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梁山传》
第52节

作者: 黑色白布
收藏本书TXT下载
  骑军诸军:1.捧日军左、右厢各四军,并捧日左射军、捧日屈直军、捧日弩手军、捧日左第五军、捧日左第七军,共三十五指挥。
  驻扎东京三十三指挥,雍丘、郑州各一指挥。
  2.拱圣军,驻扎东京共二十一指挥。
  太祖乾德中,选诸州骑兵送阙下,立为骁雄,后改骁猛。
  雍熙四年,又改拱辰。
  未几改今名。
  熙宁六年,并为十六指挥。
  3.骁骑军,驻扎东京,有上军、下军各十指挥,并骁骑弩手、上骁骑、殿前军共二十三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置,后又选调搨索兵及左右教骏兵增置。
  雍熙四年,改殿前司步斗弩手为骁骑弩手。
  淳化四年,选壮勇超绝者为上骁骑,在本军之上。
  咸平五年,改上、下军为左、右厢。
  至道二年,选骁骑马直及善射者充。
  4.契丹直,驻咸平、许县、寿县各一指挥共三指挥。
  开宝三年,以辽人内附之众复置。

  太平兴国中,因事复置。
  5.归明渤海,驻东京共二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征幽州,以渤海降兵立。
  6.吐浑军,驻东京共二指挥。

  旧为五指挥,治平年并为二。
  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获吐浑子弟,又选监牧诸军中所有者充。
  7.龙猛军,驻东京共八指挥。
  太平兴国中,拣阅龙骑及诸州部送招获群盗,取其材勇者立。
  淳化四年,又择精悍者为教阅龙猛以备禽盗,在本军之上。
  景德四年,又选龙骑、骁骑兵增之。
  8.神骑军,驻雍丘十三指挥,咸平五指挥,共十八指挥。
  端拱二年,选骁雄新配人及教骏、借事等兵立。
  淳化二年,废掉搨索军隶之。
  咸平二年,又择教骏、备征及外州增之。
  熙宁三年,并为十指挥。
  9.骁雄军,驻陈留、咸平各二指挥,共四指挥。
  太平兴国八年,迁骁猛中次等者立。
  景德中,以骁骑、骁胜、宁朔军年多者隶之。

  元丰六年,并为二指挥。
  10.吐浑直,驻太原二指挥,潞州一指挥,共三指挥。
  太平兴国八年,太原迁云州及河界吐浑立,屯并、代州。
  雍熙三年,又得云、朔归明吐浑增立,屯潞州。
  11.安庆直,驻太原一指挥,潞州三指挥,共四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迁云、朔及河东归明安庆民分屯并、潞等州,给以土田。
  雍熙四年立。
  12.三部落,驻太原一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征幽州,迁云、朔、应等州部落于并州,因立。
  熙宁三年废。
  13.清朔军,驻西京二指挥,许县一指挥,汝南一指挥,共四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迁云、朔州民于内地,得自置马以为骑兵,谓之家户马。

  雍熙四年立。
  14.擒戎军,驻西京、许县各二指挥,汝南一指挥,共五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迁云、朔州民于西京、许汝等州,给以土田,充家户马。
  端拱二年立。
  15.骁胜军,驻东京,分左、右二厢各五指挥,共十指挥。
  咸平三年,选教骏、骁骑诸军备征子弟材勇者立。
  16.宁朔军,驻东京、尉氏县各三指挥,雍丘、渭、河阳、河阴各一指挥,共十指挥。
  咸平三年,选教骏诸军备征及外州兵立。
  熙宁二年,废尉氏县三指挥,共余七指挥。
  元丰元年,驻东京三指挥并为一指挥,共余五指挥。
  17.飞猛军,驻东京共二指挥。
  咸平二年,选龙猛、骁骑兵子弟之才勇者立。
  18.步斗军,驻尉氏县、太康各一指挥,蔡州四指挥,共六指挥。

  庆历中增置,天圣前无。
  19.左翼军,南宋绍兴十五年始置。
  原为成忠郎陈敏、武翼郎周虎臣家丁,以骁勇善战者约千余人组成,初号奇兵,专事征讨虔梅盗寇。
  绍兴十八年,改骑兵为殿前司右(左)翼军,增为二千人。
  步军诸军:1.天武军,左、右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并宽衣、屈直、左射各一指挥,共三十三指挥驻东京;第四军一指挥驻咸平,总计三十四指挥。
  2.虎翼军,驻东京共六十八指挥。
  太平兴国中,拣雄武弩手立为上铁林军,又于雄武、定远、宁胜床子弩手、飞山雄武等军选劲兵以增其数。
  雍熙四年,分左右四军改名虎翼军。

  淳化四年,选本军精锐者为上虎翼,以备禽盗。
  咸平二年,并广勇军隶之。
  大中祥符六年,诏在京诸军选江、淮士卒善水者习战于金明池,立为虎翼水军。
  3.广勇军,驻东京五指挥,驻陈留二十二指挥,驻咸平、东明、太原、胙城、南京各二指挥,驻襄邑、阳武、郓城各一指挥,驻滑县三指挥,总计四十三指挥。
  淳化二年,选神射、鞭箭、雄武、效忠等军强壮善射者立为广武,大中祥符二年改广勇军熙宁九年,东京增置一指挥。
  元佑二年八月,东京增置二指挥。
  4.神勇军,驻东京,上、下军共二十一指挥。
  乾德中,拣阅诸军壮实而大体者立为雄威军。
  太平兴国二年,改为雄勇军。
  雍熙四年改神勇军。
  淳化四年,选武艺超绝者立为上神勇,以备擒盗。
  5.宣武军,驻东京,上、下军共二十指挥。
  太平兴国二年,并效节、忠猛二军立,又选诸军及乡兵增之。

  至道二年,又选军头司步直善用枪槊掉刀者立殿前步直,后废。
  6.广德军,驻咸平、尉氏、阳武、河阳、沧、巩县、白波各一指挥,西京三指挥,总计十指挥。
  开宝四年,平广南,以其兵隶殿前司,次等隶八作司,阙则选广南诸州兵补之。
  雍熙三年,选八作司之强壮者为拣中。
  7.广捷军,驻陈留八指挥、咸平六指挥、雍丘四指挥,驻襄邑、尉氏、许县各三指挥,驻太康、扶沟、南京、亳州、河阴、颍、宁陵各二指挥,驻陈六指挥,驻滑、曹县、邓县、蔡、广济、谷熟、永城、襄城、叶县各一指挥,总计五十六指挥。
  旧名左右平远,建隆二年改广捷军。
  咸平五年,又选广德、神威等军教以标枪旁牌补之。
  8.雄威军,驻考城、襄邑、陈留各一指挥,南京四指挥,陈三指挥,总计十指挥。

  雍熙四年,选神勇军兵退入第二等立为神威军,后改雄威军。
  9.宣威军,分上、下指挥驻咸平、襄邑各一。
  雍熙四年,选神勇、宣武兵退入次等者立。
  10.龙骑军,驻东京四指挥,驻尉氏、雍丘、咸平、郑州各二指挥,驻南京、陈、蔡、河阳、颍、单县、四波各一指挥,总计二十指挥。
  建隆间以诸道招致及捕获群寇立,号有马步人,见阵即步斗。
  淳化三年,选本军年多者为带甲剩员。
  咸平以后,又以本军及龙猛退兵增之。
  11.神射军,驻陈留三指挥,雍丘二指挥,共五指挥。
  两浙州兵,旧号腰弩。

  雍熙四年改神射。
  淳化元年,部送阙下,选其强者为广武,次等复为本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