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2 18:41:36
一、翠屏山意外惊魂
(一) 一出场即意外遭遇压力——7号最容不得压力
时迁一出场就遭遇了极大压力、恐怖。109好汉中能与其相比的只有宋江了,宋江一出场就遇到了上级单位来本县联系抓捕晁盖的人,从而使宋江瞬间陷入了压力状态,但宋江这个压力同时迁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时迁出场的地方是翠屏山上的一片古坟地,人迹罕至,正在掘坟寻觅些值钱东西的时迁,无意间在现场目睹了一起惨不忍睹的凶杀案。凶手丧心病狂,先后残忍杀了两名女子,后一名女子更是被活体解剖,解剖前还先把受害人的舌头割掉,以使受害人被残杀时叫不出声,但受害者痛苦扭曲的表情,被破开的身体怎能不让目击者动容、恐怖!
事实上,还不仅仅是一个目击者,时迁在心理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当事者,因为第二名被害女子潘巧云死前被私刑审问的话语,恰好引起了时迁心里的共鸣。
潘巧云、时迁的心理思维是一个模型,都是7号快乐型性格,不但心理相同,两人行为也相似:潘巧云偷活人,时迁正在偷死人;潘巧云偷情,时迁偷陪葬品。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快乐的兴趣,而不想负什么责任,所以,潘巧云被审判、被杀戮,实际上也等于时迁的内心也在被审判、被杀戮。
潘巧云、时迁均陷入了压力状态,他们都表现出了1号完美的性格特点(7号的压力状态是1号,请参考九型人格图)。
潘巧云压力下希望自己完美,以前没有犯不忠的错误,希望杨雄完美,能原谅自己:“我的不是了!你看我旧日夫妻之面,饶恕了我这一遍。”希望石秀完美,能劝一下戴了绿帽子的丈夫杨雄息一下怒火:“叔叔劝一劝。”
时迁压力下希望犯错的被害人不被杀害,于是他从躲藏处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清平世界,荡荡乾坤,把人割了,却去投奔梁山泊入伙。我听得多时了。”
注意其中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时迁是从躲藏的松树后走出来的,并非如两个版本的电视连续剧中的是从松树上面跳下来的,电视剧显然夸张了时迁的本领。第二个细节是时迁说上面那句话的时间,是在自己走出来,而对方尚未看清自己是谁时,就第一时间“叫道”的。显然,此时的“叫道”反映了说话者内心的真实想法,等到对方看清自己是谁后,时迁的动作、语言就有趋利避害的意识成分了,就不可能完全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反应了。
日期:2012-04-03 18:09:08
(二) 投奔梁山——7号的注意力易转移
时迁从躲藏的树后面走出来,当然不是仅仅为了一吐心中的压力。
目睹了整个凶手过程的时迁,本来是一动不动,以免发出响声惊动凶手,致使更可怕的后果出现,甚至自己都会被灭口。尽管已经看出凶手竟是自己的认识的杨雄,但两人其实也没什么交情,不过是人家杨雄以前顺便说了一次情放了因偷窃而被送官的自己而已。
7号是兴趣驱动驱动型,是什么驱使时迁压住了目击凶杀恐怖的恐怖而主动走出来?
当然是新的兴趣点出现了——上梁山。
听到了杨雄议论要去梁山后,本来极度恐惧中的时迁,内心马上出现了新的兴奋刺激点,刚才的负面情绪,也就是在刚走出来凶手未看清自己前,说了句“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句话后就过去了,占领身心的是新的兴趣点——请求杨雄带自己也上梁山!
在杨雄看清自己后,时迁马上纳头便拜。杨雄开始当然被吓了一大跳,看清是时迁后,还余悸未消,明知故问:“你说什么?”
时迁当然不能重复刚才那句话,其实他自己把话说过了,压力也就释放了,刚才说得什么也就忘了,在杨雄发问让他重复一遍时,时迁赶紧转移到新的兴奋点上,说了自己想跟他们去梁山的事:“节级哥哥听禀:小人近日没甚道路,在这山里掘些古坟,觅两分东西。因见哥哥在此行事,不敢出来冲撞。听说去投梁山泊入伙,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得二位哥哥上山去,不好?未知尊意肯带挈小人否?”
从时迁出来到离开翠屏山的整个过程中,时迁并没有和杨雄或者石秀动过武,只是对话,而两个版本的电视连续剧就不然了,除了不是走出来,而是改成从树上跳下来外,还在从树上一跳下来就后急于灭口的杨雄交上了手,两人边打边说,打了很多回合,杨雄竟拿不下对方。电视剧扯淡也算了,甚至有的知名水浒解评者也认为,杨雄、石秀无法捉住轻功高超的时迁,因而被时迁要挟,从而不得不带其上梁山。
那么,杨雄、石秀是否被时迁要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