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47节作者:
挂甲人 好在当时的世界杯赛制上届冠军可以直接晋级决赛圈,意大利人不用担心再倒在世界杯的预选赛里,不过这样水平的一支球队在86年的墨西哥能有所作为吗?
幸亏那一届的阿尔托贝利太神勇了,在墨西哥,他的进球帮助球队1-1逼平了阿根廷队、1-1逼平了保加利亚队,3-2险胜了韩国队(意大利队全部5个进球除了韩国人自己打入过1个乌龙外,其他4球都来自阿尔托贝利),这样卫冕冠军总算获得小组第二晋级淘汰赛。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阿尔托贝利的实力不在罗西之下,更是超过斯基拉奇,但自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阿尔托贝利得到信任打上主力的唯一一次大赛恰逢整个八九十年代里意大利总体实力最差的一届国家队,因此在罗西名垂青史、斯基拉奇也曾风光一时的时候,阿尔托贝利就只能感叹时运的不济了。
回到86年,意大利队在八分之一决赛里遭遇法国,世界冠军被欧洲冠军2-0淘汰。黯然回国后,已经率队打了三届世界杯的贝阿尔佐特终于交出了帅印(当时他还不满60岁,并不算太老)。
此刻的意大利帅位,可谓万众瞩目,因为90年的世界杯就要在意大利本土举行,举国上下都对届时的球队寄予厚望,并坚信着它能够最终夺冠,从而超过巴西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四冠王。
某种意义上说,意大利人的信心爆棚也有充足的理由,大家知道自82年之后意大利重金打造其联赛成为了小世界杯,当时几乎所有的顶尖球星都在亚平宁半岛踢球,而更为关键的是,那会的规定是每个球队只能上2名外援(88-89赛季开始改为3人),这样大量的意大利本土球员的出场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他们每周又都可以与来自全球的一流高手同场竞技,对其技战术水平提高很大。
对于意大利人势在必得的90世界杯,足协最终选择的主帅是维奇尼。
应该说这个决定还是很有道理的,维奇尼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俱乐部战绩,但他已经执教意大利国青队10年之久,带队5届,桃李天下,巴雷西、塔索蒂、安切洛蒂、贝尔戈米、马萨罗、曾加、贾尼尼、多纳多尼、德那波利、曼奇尼、维亚利、费里、马尔蒂尼都曾先后成为他的弟子。
维奇尼上任后,首先面对的是88欧洲杯,由于球队的目标是90世界杯,因此意大利国内并没有给维奇尼太多压力,更希望的是他能磨合好队伍,把打法战术梳理成型。
当然,要想参加88欧洲杯你还必须通过预选赛,不能像四年前的那支队伍那么丢人。
在这届的预选赛里,大换血后的意大利显示出了崭新的面貌,最终球队6胜1平1负积13分获得出线,领先小组第二瑞典3分、第三葡萄牙5分(在2分制时算是比较大的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维奇尼带领着一批新人改变了贝阿尔佐特时期的那种防守反击打法,在保留住意大利防守稳固的特色的同时狠抓进攻,球队摧城拔寨的能力明显提高。
贝阿尔佐特时期,球队打豪门强队颇有心得,一旦对手实力不强也用防守反击战术对意大利以牙还牙时他可就一筹莫展了,比如82世界杯时意大利从复赛直到决赛面对强队时四战四胜打入10球,但在小组赛时它却三战皆平只进2球险些出局。
而后球队在84欧洲杯的预选赛里黯然出局也有这个因素,同组的那些二三线中游队面对世界冠军都把防守摆在首位,贝阿尔佐特拿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结果 8场比赛只进了7球位列小组第四。
与其形成对比的是维奇尼的球队在同样的8场比赛里打入16球获得小组第一,当然,同组的球队的实力会有些不同,但维奇尼的球队进攻套路的丰富也是明显的事实。
到了88年欧洲杯的决赛圈时,大家都更惊叹于荷兰人的神奇或者苏联人的威武,其实维奇尼的意大利同样表现出色,当时他们与西德、西班牙、丹麦分到一个组,东道主西德的强大自不必说(2年前拿了世界杯亚军、2年后拿了世界杯冠军),而西班牙和丹麦都是上届的欧洲杯四强(西班牙还是亚军),2年前的墨西哥世界杯上这两队也都有出色的表现。
最终意大利打平西德、力挫西班牙和丹麦杀入四强,半决赛迎战苏联时上半场贾尼尼的头球打中门楣丧失得分良机,下半场苏联人则在4分钟内打出两次高质量的快速反击令蓝衣军团饮恨。
尽管未能杀入冠亚军决赛,但意大利队的表现已经赢得了一致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两年后的本土世界杯的11人主力阵容已经呼之欲出,除了1个位置以外其他10人都可以确定了。
意大利88欧洲杯的主力是这样:门将是曾加,右后卫贝尔戈米,左后卫马尔迪尼,两个中卫是巴雷西和费里,中场的左路是多纳多尼、右路德那波利,安切洛蒂、贾尼尼搭档中路,锋线是维亚利和曼奇尼。
其中尚未确定的那个位置就是曼奇尼,在这届欧洲杯上,除了首场小组赛他打入1球表现尚可外,其他的2场小组赛和半决赛尽管他场场首发但都形同梦游,而维亚利至少还算跑动积极比较活跃,因此后3场比赛曼奇尼都被提前换下(甚至包括中场休息时),而替换他出场的阿尔托贝利则非常出彩,不是进球就是助攻。
但此刻的阿尔托贝利已经33岁了,体能的原因让他打不成首发,两年后的世界杯就更指望不上了(事实上90世界杯前阿尔托贝利就挂靴了)。那么到时要靠谁来担当维亚利的搭档呢?甚至说维亚利就百分百合格吗?
而就在世界杯之前的89年9月3日,整个意大利足球界陷入悲痛,刚刚挂靴1年、时任尤文助教的希雷阿在赴波兰观看对手比赛的途中车祸身亡,年仅36岁。
希雷阿有多伟大?无论他的才华、能力、品格,还是其辉煌的业绩,都足以让现在的很多球星们汗颜。
在亚特兰大出道的他自21岁来到尤文后就一举成为了球队后防线上的绝对核心,这一打就是14年(后5年还担任队长),而就在这14赛季里,他赢得了7个联赛冠军和4个联赛亚军,同时在此期间,他又拿遍了欧洲三大杯的冠军以及超级杯和丰田杯的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大满贯球员,对了,负责球队最后一道防线的他,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从未得过红牌。
而在国家队,他又是82年那支世界杯冠军队的主力清道夫(巴雷西当时是他的替补),由于当时的队长门将佐夫受位置限制影响,因此攻守兼备的希雷阿才是场上三条线的真正指挥者,而在83年佐夫退役后他也从老大哥手里正式接过了国家队和尤文两个队长的袖标。
对了,在82世界杯后的最佳阵容评选里,意大利打盯人的两位后卫詹蒂莱、科洛瓦蒂都入选了,但没有希雷阿,这也导致了很多没完整看过那届大赛的人对希雷阿的忽视(其实对这种与实战关系不大的最佳阵容评选很多时候可以一笑了之)。
多年后我偶然看到了有关82年欧洲金球奖的评选资料(那会儿国内媒体报道不多,当时我只知道前三名),作为该年度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意大利自然是名单上的大户,除了已经知道的罗西拿到第1以外,最后的结果还包括孔蒂拿了第5,佐夫拿了第8,安托格诺尼拿了第11,希雷阿拿了第12,塔尔德利第15,其他意大利球员无人上榜。
还是欧洲金球奖专业,这个榜单才真正体现了那个冠军队里面不同球员的价值和功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