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冒着大雨走在前面,一帮人手脚并用的爬上山坡,来到断崖下,可是看不到他说的洞口。
“张鹏,是这吗?你没记错吧!”连长看不到洞口,有点急了。
张鹏没答腔,用棍子拨开身前的杂草,走到断崖前,想了一下,用手扯掉一些垂下的藤蔓,一个黑洞呈现在眼前。
洞口不小,容得下两人并行,连长上前,推开张鹏,拿着手电筒率先走了进去,余下的几个人拉开距离,成搜索队形跟进。磕磕绊绊的前行了十多米,前面豁然开朗,众人的眼睛慢慢地适应了黑暗,借着手电筒的光芒,发现这里足有一百七八十平米大小,北边的洞壁上有个人工开凿的水桶大的通风孔,靠边的地上散落着几件腐朽的家具和打地铺的稻草。
“福将啊,张鹏你真是个福将,这里过去肯定是采石场工人住的地方,这么隐蔽的地方都能让你发现了。”连长兴奋地说。“人挤挤能住下,只是通风不太好,只能把那个通风孔炸大点了”
“赵海,你去通知指导员,集合队伍,准备搬家!”连长大声对正‘嘿嘿’傻笑的六班长下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海转身去了。
人多好办事,连长指挥一班用zha药炸开通风口,空气马上好了许多。战士们分组清理山洞,抢运物资,收拾行李,通信班架设天线,最让大家欣喜的是清理过程中发现一堆煤炭,有了这,不用担心无柴做饭的问题了。一切忙到傍晚才结束,在昏暗的烛光下将就着吃过第二顿饭,安排好哨兵,所有的人早早睡下了,这时张鹏体会到能躺着睡觉真好。一夜无梦,昨夜的风雨,山洪的咆哮没能打断战士们的甜美的睡眠,大家太疲倦了。
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修建临时厕所,不要小看这个问题,百十号人住在一起,尤其是雨天,如果不注意,粪便随着雨水四处横流,不但污染宿营地周围的环境,还会威胁到水源的安全。雨小些了,张鹏跟随班里的战友冒着细雨修整上山的道路,清除洞口周围的荆棘,杂草,用石块将滑坡的地方砌好。
张鹏他们的早餐具然是蛇羹,昨夜雨下的太大了,一些蛇类毫不惧人的躲到他们住的山洞‘避难’,被值班的哨兵们打死不少,没想到炊事班把它们做成了早餐。在老家时,大舅总是盛赞蛇肉美味,张鹏并不怕蛇,但他讨厌蛇丑陋的模样,一向拒而远之。看战友们吃起来毫不在意,一些南方兵甚至把它当作佳肴,张鹏不想吃,可肚子不断抗议,苦着脸吃了几口后,发觉蛇肉并不是自己想象的腥臭味,而是类似鸡肉和虾米的味道,吃起来鲜嫩细滑,立刻喜欢上了这口。
饭后,连长组织大家学习野外生存的理论知识,“蛇肉好吃不好吃啊?”连长问。
“好吃!”战士们齐声回答。
“好吃,也不能随便吃,弄不好会把命搭上的!”连长笑着说,随后开始讲解如何分辨有毒蛇与无毒蛇,蛇的哪部分可以吃,哪部分必需扔掉;从蛇的习性讲到如何捕捉,从捕蛇的方法讲到被蛇咬上后如何处置伤口…连长讲得很细,张鹏听得认真,在这个昏暗的山洞里,开始了他的野外生存第一课!
这么多人不能坐吃山空,连里组织战士们趁雨停或小的时候,出去寻找食物,蛇、青蛙、野菜、树叶、老鼠甚至一些昆虫都成了战士们的盘中餐,驻地周围凡是能吃的东西吃了遍。一天,有人发现水库里的水因为山洪爆发,水变得十分混浊,鱼被呛得游到岸边水浅的地方,探出头来呼吸,大家闻讯赶过去捕鱼,没有工具,难不住,有用脸盆兜的,有用棍子敲的,有人把匕首绑到树枝上当鱼叉的…这里没人在乎你用什么办法,只要你能把鱼捉上来,就是好汉。一连几天,大家是上顿鱼,下顿鱼,除了煮鱼汤,就是烤着吃,缺油少盐的,最爱吃鱼的人都受不了了,一些人开玩笑:别说现在拉出的屎有鱼腥味,尿泡尿都是腥的。可战士们有多了项吹牛的‘本钱’,你们谁有过整天拿鱼当饭吃的经历!
战争不会因为天气的原因终止,恶劣天气正是掩护侦察兵行动的好帮手。午夜时分,张鹏被轻轻推醒,“带好装备,准备出发!”黑暗中传来排长刘大勇的命令。刘大勇本不想带张鹏去,想想上次夜里出任务没叫上他,张鹏闹了一天脾气,狠狠心决定这次带上他。
二排的战士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披挂上装备,到洞口集结,刘大勇已等在那里,外面依然下着小雨,打在脸上凉飕飕的,立刻驱散了身上的最后一点睡意。刘大勇摆摆手,示意不用在整队,叫三个班长上前分配任务,几个人支起雨衣,打开手电筒,展开地图,“营部命令:在棒头山发现‘敌军’先头部队活动,命我部在棒头山330、331、332高地设伏伺机捕捉‘舌头’。听明白没有?”刘大勇传达命令的同时指出行军路线。
“明白!”三个班长低声回答,“好!四班作尖兵,五班居中策应,六班作后卫,出发!”
队伍很快出了营地,班长带着两个新兵走在最后,负责清除痕迹,张鹏被夹在六班队伍中间,漆黑的雨夜,伸手不见五指,只能紧紧的盯住前边战友巴图葛尔右臂上绑着的白毛巾。“注意,前方有坑!”“注意,前方有沟!”“隐蔽!”……不时传来尖兵的口令,报告前方的情况。
山上的气温比较低,天又下雨,加快了人身体的热量散失,使人更加容易感到疲劳,为躲避山崖,沟壑,不得不采用迂回的前进路线,更加快了体力的消耗,这些情况对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反应变慢,在行动中丝毫的大意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错误。尖兵必需不时的停下脚步,用指北针核对方向,寻找地图上标示的地形地物,所以行进速度并不快,五公里的山路走了近两个小时。
“原地待命!”在一条山涧旁队伍停下脚步,班排长们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很快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因为‘敌人’巡逻路线并不固定,所以必需在三个高地分别设伏,四班在330高地,五班在331高地,六班在332高地,排长跟随四班行动,不论哪个班捕俘成功,都要迅速撤离,不要和敌纠缠,由另外两个班负责断后,交替掩护撤退。
六班到达指定的332高地,班长观察了一会,说是观察,哪儿看的见,只能听,除了‘沙沙’的雨滴在草叶上的声音,静悄悄的。凭着敏锐的感觉,班长找到‘敌人’巡逻踩踏出的小路。高地是个石头山,草长的很矮,藏不住人,班长于是把伏击点选在山脚的的小路边。六班的十个人被分成三组,张鹏和张文广作观察哨,埋伏在伏击圈的外缘,侦察敌情;班长赵海和巴图葛尔为突击组,负责捕俘;班副周粱带领余下的四个人作为支援组,负责清除除俘虏外其余的敌人。计划是让过走在前边的敌人,捕俘成功后,由支援组清除,突击组捕捉走在最后的敌人。
张鹏和张文广选择了一片距小路旁六米外的草丛作观察点,这里的草又密又高很适合隐蔽。两人轻轻的分开草丛,慢慢钻进去,再将草丛复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