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情缘——科考队天坑惊魂》
第48节

作者: 大地一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3-14 10:49:00

  【5】-1古镜的秘密
  夜晚,三人围坐火堆旁,该李丹丹讲故事了。她兴致依然很高,清清喉咙讲开了:
  “我家在邓公的故乡广安的一个乡下,这里小山丘绵绵不绝,起伏如波,嘉陵江打门前而过,江水泱泱,渔舟唱晚,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一到夏天,蛙鸣蝉噪,稻花飘香,夜晚,凉风习习,星河耿耿,月色溶溶。大人们在这时候往往搭了自家用木头和青竹做的凉椅,东西散开在一个宽敞的院坝里乘凉。那个年代没有电视也无卡拉OK,看一场电影也属于十分奢侈的享受,围在一起吹牛神侃,说古论今,家长里短,便成了大家最大的娱乐节目。”

  张童和莫乘风互看一眼,心里默默赞许。
  小时候我最爱听邻居大伯胡大贵讲故事,他讲的故事多以神道鬼怪为主。一些月暗星晦的夜晚,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却吓得要死,牙齿时常忍不住磕磕磕的打抖,强耐着听完一个人便不敢回家,虽然我家离院坝只有200米,可中间要经过一大片黑森森的竹林,硬着胆子往前闯的时候,也只敢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时常担心那黑咚咚的竹林深处藏着两只绿茵茵冷冰冰的眼睛。如果有人同行我心里就念一声阿弥陀佛,没有人的时候就一溜烟跑回去,飞快的爬上床,放下蚊帐,把身子缩进床角的最深处,极力控制自己不去想故事中最恐怖的片段,那些在脑子里出现的血淋淋十分恐怖的场面却往往像铁钉磨尖了的锲子,硬生生的刺进来,大半夜不敢闭上眼睛……这便是我刺激又恐怖的童年。

  那些所有的神鬼故事中,我记忆深刻的是关于恶鬼半夜摸头、咬喉吸血、背后呵气、吊死鬼等一些比较恐怖的段子,其中便有这么一段:古镜流血。
  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到处一派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场景。在中国的大西南,有一处古镇,叫涑河镇,大约有一千年历史了吧,由于地势偏僻,人口稀少,清幽冷寂,时刻给人一种压抑阴郁的感觉。镇上的居民很少与外界接触,到也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这一年,镇政府分配来一名大学生,听说是名牌大学学生物的,不知什么原因,他主动要求分配到这偏远的省份,偏远的乡镇。那时候的毕业生十分紧俏,热血沸腾,国家的大建设都有他们的参与。

  大学生姓齐,叫齐发展,上海人,二十啷当一个人独闯大西南,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勇气和抱负的。齐发展到镇政府报道后,书记十分重视,亲自关心他的一切食宿住行,特地安排一间办公室作为他的住宿,他见书记这样关心,心头非常感动,安安心心住下来。
  一天晚饭后,他无事在镇政府散步,走到办公楼院墙后一所小四合院前,见门上鐡将军把门,庭院内芳草萋萋,幽静冷清,房舍雕花小窗,红漆栏杆。正房是一栋二层穿斗木结构的小楼,心里一动,回身来到政府门卫室,看门的老头张老汉见他,热情邀坐,闲吹了一阵,他问起那庭院的情况来,意思是那里清净,正适合自己读书学习。
  张老汉听他意思,立刻变了脸色,神神秘秘对他说:“齐大学,那里可不敢给你住呢?”
  “为什么?”他奇怪地问。
  “那里不清不静,所以一直空着。”
  “闹鬼?”
  张老汉使劲的点头,看得出他是出于好意,诚心诚意在劝他。齐发展暗暗好笑,这里是政府所在地也闹这一套,看来这里的人真的是又落后又封建,连国家干部也迷信这个。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无产阶级讲的是唯物主义,世界都是物质的,哪里来的鬼?人死如灯灭,肉体消失了灵魂自然消灭,唯物论明明白白说得很清楚。他想和张老汉说不清楚,得直接和书记说这件事,说来也巧,书记到外地出差,几天都不会回来,他只好找到镇长,把这事一说,镇长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就做工作,讲了一大通唯物理论,镇长听得神五神六的,说到住房还是两个字:不行!齐发展是县委组织部特别派到涑河镇锻炼的,根本没把书记镇长放在眼里,就大话恐吓,说他们丨党丨委政府搞封建迷信,破坏无产阶级无神论,政治立场有问题。镇长见他上纲上线,加之小院一直传说有鬼可谁也没见过,这人理论水平高,有文化,年轻热血旺,也许鬼见了还怕他呢,想想就同意了,叫来张老汉,当天齐发展把一切物什搬进了小院的主二楼。

日期:2010-3-14 16:47:00

  【5】-2
  齐发展的卧室足有50平米,自己东西又少,显得空空荡荡的,搬来办公室的书桌,放上台灯,仍然是空荡。当夜,月明风清,凉风习习,他出房倚栏伫立,见庭院内草深树茂,翠色怡人,心情十分畅快,一夜无话,平平安安。第二天镇长、张老汉见他无事都放了一半在心,几天过去,齐发展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夜里安静,自己反而比什么时候都睡得熟。
  一天夜里,他正在看书,“窸窸窣窣”临屋一阵奇怪的响声惊动了他。虽然音小,但在这寂静的小院里仍然准确无误的传进了他的耳朵。

  齐发展放下书,拿起手电,在隔壁木窗上向里观察,见是堆放杂物的屋子,都是一些陈年老式家具,灰扑扑的,像是有些年辰未动了,有些东西看来还是古董货,几样自己还用得着。看看没有什么,就回到了自己房里,“大概是老鼠吧?”他心里猜测着,这样的老屋子有几只老鼠丝毫不用奇怪。
  第二天他找到张老汉,拿钥匙打开隔壁房间,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家居物什应有尽有。他选了几样用得着的,比如笔墨、一方古砚,小书柜,还发现一样古董,一个半人高的铜镜,说是铜镜又不像古时候的那种磨铜镜,而是东西方结合的产物,正面是水晶玻璃,背面是厚实黄铜,制作十分的精美,背面黄铜的四周雕有花鸟鱼虫,笔画细腻,栩栩如生。中间是一副春宫画,简洁明快,寥寥几笔,生动传神,令人遐思。看铜质和工艺,至少是明清时代的产物,如果放在文物市场,那可值钱了。

  他用手帕擦掉表面的灰尘,镜面光亮,犹如新出,便乐滋滋的搬回了自己的卧室,放在靠墙的地方。
  夜里,万籁俱寂,只有柔风轻轻的拂过窗前,他正在看蒲松龄的古装版《聊斋志异》,约摸十一点半左右,突然听得楼下的木梯“嘎吱嘎吱”的响起来,他以为是张老汉有事找他,等了多大一会也不见人来,心里正烦着他,一会儿,木梯又开始“嘎吱嘎吱”的响,分明是人上楼的声音。他放下手中的书,拿上手电,推开房门,用手电向楼梯一照,没人哪?“张大叔,张大叔?”他连喊两声,整个院落都寂然无声,“搞什么鬼。”他一边嘟哝着一边回到自己的卧室。

  夜深了,他洗脚上床准备睡觉。刚刚关了台灯,躺在床上闭目就寝,木梯又开始“嘎吱嘎吱”响起来,这次似乎已经走上了二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