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第42节

作者: 窗前的枣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佩佩已经换了一身女儿装,虽是村姑打扮,却遮不住她从娘胎里带来的那种高贵气质。发结高高挽起,显得十分利索。脸上还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弯弯的眉毛下面,两只纯真的眼睛带着天然的笑意。一笑,露出两排细碎洁白的牙齿和两个深深的酒窝,走起路来又轻又快,没有一点声音,动作十分敏捷,透着一股一般女孩子所没有的英武之气。佩佩性格很开朗,爱说爱笑的,她放下兔子,像只燕子一样飞到刘邦身边:“大人,你可醒了,都睡了两天两夜了。你饿了吧?想不想吃点东西?昨天我打了一只野鸡,炖了一锅鸡汤,还在锅里煨着呢。我去给你盛来。”说完,也不等刘邦答话,转身去盛了一碗鸡汤回来,一面用嘴吹着,一面说:“什么作料都没有,就放了点盐。”

  刘邦挣扎着想坐起来,可是一动牵动了背上的伤口,疼得他头上冒出了汗珠。
  “大人躺着别动。”佩佩用毛巾给刘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坐在床边,用羹匙给他喂汤,舀一匙吹一吹, 手里动着,嘴里还在说着:“大人可真有意思,睡觉说梦话,把什么都说出来了。做梦还在给部下训话呢,‘今后,有谁再敢私自下山。老子砍了他的脑袋’,哈哈!我要是官军哪,抓住您不用审问,先熬你三天三夜,等你睡着了就什么都说了。”

  刘邦这时已经恢复了知觉,只觉得浑身疲惫,四肢酸软,背上的伤钻心地疼,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是佩佩给他带来了满室的阳光,顿觉疼痛减轻了许多。
  “是吗?哈哈!我知道我有这么个毛病,所以就不叫他们逮住,对吧?”
  “这两天我已经把你们的事情知道得差不多了。”
  “是么?你碰见人了?”
  “哪儿呀,我就听您说呗。”佩佩吃吃地笑着说。
  “这丫头,忒夸张。我还忘了问你,你既不带弓又没有箭,拿什么打的野鸡兔子?”

  佩佩把脑袋一晃,调皮地说道:“这是一个秘密,不告诉你。”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
  “买的?你下山了?”
  佩佩摇摇头。
  “该不会是用这个打的吧?”
  佩佩往四周望了望,见刘邦的竹冠挂在洞壁上,一抬手,那枚铜钱嗖的一声飞了出去,竹冠被穿了个半寸多长的口子。”

  “哎呀,我的竹冠!”
  佩佩不知道那是刘邦的心爱之物,笑着说道:“想不到大人这么看重帽子,倒甚过看重脑袋呢。”
  刘邦只是下意识地失口喊了出来,这会自己也觉得可笑,道:“你们那天就是用这个打的官军?”
  佩佩点点头。
  “这玩艺也能当暗器?真是绝技。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其实主要在功夫,功夫到了,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暗器。”说着,佩佩从地上捡起一个小石子,又瞄准了刘邦的竹冠,刘邦道:“行了行了,我相信你的功夫,那顶竹冠我还得戴呢。”
  佩佩转了个方向将石子朝洞口甩去,洞口垂着一朵黄色的山菊花,佩佩一抬手,只听“嗖”的一声,山菊花落在了地上。刘邦忍不住叫起好来。
  几口热汤下肚,刘邦顿时觉得饥肠辘辘,已经等不得佩佩一口一口地给他喂了。他让佩佩扶他坐起来,端起碗一口气把汤喝光了,又用手抓起碗底的几块鸡骨头没命地啃着,恨不能把骨头都嚼碎咽下去。佩佩看着刘邦的吃像,既好笑又让人心疼。
  “大人急什么呀?锅里还多着呢。”
  “是么?再来一碗。多盛点肉,饿坏了。有没有干粮?”
  “您别急,先喝点鸡汤。我这就去做饭。”
  日期:2012-02-08 09:02:23

  吃完饭,刘邦问清了佩佩的家世。佩佩的母亲姓袁,名娇娥,原是楚国人,丈夫是个才子,秦灭楚之后,因有才名,被征召到咸阳做了御史,袁娇娥也跟着到了咸阳。袁娇娥本是有名的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一次,始皇帝听说她琴弹得好,便叫她丈夫带她进宫去演奏,不料始皇帝一眼看中了她,千方百计想把她弄到手,便设计害死了她的丈夫。秦始皇只知道她才貌双全,却不知道袁娇娥还有一身家传的绝世武功,正高高兴兴地派人去宣她进宫,不料她却带着不满七岁的女儿佩佩跑了。袁姣娥发誓要为丈夫报仇。十年来,她带着女儿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总算等到了这一天。听说刘邦在芒砀山中聚集了不少天下豪杰,准备举旗造反,便带了佩佩前来投奔,不料第一次跟秦军交手就中箭身亡。说到这里,佩佩眼泪流了下来。刘邦也不劝解,由着她哭了一阵,说:“唉!都是为了我。我一定要给你娘报这个仇!来,扶我下地。”

  “大人,你的箭伤还没好。现在还不能下地。”
  “不行,我必须得下地。还有好多事呢。这点伤算什么,带着箭还不是跑回来了!走,咱们先去把你娘安葬了。”
  “我已经把我娘埋好了。还做了记号。可怜我娘连口棺材都没有。”说着,佩佩又哭了起来。
  刘邦劝了几句,说:“真是难为你了。”
  等佩佩情绪安定下来,刘邦问:“你刚才说我睡了多长时间?两天两夜?”
  “是呀。”
  “现在是什么时候?”

  “太阳才出来。”
  “今天是我和弟兄们约定的接头的日子。你在这里等我,我天黑以前回来。”说着,刘邦又要下地。佩佩拦住他说道:“你不能去。在哪里接头?我去!”
  “你去他们不认识你。再说,我也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戴上你的竹冠他们不就相信了?你躺下,我去!”
  “不行,你不熟悉路。”说着,刘邦已经下了地。可是他身上烧未退,治疗箭伤又出了不少血,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刚往前迈了两步就栽倒了。佩佩眼快手快,一把拉住了他,才没有摔着。
  佩佩扶着他重新躺下,问清了接头地点,戴上他的竹冠走了。
  佩佩没有找到樊哙等人。官军还在山里搜捕刘邦的残部。凭着樊哙、周勃等人的武艺,刘邦估计他们不会死在官军手里,想必他们已经去过梨树沟,只不过有官军在,没法接头罢了。

  每隔两三天佩佩就要出去一次,早出晚归,寻找弟兄们的踪迹,可是直到官军撤走很久也没找到他们。
  冬天来了。天上飘起了雪花。刘邦的伤势一天天好了起来,气色逐渐恢复,身上也觉得有了力气。可是两个人身上还都是一身单衣。幸好原来洞里还有两床被子,否则真要把他们冻死了。白天,他们靠练武取暖,佩佩没想到刘邦的武功这样差,几乎是从头对他进行训练,根据刘邦体力恢复的程度,每天训练的强度逐步加大。晚上就只有靠生火取暖了。冬季山里没了树叶遮蔽,生火有烟,很容易被人发现,为了安全,他们不得不经常更换藏身的地方。

  佩佩没有料到刘邦的武功这样差,更没料到刘邦这样粗鲁,一张口就是他娘的。外面传说的刘邦是个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可是眼前这个人既没有文也没有武。不过,她觉得和刘邦在一起挺有意思,他身负重伤,大山里的生活又是这样艰苦,可是从来没见他发过愁,整天笑呵呵的,不停地给她讲故事说笑话,没有他也能编出来,说出话来笑死人,佩佩又是那样开朗,以至于这小小山洞里整天充满了笑声。一天晚上,两个人坐在火炉边聊天,佩佩忍不住问道:“我原来还以为大人是个读书人,怎么一张口就是他娘他奶奶的?”

  刘邦哈哈大笑,说:“当土匪,读那么多书干吗?”
  “不,你不是土匪,你是反秦的英雄。”
  “英雄也罢,土匪也罢,反正读书没什么用。我最讨厌那些儒生,张口之乎者也,其实肚子里什么也没有。”
  “可是,英雄也不该是这样子的呀!”佩佩两手捧着脸,望着刘邦说。
  “哈哈,那你说英雄应该是什么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