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1 22:08:12
话说当年唐赛儿死后,笑面阎王根据其妖言惑众,聚众造反,大逆不道,将其关押在地狱三百余年未曾让其投胎重返人间。待到刑期满时,将其押到奈何桥处,孟婆端来孟婆汤给她喝,她宁死不从。心想我不能将前生所做事迹忘记,待我重返人间,我还要来一回,这一回我要好好地干,真取成功。后来实在是拗不过,就假装喝下,等到越过奈何桥,就急忙将孟婆汤吐进袖口内,所以躲过此劫。
此生他投到了一个湖北襄阳的王姓家庭,同样贫苦。看她生下来就聪明伶俐,于是父母取名叫做王聪儿,最后一个字恰好上世相同。同样是命运捉弄人,她早年就丧父,因此这次就只好随她母亲学武。当时也是贪污横行,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母女两四处奔走,卖艺为生。靠着高超的武艺,虽说辛苦,还能勉强度日。
相传她这身武艺还得归功于一个道姑,此道姑犹如灭绝师太类的人物,武功十分了得,一生就只收了她一个徒弟。凭着天资聪慧,不出三年,武艺已经非同一般。接下来,道姑传授她天山派镇门之宝 《玄女心经》。王聪儿按照道姑的要求潜心修炼,果真不负师父所望 ,在出师前武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日期:2012-04-01 23:06:34
在卖艺的过程中,与白莲教首领宋之清的大弟子齐林结实,随后王聪儿加入白莲教,16岁的她与齐林情投意合,结为了夫妻。齐林四处发展弟子,随后他在白莲教里的地位逐渐升高,被齐林的弟子尊称为“齐二师娘”。
他们成天以卖艺为幌子,暗地里向群众发放宣传教义的传单,传单中写道“习其教者,有患相救,有难相死”,同时宣讲清朝寿数已尽等言论。当时的人们活在痛苦痛苦之中,于是争相入教,队伍逐渐壮大。王聪儿一看时机成熟,就向教徒演说反清思想。众教徒被王聪儿激昂的演讲弄得心涌澎湃,于是准备起义,大家齐声高呼:“今饿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个反清组织就这样形成了。
1794年,准备在襄阳起义,不料走漏了风声,各省地方官吏奉乾隆帝指令,开始大肆搜捕白莲教徒,缉拿教首刘松、刘之协、宋之清等人。随后,白莲教首领除刘之协等人逃脱外,几乎全部被捕,同时被杀的还有宋之清的大徒弟、王聪儿的丈夫齐林。
日期:2012-04-03 13:49:27
不知是命运多舛,还是阎王有意安排,此世的她也是早年丧夫。王聪儿悲恸欲绝,但是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女子,她要为夫君报仇。王聪儿继承夫志,重整旗鼓,领导众教徒继续与清廷对抗。
两年后,也就是嘉庆元年,正月间湖北各地纷纷起义。三月,襄阳白莲教教徒被分为三股势力。其中的“襄阳黄号”由王聪儿和姚之福领导,王聪儿被推举为总教头,这支军队主要是其夫君生前旧部,因此也叫做齐家营,总人数约五万人。
四月,他们就在樊城起义,围攻樊城。因清军有备,起义军继而强攻襄阳城。(现在的襄樊就是以前的襄阳和樊城的合称)虽说起义军誓死拼杀,但是终因襄阳临汉水而建、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而屡攻不下。起义军又向清军防备力量薄弱的湖北钟祥挺进。
六月初,起义军进驻湖北钟祥一带,并以此为基地,筹集粮草,打击清军。军队在转移的过程中都被清军围追堵截。王聪儿为摆脱敌之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复杂、到处沟壑的有利地形,采取了远距离流动作战方针(这跟当年的八路军差不多吧,那种战术看来不是首创呀!),迅速跳出敌人包围圈,一部由襄阳黄龙垱向枣阳等地行进,一部由襄阳吕堰驿向河南邓州行进。
在河南与清军干了几个月,后来看见清军越来越多,干不过了,就又向鄂豫陕边境跑。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后来有一股军队也爱向那儿跑呢?因为那些地方地形复杂,好蹲坑呀。
王聪儿他们在那儿过完年后,又打算回河南去了。还是河南好玩,河南地方宽,打起仗来也舒心,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了,蹲坑蹲到脚都麻了,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嘉庆二年初,襄阳起义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作战,分三路进兵河南。姚之富、王聪儿率领中路起义军, “出南阳,掠嵩县、山阴”,他们 “不整队,不迎战,不走平原,惟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使清军晕头转向,疲于奔命。(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游击战?我对军事战术不是很懂!)
在战斗过程中,王聪儿亲自带兵作战。史书有记载:“齐二寡妇每临阵,戴雉尾,衣红锦战袍,于马上运双刀,矫捷如飞,所向无敌。有时跷一足,自山顶疾驰而下,注坡蓦涧,从无蹉跌。其劲捷亦可想矣。”当时周边的女子看见王聪儿如此神勇,也争相效仿,纷纷加入白莲教,编入军队。虽为女儿之身,仍然骁勇无敌。如史料记载:“王氏有百名婢女,亦勇捷善斗,为群贼所服。”
后来看见又干不过了,需要再躲起来一下。四月间又突然甩开清重兵,跃进陕南。陕西躲不住了,五月间,全部襄阳义军迅速南下,向川东进发。王聪儿、姚之富等人一边跑一边招兵买马,与当地的白莲教汇合,脸面夹击清军。义军队伍眼看越来越强大。嘉庆帝连忙命令各地的总督、巡抚、将军、总兵等大小官员,派出大批人马镇压。但是由于清军内部腐败不堪,哪有舍身杀敌的勇士,个个都是为了贪图富贵。相反,起义军军纪严明,一直按照中央的路线走,坚持打游击战,让清军东追西撵,无可奈何。
嘉庆帝见官军围剿白莲教起义军失败,气得眼都红了,大骂王聪儿是 “女妖”,(呵呵,当年唐赛儿也这样被骂!)又下了一道诏书把一些带兵的将军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撤职的撤职,办罪的办罪,并且严厉督促各地将军集中兵力,围剿王聪儿起义军。
在陕西,四川,湖北,河南这几个省转了几圈后,清军被整得头脑发胀。在义军得意之时,清军将领明亮向嘉庆帝献了一条恶毒的计策,要各地的大地主组织武装民团,修筑碉堡。起义军一来,就把百姓赶到碉堡里去,让起义军失去群众援助,得不到粮草供应。这种做法叫 “坚壁清野”,嘉庆帝下令各地采用这种计策,从此义军军粮缺少,军队实力开始走下坡路。
日期:2012-04-03 14:31:04
1798年初,襄阳义军一度逼近西安,在西安吃了败仗。二月间,在清军云集、不断加紧包围和进攻的情况下,王聪儿和姚之富率部向陕鄂边转移,先后在山阳以南之高坝店、漫川关突破清军阻击,又于甘沟之战突出清军重围,三月进入湖北边境郧西县上津堡之夹河东岸山区。此时,清军德楞泰部和明亮部尾追于后,郧西县乡勇阻扼于前,义军全部陷入清军的包围。
被包围后,王聪儿等想再次逃到川内,但是这回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四面八方都被堵死了。最后他们被逼到一个叫茅山的山上,他们登上阎王碥,已是人困马乏。可是清军仍然穷追不舍。王聪儿和众将士不顾伤痛和疲劳,继续挥舞战刀,大砍大杀,被杀的清兵从石崖坠入山谷,但清军仍一批接一批冲上来。此时,王聪儿身边只剩下助手姚之富和二三十名士兵,突围已是不可能了。王聪儿从容地接过战旗,整整衣装,率众从阎王碥跳崖自尽(我想在这儿可能又是大骂阎王一阵,哈哈哈!)。时年22岁!
哦呕!这一生还是失败了!虽然比上一世的声势更加的大,经历的时间也更长,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嗨!人算不如天算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