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归人》
第9节

作者: 糖糖喵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彼时,她手中已经完成数个出彩的案例,获誉良多,在业内声名日显。
  冉静和再升上的位置,已经配了备专职助理与秘书。
  她待人依旧礼貌客气,凡事亲力亲为,即使出差,也不允许女助理给自己端咖啡或洗真丝衬衫,除去工作,从不摆严肃脸色。
  旁人自是赞赏有加,私下大家议论,从前李总监出门连高跟鞋底都要助理刷干净,咖啡还只指定要买新鲜手磨的,只有密斯冉美丽端正,从不摆架子,让人钦佩。
  四月底,冉静和带队飞到加拿大,和甲方对接某座展馆翻新后的验收工作,所有人下了飞机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

  一周后,大家顺利完成了大部分冗杂的事情,整栋建筑里,只剩下一楼中央大厅的十来只古董水晶灯,还未拆包。
  这些灯具是这座场馆翻新后,最具亮点的古董装饰,价格昂贵到令人咋舌,但是每一只灯具都造型华美,璀璨异常。
  展馆大厅里,那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柚木拼花地板上,一堆人席地而坐,将层层细密裹好的包装纸一一拆开,把每一块指甲大的水滴灯坠,一一编号,输入电脑核对,确认好数据后,再校对安装标签,配合现场工人完成组装。
  对待工作,冉静和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与认真,她会很诚恳的对新人说,“工作不会辜负你,你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用在哪里,都能看到回报。”
  直忙到暮色四合,终于完工,冉静和准备好要关电脑。就在此时,“叮——”一声,她的邮箱里收到一封红色封面的邮件,点开来,是盖着红章,并有总裁签字的一封升职兼任命通知书。

  在她周围,立时响起了一阵祝贺声。
  冉静和的眼睛定格在申城两个字上,再慢慢挪开。
  她微笑着接受了祝福,并表示确实应该请客吃饭。
  大家愉快地四散开来,收拾东西。

  她仔细阅读完内容后,认真回复完这封邮件。
  接着,她又给韶韶发去一封邮件,简短三个字,“下周见”。然后,静和关掉了电脑。
  对这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冉静和不算意外,但也有些疑惑。
  总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新的团队,完成某个大型项目,并不罕见。
  但这次的情况,着实有些特殊。
  杭城市政部门与国外多个友好城市,预备在杭城某个着名遗址,规划出一片区域,联合组建一座大型的华夏元素博览中心。

  这座建筑落成后,流落海外后被追回各朝代的部分文物,以及多地华人华侨团队或个人捐赠回国的珍稀古董,均会陈列在此。
  而这个国家级的博览中心,将来会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商氏企业创始人原本就是华侨身份,赢得中标后,针对这一项目,迅速从国外抽调精兵强将回国,组建全新的专项团队。
  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冯一瑸,在当代华人设计师里,是才华与声名俱佳的代表。
  冯氏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拿到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普林奖,还拿过他国友好骑士勋章,被国外多个着名城市授予荣誉市民,可谓新一代的建筑大师,光环罩顶,但他本人行踪不定,十分神秘。
  据说,这次还是商氏高层通过私人关系,和他达成最终协议,也是因为有他的加入,才顺利赢下了最终的竞标。
  显然,在行业里,这是所有新人能争取到的一个极好表现机会。

  商氏集团在海外一共有北美、中欧、北非、澳洲四个大的中心区,在中心区之外还就近划了多个分部,各中心区除了管理各自所属区域,还就近兼管着附近的分部区域。
  例如,冉静和最终定岗所在的新西兰分部,就是归澳洲中心管辖。
  商氏海外部,在冉静和这一级别的设计总监,大概不少于二十位,以及比她级别更高的负责人,还有多位。
  冉静和实在有些不相信,如此好的机会,会落到了自己头上,毕竟这样的重点项目完工后,会成为个人履历表上非常亮眼地重要一笔。
  很快,她知道了答案。

  澳洲区的负责人,她的顶头上司胡闻把通知发给她后,附言:“这次是总部的密斯洪,从一大票人里亲自选的你和另外一个香蕉人,就挑了你们俩位带回国,好好努力啊,千万要给第七部,狠狠长长脸,回来,也许你就坐我这个位置了。”
  这个亲自挑选,让冉静和有些吃惊,她并不知道自己何时受到这份关注。
  但是对于领导的密令,静和真诚地回应:“好的,你的位置我肯定不会觊觎,但一定不辱使命。”
  在商氏这样的跨国集团,密斯王,密斯李,密斯陈赵魏韩可能又很多,但是密斯洪,只有一个。
  甚至密斯这个称呼,在商氏内部开始被公认使用,都是因她而开始的。

  原来主动抽调她的,是她领导的大领导,商氏总部设计负责人之一的洪蔚蓝。在商氏,很少有人见过洪女士本人,但是基本都听过她的名头,这位在商氏一言九鼎的人物,向来以苛刻严厉着称,人送外号“商氏女魔头”。
  冉静和提交完所有手头的工作后,终于敲定带着陈素和董一依回国。
  陈素是她的第二任助理,贵州瑶族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从大学开始做家教攒学费,因为一份高工资而出国。
  陈素肯吃苦,学习能力强,处理问题冷静理性,技术一流,这些优点让她在极其短的时间里,从一众实习生里脱颖而出。
  冉静和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女孩子,很快提了她做自己的助理。
  而她的第一任助理兼秘书,则是董一依。
  董家祖父母是很早一辈地马来华侨,给后代取名字都十分传统,孙女的名字引用了诗经里的那句着名的诗,“昔我来时,杨柳依依”。
  只可惜孙女中文糟糕的可以,经常用错词语,笑闹的满座皆惊。
  在董依依固执的将名字简化后,董小姐的名字变成了一横一个的一,一一。后来因为实在太糊弄,于是改成了“一依”二字。
  冉静和初升总监的头一个月,董一依带着简历来报到,笑的十分灿烂:冉小姐,以后我就是你的助理。

  彼时,静和还是新人,不过入职商氏两年,已经升了总监,颇有些令人眼红。董一依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关系户,祖父辈同商氏有些交情,老爷子给孙女找了个体面又轻松的工作,董一依就开开心心来商氏报到了。
  人事处的接待员看着董一依提着的包包,暗自先吸了一口凉气,这是她半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的某个牌子,再加上又是经典限量款,价格令人咂舌。
  所以,她们一时也有些拿捏不准,这个热情大方打扮富贵的女孩子,到底什么来头,于是顺手就安排给了无什背景且根基不稳的冉静和做助理。
  很显然,这个女孩子专业能力丝毫都无,但是胜在性格活泼热情,能言善道,永远笑容灿烂,不拘小节,且热衷请客,很易同人相处,实在是一名外交好手。
  冉静和对这个笑容明媚的女孩子其实印象不错,主要她并无逾矩,也因为,这大概像另外一个韶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