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41节作者:
挂甲人 扳回一球士气大振的德国人继续把握定位球的机会,空霸比埃尔霍夫接托恩主罚的角球一记头球攻门,南斯拉夫门将克拉吉飞身用手指尖将球托到门梁上弹出,尤戈维奇抢在克林斯曼补射前解围出底线。
然而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托恩来到另一侧继续主罚的角球还是被比埃尔霍夫一头撞进大门,比赛最终2-2打平。
日期:2010-05-31 11:53:05
两球领先的南斯拉夫痛失好局,当然,由于同组的美国与伊朗实力平平,这个结局不会对南斯拉夫的小组出线有任何影响,但却令其无法锁定小组第一,从而为后面的淘汰赛埋下阴影。
最后一轮比赛,南斯拉夫迎战美国,与第二轮相比,首发唯一的变化还是强力中锋的位置,第一场首发的米洛舍维奇又顶掉了第二场首发的科瓦切维奇。
比赛刚刚开始4分钟,米哈的大力任意球再次发威,尽管美国门将弗里德尔(现在40岁的他还是维拉的主力,这个老家伙)将球扑出,但康尔耶诺维奇头球补射得手。
日期:2010-05-31 11:54:07
一球在握的南斯拉夫不再穷追猛打,而中场休息时另一块场地传来的伊朗与德国还是0-0的比分也似乎对他们有利。
下半场,南斯拉夫没有再进球。但那边比埃霍夫与克林斯曼却各下一城,德国人2-0获胜。
这样两强都积7分双双出线,德国人凭净胜球优势抢走小组第一。
小组第一很重要吗?
至少对他们这一小组来说是非常关键,因为这个小组的出线队将与E组的前两名来交叉淘汰,拿到这组的小组第一就意味着可以避开E组的小组第一了,而E组的小组第二就好对付多了。
日期:2010-5-31 11:55:00
(三)那些“维奇”们的事
现在我们来看看E组, 4个队是荷兰、比利时、墨西哥、韩国,其中荷兰队实力超群,连克鲁伊维特、哈塞尔巴因克这样的角色都要经常坐板凳,当时不要说小组出线,就算夺冠也不稀奇。
另一支小组出线队的热门是由老将希福领衔、拥有尼利斯、威尔莫茨、奥利维拉以及大小姆彭萨的红魔比利时队。
而拥有布兰科、赫尔南德斯、坎波斯等人的墨西哥队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赛前还是不太被看好,为什么呢?因为墨西哥是典型的窝里横,在美洲的比赛它是一支劲旅,但只要比赛地点在欧洲它就没戏了。
在此之前墨西哥在历届世界杯上总共嬴过7场球,有三次小组出线,但地点全部都是在美洲(其中有两届就是在墨西哥本土);而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比赛里墨西哥的成绩是3平6负,一场都没嬴过,更别提小组出线了。
当时甚至连韩国人都想从墨西哥身上揩油,已经是第5次参加世界杯的韩国人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其世界杯历史上的首场胜利,而对这一组的形势分析之后他们把首战墨西哥的比赛当做了最有可能的突破点。
而在实际的比赛里韩国人甚至看到了一丝梦想实现的曙光,上半场河锡舟的直接任意球打破了坎波斯的大门,韩国1-0领先,不料进球功臣河锡舟过于亢奋,几分钟后的一个背后铲球导致自己红牌出场。
下半场人数占优的墨西哥终于连扳三球逆转取胜,也总算赢得了其在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场世界杯胜利;而韩国人则要再等上4年后要靠东道主优势来实现其世界杯上的首胜。
同组的另一场比赛,比利时顽强地0-0逼平了强大的荷兰队。
第二轮,首轮只收获1分的荷兰人开始拿韩国队出气,5-0大胜。
墨西哥则与比利时为出线权展开大战,威尔莫茨的两个进球令比利时人形势大好,不料此后风云突变,墨西哥队先靠点球扳回1球,接着布兰科一记匪夷所思的腾空外脚背进球将最终比分定格为2-2平。
日期:2010-05-31 11:56:23
两轮战罢,0分的韩国已被淘汰,4分的荷兰、墨西哥与2分的比利时都有机会,荷兰的形式最好,由于净胜球占优最后一轮打平墨西哥就晋级;比利时同样机会不小,如果赢韩国3球则稳稳出线,或者哪怕只1球小胜韩国,只要荷兰与墨西哥分出胜负则比利时同样可以出线。
第三轮的比赛进程看起来非常有利于比利时人,他们不到10分钟时就由尼利斯进球取得领先,而另一边的荷兰则在十几分钟后就2-0领先墨西哥了,貌似欧洲两强携手出线已经是板上钉钉。
然而这两场比赛到了最后只剩十几分钟时都节外生枝,比利时人已经换下了希福和奥利维拉准备为后面留力,但一次防守任意球时的松懈被柳相铁抢点将比分扳平。
换下博格坎普等人的荷兰队同样晚节不保,75分钟时先被墨西哥扳回1球,在补时的第4分钟又因斯塔姆的失误被墨西哥扳平。
当然,荷兰人不在乎这些,只要不输球他们就是小组第一。
墨西哥则幸运地挤掉比利时搭上了小组第二的末班车,不过他们的实力与荷兰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对于南斯拉夫和德国来说,淘汰赛遭遇这两个对手的前景可是迥然不同。
德国人遭遇墨西哥的比赛上来是有些小麻烦,赫尔南德斯首先帮墨西哥领先1球,不过别忘了,德国人有比埃霍夫与克林斯曼,结果二人各入1球,德国队2-1获胜进军8强。
而同时举行的南斯拉夫与荷兰的大战,可是值得好好回味一番。
希丁克摆出一个4231,门将1范德萨,后卫线从右到左2雷齐格、3斯塔姆、4弗兰克德波尔、5纽曼;16戴维斯、10西多夫是双后腰,他们身前是11科库,左翼14奥维马斯,右翼7罗纳德 德波尔,8博格坎普突前。
进入淘汰赛的桑特拉奇则稍显保守,变阵451,或者说也由于两个中锋科瓦切维奇、米洛舍维奇都状态不佳,因此他干脆只派出了米贾托维奇一个前锋,斯托伊科维奇位于他后面侧重组织,尤戈维奇在左、佩特洛维奇在右,约坎诺维奇、布尔诺维奇搭档双后腰(已经连续两场首发的新秀斯坦科维奇最终还是被老将布尔诺维奇顶掉了),后卫线从右到左米尔科维奇、德约洛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康尔耶诺维奇,门将克拉吉。
比赛开始后,优势掌握在荷兰人手里,这支几乎完全由阿贾克斯子弟兵(首发里有8人)组成的队伍配合默契、攻势如潮,特别是体力充沛的戴维斯与西多夫将中场主动权牢牢控制,而缺乏了年轻的斯坦科维奇的南斯拉夫中场明显活力不足,被对手制约;荷兰队中的科库则可以放心地腾出手来杀入禁区,与冰王子几乎形成双中锋的态势,配合两翼的奥维马斯和罗纳德德波尔,把南斯拉夫门前搅得风声鹤唳,如果不是门将克拉吉表现不俗,恐怕南斯拉夫人早就比分落后了。
不过百密终有一疏,第38分钟,弗兰克德波尔准确长传,博格坎普切入到对手右肋德约洛维奇的身后,补位的米尔科维奇在同博格坎普的身体对抗中也是完败,冰王子打近角得手,荷兰领先1球进入更衣室。
日期:2010-05-31 11:57:31
估计中场休息时桑特拉奇开启了吹风机,换边后的南斯拉夫开始踢得更凶悍了,并且展开全场紧逼, 3分钟后就扳平比分。
当时南斯拉夫在前场左侧赢得任意球,斯托伊科维奇的主罚落点极佳,皮球越过科库的头顶准确找到康尔耶诺维奇,后者一头顶入。
日期:2010-05-31 11:58:30
南斯拉夫士气大振,而当值的西班牙主裁加西亚阿兰达的一些怪异判罚也差点影响了比赛的走势。
2分钟后,米哈伊洛维奇在同博格坎普争顶高球时将其一肘击倒,主裁毫无表示,南斯拉夫乘机将球打入荷兰禁区。
日期:2010-05-31 12:02:09
尤戈维奇与斯塔姆拼抢,手上都有小动作,斯塔姆将球铲出,而主裁此刻鸣哨判了点球,连尤戈维奇自己似乎都有些不相信。
日期:2010-05-31 12:03:05
不过米贾托维奇的主罚却将球踢中横梁弹出。
日期:2010-05-31 12:04:10
主裁的判罚明显激怒了荷兰人,博格坎普在边裁的眼皮底下一脚踩在米哈的身上,这样的恶意伤人却又令主裁大人没敢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反倒是给了前来抗议的南斯拉夫的米尔科维奇一张黄牌,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大家猜猜这位主裁现在在做什么?——目前他是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主席。
日期:2010-05-31 12:05:2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