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农业投资人,崩溃的“顾问”之旅》
第3节

作者: 想做农业的傻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随着对农村,农业的改革深入,进入的资本会越来越理性,规范,那么,工业化式的生产和操作,就不可避免。其实,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本来就是工业化式的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我非常肯定国外那种农场主模式不适合,也不会在中国大量出现,国家恐怕也不会鼓励,扶持这种模式。这理不展开详述原因!
  成熟后的工业化式农业(这恐怕不低于10年)将呈现多地区,多企业式的强强竞争和兼并重组,继而做大,做强农业企业,即:呈现工业化集团特征!这是后话,不探讨!
  我们的眼光要关注的是今后10年,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变化和应对措施!这才是本帖要关注探讨的重点。会有怎样的变化和该怎样应对,我的答案还是:不知道。因为,中央政策不明朗,你只能边走,边看,边做!边改!
  PS:不要像个傻叉一样,认为我说这些都是空洞无意义的,真要从事农业,而且是在大变革初夜,你就必须先有个大局观,然后站在战略制高点上去规划农业项目,然后,才是具体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的战术制定和执行!没有一个大局观和战略规划,你谈何战术??

  有时间写下篇:
  逐利的资本,嗜血的商人和无奈的农业补贴!

日期:2010-06-30 01:45:22

  农产品系列之:
  =========================水稻田里的金矿《一》!!================================
  水稻这种农作物在南方普遍到可以无视,而且,近20年来,要靠种水稻发家致富,无异痴人做梦。所以,很少有人去想靠这玩意做个农业项目。
  也曾有很多农民搞过稻田养鱼,养蟹,养什么等等,从效果看,很一般,但,其实你去分析败因,很是值得玩味的。他们主要的错误是观念导致的错误,而不是这个本身不可行。即:他们老是盯在以水稻为主,其他为辅的增收上,所以,很多做法限制,束缚了思路和产量,还有点就是以前的相关农业部门或农技科研单位说实话,对农业根本没啥兴趣,都在混日子,对搞什么研究,对比,实验啥的根本就没深入想过。就一帮子啥都不懂,只懂种传统农作物的老农在水稻田里做了一些小尝试而已。所以,。。。。

  回正题,我关注水稻不是水稻本身,而是水稻田这个生物群落,原帖有一章涉及过,但,没讲太透。先说几个操作组合,供想搞农业,却像无头苍蝇式的小白们参考!
  1。水稻+罗氏沼虾+泥鳅+水芹组合
  2。水稻+田螺+水蛭+泥鳅+水芹组合
  3。水稻+菜花蛇+田鼠+泥鳅组合
  4。水稻+小龙虾+泥鳅+水芹组合

  5。水稻+青蛙+广西鲤鱼(或淡水观赏鱼)+培育鱼苗组合
  呵呵,上面的组合搞农业的和农业小白们看了都会有点晕,稍安勿燥,放心,我多年的农业知识,常识,不会让我做太不靠谱的事。这5个组合不会有冲突,而且很多都是相互利用的一个生态食物链。只是这些组合需要大规模生产时,先要反复做对比试验,找出每个品种的每亩最佳产量,否则还真有冲突,然后选出最好的1-2个组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东西其实一般都是单独养殖的,为什么非要在水稻田里搞?因为性价比高!这就是选水稻田的原因。前面说过,很多搞稻田养殖的都是以稻为主,绝少有放弃水稻的做法,我偏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不重视水稻收益,为什么又要种呢,其实这就是这个东西的核心,水稻是载体,只有在水稻下,各种生态循环食物链才能生存和源源不断。我是非常看好这个东西产生的食物链,我问过几个农技人员,他们普遍的认识是,在这一生物群落下能提供给我养殖的东西的食物数量其实不多,所以,产量会受很大制约,所以,价值并不大。我不这么看,就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影响了很多人。

  我的信心来自于,虽然这个生物群落中的食物链是天然产生,所以,数量不多,因为平衡是大自然的规律,但,你不是在搞原始农业,当然要人为介入去干预,所谓的干预就是养殖的产品消耗掉的东西我人为制造一种繁荣,加以补充!产量和利润就必然增加。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自然原生态下的果树,水稻,产量很低,为啥人工种后就高了?不过就是一种人为干预的结果。

  1。水稻+罗氏沼虾+泥鳅+水芹组合
  水稻:所有组合中的水稻都是不施化肥,农药,真正的有机稻,不是你想有意种出有机稻,而是不能施用化肥农药,否则会对稻下和周围的各种生物产生很大不良影响,减少食物链的数量。得不偿失。至于技术难度,江苏有人在小龙虾池种出过亩产600斤左右的有机稻,所以,应该没问题。
  一亩水稻的利润呢,这个我都搞糊涂了,很多人说算上人工,几乎是亏的,但,有些又说差不多有300元,妈的,我没搞懂。不过,你要租地百亩以上,据说现在能真正拿到国家补贴,这个不会被贪掉。明文规定的。好像说有150元左右,那就算100元的净利润吧。不过,这个有机稻的售价肯定会大大高于一般杂交稻,至于高多少,看你的销售能力了。所以,至少说,这种组合中的水稻不会亏钱!

  罗氏虾:这虾有个特点个大(20-30克一个),生长快速,疾病很少(相对其他虾来说),不过呢,有个弱点,气温低于14度就开始死亡,所以,10月初就要尽量捕干净,好在10月初,水稻田刚好是种水芹的时候,而且,这时候尽量要把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捞起来,(泥鳅的生长速度很不一样,有的生长迅速,有的比较慢,不一致)暂养在一个地方在冬季慢慢出售,(冬季泥鳅价格很贵)所以,清空水稻田捕虾,捕泥鳅正好,不矛盾。

  罗氏虾的水稻田产量,我得到的数据也很不一样,最低的说只有30-40斤左右(这个肯定有,绝无问题,完全没技术难度的野生式放养就行),有的能到120斤左右,我的看法是,改造过的水稻田达到80斤左右的产量没问题。
  罗氏虾的售价每个地方不一样,内地价比较高,09年沃尔玛收购重庆铜梁虾场的价格是26元,这个我觉得很恐怖,太高了,可能内地比较罕见吧,广州那边据说在12-14元每斤。成本广州那边是8元左右,水稻田的核心优势就是对每种水产品少投人工饲料,人为繁殖食物链,减低成本,所以,我觉得不会高于8元每斤。利润你结合当地批发价自己算去。

  罗氏虾的食物链和泥鳅有一些冲突,不过可以在水稻田里投放田螺和蚌,作为罗氏虾的食物,让其自然繁殖生长。其实有些地方的水稻田天然就有很多田螺和蚌,甚至多得烦,最近几年少了,那是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太多的缘故,2-3年不用这些,田螺和蚌肯定会很多。
  方法是:把田螺和蚌连打碎成肉糜投喂给罗氏虾就行,很好的无本饲料。
  而且,田螺还有个奇效,对高密度养殖泥鳅,淡水鱼的水稻田的底质泥地有很好的清洁,改善作用,因为泥鳅或鱼类因为投放饲料和排泄,会产生废弃物,污染水体和水底。本身田螺和蚌就是水域清洁工,而且,据说,对鱼类排泄物产生的有毒氨氮有很强的清洁改善作用,所以,上面那几个组合中,田螺是必须要同时野养的,只是控制多少而已。这家伙的生活状态几乎是静止的,对水体中的其他东西不够成任何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