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犹豫了一下,接过玉镯放在一边,说:“先生请坐吧,我还要问你几个问题。”
吕公见女儿接了玉镯,觉得事情有门,便拉着吕夫人也出去了。刘邦刚坐下,吕雉便问道:“我听说你已经有孩子了是吗?”
这一问问了刘邦一个大红脸,但又不敢否认,只好嗫嚅着说道:“那是,那是因为我当时太年轻,不懂事……”
“那你打算把这孩子怎么办?”
刘邦急忙说道:“由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你在外面还有外妇是吗?”
刘邦矢口否认道:“绝对没有,这个孩子不过是我一时糊涂做错了事才有的,后来就和她再没有来往了。我可以对天发誓!”
吕雉道:“以前有没有我不管,以后绝对不许这样!”
刘邦一听,喜出望外:“那是,那是,这么说姑娘答应了?”
吕雉道:“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那个孩子要让他娘领走,不能待在刘家。”
刘邦满口答应:“没问题,没问题,来,让我帮你把这对镯子戴上……”
日期:2012-01-16 21:34:16
004第四章.农家媳妇
刘邦离开吕家,打算回去给爹娘报个信,夏侯婴套了一辆车来送他,樊哙等一帮朋友也吵吵嚷嚷地要跟着刘邦一起去,刘邦是最好客的,巴不得大家一起去热闹热闹。
丰邑是个大邑,秦未统一天下之前,曾做过魏国的临时国都。村前有一棵大柳树,树旁是一口井,井挨着官道,经常有过往的车马行人在此停留,喝水、饮马、问路,那棵大柳树下也成了传递各种消息的场所。夏天,妇女们就坐在树下做针线,聊天。刘邦的家就在就在离井不远的中阳里。
刘邦到了家,老父老母都不在,只有大嫂一个人在厨房里做饭。走了一路,大伙都已经饥肠辘辘了,刘邦兴冲冲地跑进厨房问:“嫂子,有饭吗?”
正是秋收季节,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连刘公刘媪都下地了,刘邦却一连几天不回家,好不容易回来了又带来这么多狐朋狗友,大嫂一看就一肚子气:“你外面不是有地方吃么?回来干什么!”
刘邦嬉皮笑脸地说:“嘿嘿,大嫂。今天给我个面子,这些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说着,刘邦伸手去揭锅盖,大嫂啪地一下把他的手打开了,“不行,这饭不是给你做的,是给下地干活的人吃的。”
“大嫂,你小点声啊,别让人听见。”
“我不管,想吃自己做去,我还等着往地里送饭呢。”
“大嫂,我跟你说,我有媳妇啦!”
“好哇,既然有媳妇了,那就等着你媳妇来给你做!”
大嫂说完,掀开锅盛饭,一边盛还一边摔摔打打的。樊哙等一干人一见这个样子,纷纷告辞了,刘邦怎么留也留不住。
客人走后,刘邦感到肚子饿了,掀开锅看看,只剩了一点锅巴,于是拿起铲子站在灶台前铲那点锅巴吃。吃完了,一边琢磨着上哪去逛逛,一边往外走。刚出门,迎面走来一个妇人,正是南里的曹寡妇,刘邦心里一惊,问道:“你来干什么?”
“我来干什么?来看我儿子。”
“他不在家,爷爷奶奶领着下地去了。”
刘邦的长子刘肥已经三岁多了,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着,当初曹氏逼着刘邦把孩子抱回家是为了逼他成亲,刘邦也口口声声答应曹氏一定娶她,但是三年过去了,曹氏仍是孤身一人。她对刘邦已经不抱希望,只是常来看看孩子,有心把孩子接走,但是自己一个人,生计无着,怕孩子跟着自己受罪,一直下不了这个狠心。刘邦倒不是完全无情无义,有心接济她一点,但是曹氏不是那种没有脸皮的人,刘邦每次去都被骂得狗血喷头,后来也不敢再去了。刘邦心中有愧,曹氏来了不敢怠慢,急忙往屋里让。曹氏见孩子不在家,转身要走,刘邦把她叫住了:“屋里坐吧,我有话和你说。”
曹氏进了门,坐下,问:“什么事?说吧。”
“要不,你把孩子带走?你们俩的生活我管。”
“为啥?”
刘邦也不回避,直接了当地说:“我要成亲了。”
曹氏顿时就流下了眼泪,“噢,你浪够了,玩够了,把我们母子往外一踢,你要成亲了!孩子碍着你了是不是?要成亲,好啊,先把这孩子掐死,免得碍你的事。我你可以不管,这孩子可是你刘家的骨肉,你看着办!”说完,转身又要走,刘邦拉住她说道:“你别说气话,我刘邦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我不会扔下你们母子不管的。难道你还不相信我吗?”
曹氏冷笑道:“相信你?让我怎么相信你?当初你还说一定娶我呢?那还不是跟放屁一样!”
“你放心,我说过娶你就一定娶你,不过不是现在。等我刘邦发迹了,把你们一个个都接回来一块过。”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话曹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正是刘邦另有新欢才把她甩了。
“哼!等你发迹?等你发迹我们母子早就饿死了。”曹氏根本不相信刘邦的话,转身走了。
日期:2012-01-16 21:38:22
秋收之后,吕稚过了门。
吕稚生得眉清目秀,一双凤眼,眉梢略向上挑,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但是那笑容里面却透着几分威严,尖鼻子,小口,言语不多,嘴巴常常是紧闭着的,于是嘴角就显出了几分坚毅。她从小读过一些书,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在中阳里的姑娘、媳妇里可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吕稚不大爱说话,嫁到刘家来话就更少了。刘家的农家小院与她期望的大福大贵相差太远了。七八间茅屋,十几亩薄田,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舂米磨面,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吕稚算不上是大家闺秀,却也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苦。她是个要强的人,什么都不肯落在别人后面,刘仲在外服役,刘邦不常回家,除了舂米做饭这些家务活,地里的庄稼也都是三妯娌来料理,头一次下地锄草,三妯娌一人抱住一条垄向前走,大嫂二嫂已经到了地头,她还没走到一半,两个嫂子就过来帮她。日子久了,两个嫂子就有些怠慢,言语中难免流露出不恭敬的话来。吕稚的性格是一句也不能让人说的。从那以后,无论活多重多累,她都要与两个嫂子平分,常常是两个嫂嫂早早干完回家了,她一个人在地里忙到月上东山才完事。公公婆婆看不过,说了两个嫂子,两个嫂子一起喊冤,后来老两口也知道了她的性格,便设法暗中帮她。厨房里的活计她也不熟,轮到她烧饭的时候,不是锅糊了就是饭生了,还常常让一家人等到天黑才吃上晚饭。但是她绝不让别人插手帮忙。吕稚是个聪明人,又肯吃苦,烧火做饭用不了多久就学会了,地里的活上手也很快,嫁到刘家不久,她便成了家里说一不二的主事人,不仅两个嫂子怕她,连公公婆婆也要敬他三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