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尘往事》
第19节

作者: 海边的老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3-03 21:58:04

  地方政府负债或超8万亿 违约风险已现
  2010-03-03 07:5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说两句(1条评论)
  银监会、央行等多部委联合出手之下,如脱缰之势的地方政府融资狂潮终于放缓了脚步。
  此时,2009年大规模“造壳”举债的政府融资平台身后,是一个累计超过8万亿的巨额负债包袱。而其中,银行负债已高达7万亿左右。
  银监会人士表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是2010年银行业信贷监管的重中之重,可视为“一号文件”。
  而据商业银行人士透露,1月下旬开始,监管层已口头叫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窗口指导之余,当前银监会正在大举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一场深入基层的“平台融资”风险排查即将全面铺开。
  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本报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规范地方债务和融资管理问题的文件,目前这一文件正在征求部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的意见。
  尽管决策当局、监管部门尚未对如何规范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达成统一共识,但地方政府平台暂时被封已是不争的事实。
  1. 全面排查地方融资
  今年将进行风险的全面排查,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今年现场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风险来袭,2009年迅速膨胀的地方债务恐将首先对商业银行带来致命一击。
  来自监管部门的内部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万亿左右。以地方政府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8万亿。
  7万亿左右的贷款占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9.97万亿的18%,商业银行09年信贷扩张冲动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系统风险隐患。
  惊人的总量和积累速度,超过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2009年5月份,央行的统计数字当时指出,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
  银监会一位人士直言,如果“融资平台”这块出现问题,后果会“非常严重”,因为到时候,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无效,人大出具的“担保函”无效,银行只能自己为偿债风险买单。

  “很多地方政府,本身并不懂经济运营,政府作为经济主体的商业行为必须要注意。”某城商行高层表示。为突破融资障碍,各地政府都设立了一系列的专业投融资公司,以政府信用和土地出让金为依托,承接银行或信托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发展当地经济。
  “商业银行多将其当成与政府合作的桥梁或空间,争相进入。而缺乏经济运营能力的地方政府往往将这些平台发展成单纯圈钱的工具,有些县级平台几年来都不盈利,项目资金却可以源源不断。”上述城商行高层表示。
  “在经济宽松的时候还好,一旦宏观经济形势或者货币政策发生转变,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就会集中出现。”
  2010年信贷政策的转变,对这些近万家的平台公司来说,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银监会已将监控融资平台风险作为今年监管工作的首要重点。“对此,银监会今年将进行风险的全面排查,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今年现场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某地方银监局现场检查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项风险管控内容还包括,落实风险分类、资产保全措施、抵押担保和偿债资金安排,提高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审查标准,严格准入,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中长期有效保全资产或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计划。
  据其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大举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一场深入基层的平台融资风险排查即将全面铺开。
  事实上,银监会是最早预测“融资平台”风险的官方机构。
  某地方银监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早在去年1季度,银监会由监管一部开始牵头,首先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入手,开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调查,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发现的问题包括,平台融资贷款对各项贷款的占比过高;一些在建项目缺乏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标准;项目资本金不到位,或资本金占比过低;政府城投公司多头借贷,负债比例过高,等等。
  而县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融资平台风险尤为突出。
  “县级平台公司的风险比省级、地市、中央级平台公司要高几倍,”这位银监局人士表示,调查发现,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融资50%左右依靠银行信贷,而有的县级平台对银行的债务比例高达90%,而贷款金额超过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最高可达财政收入的二三倍。

  “这意味着,即使将当年全部财政收入全都拿来还款,也需要几年的时间。”他说。
  来自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合计设立8221家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高达4907家。
  2. 遏制政府圈钱冲动
  官方正在紧急遏制地方政府非理性融资冲动,而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或已出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