪门遭受朝廷重创后硕果仅存、劫后余生的几位元老之一,因为利益攸关,就派门生劫持了马些路神父,此举更加引起了西关商团的反抗甚至沙面租界英法势力的介入,搞到整个西关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此时幸亏“猪肉荣”挺身而出,凭他一己之力说服了“猪油顺”,释放了马神父,平息了这场大风波。马些路神父也接受“猪肉荣”劝说,开始与洪门修补关系,同时尽量引导西关商团与“联興顺”化干戈为玉帛,他与“猪油顺”也成为朋友。
  马些路神父十分感激猪肉荣的仗义相救和提点,两人结为莫逆之交,后来神父之所以能与省城各大洪门会党交好,也全赖“猪肉荣”这个老友的天大面子,得以入乡随俗,更加有利于传教,不像其他省份闹出不少教案风波。
  打仔洪和龚千担听完肃然起敬,都十分佩服神父为了传教如此矢志不渝,以身犯险。
  打仔洪恭敬道:“原来神父和我‘联興顺’的上代老叔父‘猪油顺’有此渊源,真是失敬失敬。论辈分和规矩,我还要尊称你一声二叔公。”
  马些路神父被他说到有些哭笑不得,道:“我在省城传教这么多年,一直叫人不要赌钱和抽大烟还要逢人就‘讲耶稣’,简直就是断你们各大公司的财路,你还跟我论辈分?况且我也不是会党中人,什么二叔父?”
  神父所说的讲耶稣,后来引申为广府俗语“讲耶稣”是也,就是指长篇大论令人厌烦的说教。
  龚千担道:“那神父你与‘其昌’先生可也认识?”
  马些路神父毕竟年纪老迈,这么晚被吵醒,此时精神有些不济,咪起了眼睛好像是在回忆往事,过了一会儿道:“你们‘老联’的这个‘盲昌’当年真是了不得,一来就搞到省城天翻地覆。”
  回想同光中兴十年,至甲午之前天下所谓清平安定,省城四大洪门字头经过太平军兴,受朝廷重创围剿,一众洪门弟子早就意气消沉,蝇营苟且,不经觉间已经沦为包娼庇赌、藏污纳垢的下九流堂口。
  “盲昌”当年一出道,清廷已是大厦将倾、暗潮涌动。他年纪轻轻就号召“联興顺”年轻一辈弟子重振洪门声望,完成一统两广洪门大业,自成一路气数,不再为人附庸。他凭借其过人魄力和本事,立时就得到不少新一辈的洪门后进拥护。
  而他的成名之作成为精神教父就是因为后来的省城“大闹司后街”和“火烧八旗驻地”,当年可以说是风头一时无量,两广洪门无人不识“盲昌”的威名。

  所谓真正的省城其实就是依靠观音山(越秀山)之下,以当时的惠爱路为中轴线的城中心,也就是今天中山路越秀区。而惠爱路上的中心则是省城的中枢所在“司后街”,也就是今天的越华路:省政府和市政府所在地的一带。
  正正是当年两广督、抚部院;藩司、臬台衙门之地,旁边还有将军府,可以说是当年省城的中枢之地,所有封疆大吏、一省大员之所在。
  当时传闻这个初生牛犊“盲昌”真个是胆大包天,居然一人连夜独闯今天的越华路上的总督府和藩台衙门,意图盗取总督印信和藩台的钱粮账册,虽然不果却全身而退,神不知鬼不觉,顺手还盗出一套督标军服。
  然后他再扮成督标中军士兵混入巡抚部院正堂,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园内。因为向来督抚同城,肯定是水火不容,结果搞到驻扎在巡抚部院的抚标兵丁差点和总督府的督标护军大打出手,闹出个一省督抚火拼的大笑话。

  最离奇的就是他还未过瘾,还想再闯入位于大北直街和六榕寺之间的将军府,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南北通衢解放北路,今天的迎宾馆也是当年将军府的一部分。
  但是将军府守卫更加森严,“盲昌”不能得逞,洪门弟子本就深恨旗人,一气之下就冲到满八旗驻地搞了个火烧连营。当时的满八旗驻地也不算小,就是在惠爱路以南,东到今天的解放南路,也就是当年的四牌楼大街,西至今天的纸行路和人民路(省城西濠涌)处,南到归德门城墙一带区域,点起火来可就是非同小可。
  他这样来一个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和火烧八百连营,真是要了命,八旗驻军还以为是乱军攻打省城,平时驻城八旗承平日久、疏于操练,早失当年入关的精锐,未见过什么大阵仗,一时间半夜之内人仰马翻、手忙脚乱、裙拉裤烂,幸亏有个副都统叫庆隆的还算是个人才,很快就搞清楚是虚惊一场,勒停部众,但是已经狼狈万分,引为省城人的笑柄。
  这样一来,“盲昌”算是捅下天大的篓子,差点搞到“联興顺”收山下旗,灭顶之灾。也令到“火麒麟”及四大洪门公司元老与“盲昌”种下很深的心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